我到处演讲的时候,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你远离中国,怎么可能分析中国问题?我的回答是:有的时候,只有离开中国,才能把中国看得更清楚。前不久曾经在什么地方看到,查建英也说过类似的话。为什么我们会这样看呢?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第一,在心理上保持一段距离,有些问题你才能看得到,而深陷其中,反倒有太多的情绪性牵挂,反倒不容易看清真相;第二,生活在另一种环境中,你会有对比,而这样的对比,才会让你看到更多的问题。只生活在中国,有井底之蛙之嫌。井底之蛙,又怎么可能分析中国问题呢?

所以,我在台湾教书的时候,经常向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推荐一些外国人写的对于中国的观察,而其中最典型的一本书,也就是我要用一些篇幅在这里向大家点评和推介的,就是前《纽约客》驻北京特派员Evan Osnos(欧逸文)的新作《Age of Ambition》。这本书翻译成《野心时代》,原本要在中国出中文版,但是因为出版审查要求删去太多的内容,作者坚决不同意,因此最后才改由台湾的八旗出版社2015年2月翻译成中文出版,发行上市之后颇受好评,成为畅销书。

野心时代之所以向读者朋友推荐《野心时代》这本书,是因为作者对中国观察入微,分析深刻,而且文笔生动,并不枯燥。它通过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人物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类似于《清明上河图》一般的中国发展的全景式画面,对于我们认识当下的中国,分析中国未来的发展,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而我首先要推荐的,就是这本书的题目本身。

这本书的题目《野心时代》本身,就已经值得大书特书了,因为我认为这个概括,非常深刻和形象地总结了今天的中国的总体状况。这个野心,首先是当权者的野心,以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为代表;这个野心,同时也是中国普通百姓的野心,因为很多中国人希望自己可以在巨大的社会转型的缝隙中找到自己的空间,获取自己的利益。野心时代,这短短的四个字,精辟地描摹出了中国的整体形象。

中国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江泽民的时期,都还称不上是一个“野心时代”,那是因为邓小平的基本思路,就是“韬光养晦”,不对外扩张自己,不显露和追求自己的野心。这个指导思想,继任的江泽民算是比较忠实地执行了。当然,这样的忠实执行,也有江泽民本人能力有限的因素。但是不管怎么样,90年代的中国,并不是一个“野心时代”的中国。

中国的野心开始膨胀,是从胡锦涛时期的2008年主办奥运会开始的。随着经济整体实力的增长,这样的野心不断膨胀,到了习近平时代,已经完全不可遏制,从“一带一路”到亚投行的设立,从“京津冀超级城市”的规划到外交政策上的四面出击,都可以看到中共的野心勃勃。这当然跟习近平本人的个性有关,同时也是中国开始崛起之后的必然发展。因此,“野心时代”这个题目的总结,一针见血地点到了当今中国的核心特点。由此,我们也不能不佩服欧逸文对中国的观察之犀利。

欧逸文点出了当今中国的时代特点,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启发和思考的推动力。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是:不错,今天的中国,确实是一个充满了野心的时代,不过,这样的时代发展下去,结果会如何呢?《野心时代》一书只是事实描述而已,并没有对中国的未来给予太多的预测。但是一本好书,不一定是给出好的答案,很多好书,好就好在提出了好的问题。而在我看来,这本书的好处,就是提醒我们思考这个问题:野心时代之后呢?

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有很多的大国曾经崛起,然后衰落。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一书就是专门讨论大国为什么会崛起和衰落的名著。大国衰落的原因当然很多,但是我想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很多大国的衰落,是从扩张开始的。而很多扩张的行为,是从大国崛起之后的野心开始的。

最近的例子就是前苏联的衰落。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一度影响力遍及半个地球,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它就必须倾注庞大的资源和成本,才能维持这样的势力扩张。最后,在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国力逐渐耗损掉,导致民生凋敝,人民不满,一个庞大的野心勃勃的帝国,转眼之间就土崩瓦解。更远的例子还有英国,这个国家野心膨胀到要建立“日不落帝国”,因此四处占领殖民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结果如何呢?现在成了二等强国。而德国和日本的例子也是如此。总之,野心对于一个大国来说,犹如一剂兴奋剂,刺激的结果就是不断扩张,而扩张的结果就是耗尽国力,然后走向衰落——这剂兴奋剂,其实是毒药。

我不知道欧逸文用《野心时代》这个概念来作为全书观点的总结,是否暗含有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悲观看法,但是如果我们同意他的把今天的中国概括为一个“野心时代”的话,那么,我们就有了更宽广的历史视野来分析中国未来的可能走向。这个走向就是:如果中国真的因为自己的崛起和强大,而野心膨胀,并走上扩张的道路,结果就很有可能适得其反——不仅野心得不到实现,还会导致国家的衰亡。

当我们还没有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仅仅是《野心时代》这四个字本身,已经足以令我们感受到作者对中国的深入观察了。从下一篇起,我们就好好的通过阅读,在欧逸文的书中,看看一个真实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

来源:中国人权双周刊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