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方展博 馒头山下的守望者 2022-07-17 17:29 发表于湖南

作者前言: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这个大号在经过7天,15天两次封禁后,更长时间的封禁乃至永久的封禁,也有可能。所以,为了防止失联,大家可以选择关注文末小号,也可以添加我的私人微信。谢谢。我的文字也许与我这个人一样,并不完美。但我会一直在,一直战斗。

(扫一扫,可以添加作者私人微信,防止失联)

今天,在我的朋友圈,一个只有短短十几秒时间的视频被人不断转发。7月5日,陕西西安某建筑工地,一位中年建筑工横躺在地上,永远停止了呼吸。视频字幕说明,该中年建筑工为了供儿子上大学,被迫出来打零工,当天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中工作了9个小时,结果因为热射病而去世。

视频标题是《伟大的父亲》。

说实话,乍一看这个视频,我也很感动,因为类似的经历我以前也有。大约十二年前,我在某工厂做仪表维护工,主要就是维护生产焦炭的焦炉里面的仪表。众所周知,生产焦炭的焦炉常年保持着上千度的高温,不要说夏天了,即便冬天站在上面,都热得受不了。记得某一个夏日,炉顶一块压力表坏了,需要换新的,本来换一块新表并不需要花多少时间。然而,那块表的接口已经锈死,我和我的同事,花了整整六个小时,才把仪表及其相关的阀门、管道全部更换掉。

那可真叫一个热呀,头上有炎炎烈日,脚下有千度炉温。即便站原地不动,都能挥汗如雨,更别提还要进行仪表维护的作业了。所以,尽管后来由于环保原因,工厂被勒令停产,我终于不用再受这份苦,我依然怀疑,我的病虽说是遗传了父亲,但却比父亲发病年龄整整提前了十年,是不是常年累月受热的原因。由于受热,肾脏不得不加大身体水分的调节力度,以至于用力过猛,逐渐提前衰竭。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种猜测。但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宁愿做其他更苦更累的工作,也不要承受这份“热”。

除了上面那个视频。我们的媒体对最近炎热天气是非常关注的。我可以随便再列举几个关于“热”新闻。

7月8日,电动三轮车司机匡波顶着正午的烈日,拉着乘客在逼近40℃的咸阳市里打转。“现在比火焰山温度都高,你看人受得了么?”尽管嘴上抱怨,年近六十的匡波还是觉得,再热的夏天都比冬天要好。盛夏是三轮车司机的旺季,他很难抵挡一天至少能拉十来位客人的诱惑。今年热得出奇,身体受不了,匡波只好把出车时间缩短:上午11点多出门,熬到下午2点,热得受不住了就回家;等到下午五六点,再出门干几个小时。多数时候,他一天兜兜转转能跑五六十公里,一个月能赚两千元,勉强够养活自己与待业在家的妻子。

在横店,演员周卫星每天要换五六次汗衫,化装师几乎每一分钟就要给他吸一次汗。他在一部正在拍摄的剧中饰演国民党军统特务,日常装扮是西装革履:一件汗衫、一件衬衫、一件马甲、一件西服外套。7月13日、14日,横店白天最高温度达到40℃,摄影场地顶层没有空调,也没有隔热层。到了下午两点,周卫星觉得“全身的毛孔都被衣服扎得好难受”。一个镜头拍完,调整机位的十分钟里,助理马上把他湿透了的衬衫吹干,再让他穿上。“(演员)这碗饭也不是那么好吃。”周卫星感到庆幸,自己没有在这种天气里摊上穿棉袄、戴皮帽的角色。他已经快65岁了,七八年前本已打算退休,谁料遇到了第二任妻子,婚后又添了两个女儿。新冠疫情已令他上半年几乎没有活干,好不容易新剧开拍,为了供养家庭,再热“我也必须要干”。

而在开启“蒸烤模式”的成都,7月1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收治了3名热射病转诊病人,其中一人因病情来势汹汹,多器官衰竭,在转诊至华西医院时就发生呼吸心脏骤停,虽经全力抢救,但最终不幸去世。华西医院称,这3名热射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0余岁、40余岁与60余岁。年轻的两位患者均是户外工作者,年龄稍大的发病时正在湿热的厨房做饭。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在7月的一周内也接诊了3名热射病患者。其中一名49岁的男性患者于车间工作时晕倒,被工友送来。媒体报道称,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并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历31个小时抢救,他还是在8日凌晨去世。

说回前面那个视频。我为什么在看过视频以后,先是感动,后又觉得心里很不舒服?那就是不管前面的视频也好,还是后面的新闻特写也罢。虽然没有赤裸裸地说,天气热,大家忍忍就好了,但背后却还是暗藏着一种暧昧的“鼓励”。即为了讨生活,大家还是要平静接受这份“热”,不要抱怨政府、不要抱怨社会。

说实话,我总觉得这种新闻宣传手法,不那么义道,颇有点侮辱人智商的感觉。举个大家更为常见的例子。某年某地,某某学校接收一大笔捐款,然后崭新的教学楼树立了起来。于是新闻夸奖捐款人如何如何,并鼓励全社会模仿云云。然而,我们再去当地政府看一看,办公大楼富丽堂皇,豪华至极,两相对比,你就会觉得,既然政府有钱搞豪华办公大楼,为什么就没钱建教学楼?难道教学楼没有办公大楼重要?

再举个例子,某地发大水,原因是相关水利工程腐败造成。结果,新闻不但不报道造成水灾的腐败问题,反而高唱有关领导如何辛勤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硬生生把一个“人祸”,描绘成有关领导光辉形象的画卷。这实在是让人感到反胃。

我当然承认为了供儿子上大学而去打零工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但,媒体能否不要把重点全部放在这个角度呢?除了伟大,我们是不是还有更值得报道的地方?譬如雇佣他的工地老板,是否为其配备了避暑用品,是否严格限制了他的工作时间,是否对他的不幸去世做相应的赔偿?所有这些,都可以去深入挖掘一下。我想,追究一下雇主对劳动保护法的落实力度,恐怕比空洞地高喊“伟大的父亲”要更有意义得多。

我也承认,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必须要在高温环境里工作。但媒体在报道这些人的时候,能否多一点理性,不要动不动就煽情;能否多督促政府做些什么,而不去鼓励个人硬着头皮蛮干?据说,德国人进入高温,便可以不用上班,工资照发,我们的媒体能否多多宣传这样的好事呢?还据说,美国气温到达32摄氏度,政府便要求企业逐步减少工作时间。我们的媒体能否把其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中国向来有把“负能量”宣传为“正能量”的本事,更有甚者,还能把“丧事”办成“喜事”。我觉得吧,“热”是天灾,但不幸死人却是“人祸”。过多去谴责天灾,而忽略人祸,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这种本末倒置,其实危害很大。这里实在不方便详细阐述,再继续讲下去文章又得被“和谐”。稍微提那么一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吃不上饭那件事,传统说法是天灾,但现在学术界更偏向于是“人祸”。具体如何,大家可以网上去搜。

总之一句话,气温可以持续热下去,老百姓的心可不能渐渐凉下去。多给予底层人民更多的关怀、关心、帮助,尽量避免再发生类似的死亡悲剧,是各级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和认真解决的问题。否则,光是靠新闻来打造“正能量”,那最终只会适得其反,被老百姓戳着脊梁骨骂娘。

2022年7月17日于醴陵

黄桃预售公告

亲爱的读者朋友:

首先,感谢大家百忙之中,阅读此文。

当您阅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有可能就躺在医院接受透析治疗。是的,可恶的尿毒症在夺去我父亲的生命后,也降临到了我的身上。为了能够维持生命,我不得不刷信用卡甚至银行借贷来进行治疗。时间一天天过去,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信用卡的窟窿也越来越大。

现在,我已经到了极其赤贫的地步,然而,我依然要为广大读者创作有价值的作品。假如您能在阅读完我的作品后,给予我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我一定为之感激不尽。

当然,除了打赏,假如您很喜欢吃炎陵黄桃,那么,也可以下单购买一箱。

炎陵黄桃栽种于湖南省炎陵县海拔300-1200米的山区,是生态营养安全的绿色食品水果,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产品,享有“炎陵黄桃,桃醉天下”的美誉。2004年炎陵黄桃首次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目前,预计要7月中旬全面上市。届时,我会亲自去炎陵果园采摘发货。所以,现在只能接受预订。即,微信红包预交50元订金,开园后,我就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发货过来。预计售价是99元一盒5斤,198一盒10斤。

我并不是一个生意人,每天拼命写文章,所获得的打赏依然很难维持目前的生活。所以,身居炎陵的同学,建议我利用公众号卖点黄桃,同学届时带我去果园直接发货。考虑到目前窘迫的经济情况,我只好接受同学的建议。我不能保证我的黄桃是最便宜的价格,但我一定会保证质量。

我相信,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会有更多的力量继续写下去。谢谢你们。祝大家都能有一个好的身体,都能够在坚定地守望中,看到即将到来的黎明。

(由于腾讯改变了推送规则,关注公众号后必须设为星标才能及时收到文章,所以,麻烦愿意关注公众号的读者朋友,设一下星标,谢谢!)

馒头山下的守望者

馒头山下守望黎明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