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张宏杰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作者:张宏杰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定价:28.00元

大约在2004年冬天,张宏杰从遥远的葫芦岛寄来他的新书《另一面:历史人物的另类传记》,当时我就写过一篇小文《历史人物的“另一面”》,就文学想象与历史的关系等提出了一些看法。从那以后,我便留意他的文字,过去的这一年,陆续在杂志上读到他重新解读历史的系列文章,感觉他进一步靠近了历史,而不是滑向散文的路子。如今他的新书《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已然引起读者的关注。老实说,这七张面孔,我们并不陌生———朱元璋、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郑成功,这些文章大部分我都已读过,其中四篇先前也曾收入《另一面》中,但是将这七张同属一个朝代的面孔放在一起,感觉竟然就大不一样了。一个开国皇帝,一个建功立业的篡位皇帝,一个名动青史的清官,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宦官,一个杀人如麻的造反枭雄,一个留下千古骂名的“贰臣”,一个无意中成了民族英雄的末代忠臣,七张面孔合在一起,就是一幅清晰的王朝剪影,兴衰荣辱、是非成败,尽在其中。

“冲冠一怒为红颜”,1644年的吴三桂不过三十出头,“这是一个充满激情、欲望、才华和能量的生命”,张宏杰的笔墨没有停留在多少世代以来人们早已形成的思维定式之中,对一个被唾骂了6个甲子的吴三桂给予了“同情之理解”,并力图从人性的、特别是心理的角度去重新解读吴三桂当年的选择。对于两个注定被后世记住的皇帝,年轻的张宏杰察觉了“历史的惯性”,也看到了“权力的奥秘”,正是朱元璋、朱棣父子塑造了朱家王朝的性格,当然,历史的巨大惯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王朝的命运,尽管绵延几百年之久,毕竟走不出那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仿佛像一个圆圈般,绕来绕去,总是在原地踏步。宫廷权力的故事总是重复着血的轮回,篡位的阴谋,武力的后盾,堂皇的装饰,这一切都被高高的宫墙挡住了。

作者没有把目光过多地停留在对制度缺陷的关注上面,而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人性深处,试图揭示人性的复杂性,特别是人性的幽暗面,飞扬跋扈的张献忠连自己有时候都对难以抑制的嗜血欲望无法理解,只好以所谓“收人”的使命来自我安慰,他对没有抵抗能力的平民、文人以及投降者大开杀戒,为四川留下了浓重的血的记忆。令人谈虎色变的魏忠贤,不过一个弄权的太监,却能挟天子令天下,他身材高大、性格开朗、重感情,也有一肚子的抱负宏愿,他容不下任何对他的专横跋扈不满的声音,对于不服者毫不留情,在面对政敌的时候,他浑身上下似乎都弥漫着一股杀气。就连那个在历史上留下了好名声的大清官海瑞,在人性、人格的层面也并不是那么完美,作者从史料判断这位清官是个“偏执症患者”,所谓清官也不过是中国发达的贪渎文化中一朵病态的奇葩,开得越艳丽,我们的民族就越可悲。

无论怎么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只提供了一家之言。历史总是在许多人不断努力、不断重构的过程中逐渐接近真相,正如作者说的,“关心历史其实是关心自己”,毕竟我们还拥有重写历史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傅国涌文集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