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晚期的“四类话语”理论被拉康学者认为是拉康晚年对文化政治领域的重大贡献,但却并不是拉康理论体系中最广为人知的部分。曾有拉康学者指出:“拉康的四类话语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批评的领域。”[1] 齐泽克对拉康的阐述当然也始终关怀精神分析的学说中关联到社会政治领域的方面,他认为“拉康的四类话语图式意味着在话语的社会链接之中的四种主体位置”[2]。“四类话语”理论是拉康在1969-1970年间的研讨班(总标题为“精神分析的反转面”,收于拉康的《研讨班文集》第17辑)上最初提出的,主要的意图可以概括为阐述如何理解“主宰(社会)的是语言实践”[3]。很显然,拉康是在1968学生运动的时代背景下,将精神分析理论从哲学和精神科学领域推进到社会文化领域(“精神分析的逆转”研讨班上的内容是拉康学说中最为直接政治性的)。

“四类话语”理论展示了四种不同的政治文化角色——S1(signifiant-maître,主人能指)、S2(savoir,知识)、a(objet petit a,小他物)、$(le sujet clive,分裂主体)——之间由于处在不同地位上而形成的四种互动关系。在这里,“主人能指”代表了某种具有统领性、纲领性意义的符号,它武断地占据了首要的位置,比如“神”、“天堂”、“领袖”、“英雄”、“太阳”、“灵魂”,等等。“知识”指的是某种体制化的结构,包括各种工具化、系统化的社会或文化机制,它们是建立在某种以理性法则组构的框架内的。“小他物”在拉康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指的是拉康的“符号界”所无法整合的那一部分“实在界”的残余,是往往以亟需填补的空缺样态出现的欲望的原因-目标。而“分裂主体”概念则是拉康对笛卡尔式主体的修正,将弗洛伊德关于精神病患主体性分裂的论述扩大到一般主体,揭示了主体自身的非同一性。那么,具体而言,四类话语指的是这四种角色在下列图式中的不同位置:

继续阅读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