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出版界新闻  记者:梁雪波  2014-08-15 08:00

 Yang Lian-book  本书汇集了作者历年来的创作的组诗代表作、诗歌新作以及译诗。在他的笔下,能同时感受到祭司的神秘、拓荒者的狂野、钻探工的坚执、建筑师的严整和微雕艺人的精细。

 

【内容介绍】
    杨炼是朦胧诗运动的代表诗人之一、当代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诗人。出版有诗集、散文集、论文集等十多部。先后获得多项国内外诗歌奖,2012年获 “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是莫言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华人作家。同时,因其积极参与世界文学、艺术及学术活动,他被西方媒体称为“当代中国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声音之一”。
《饕餮之问》汇集了杨炼历年来的创作的组诗代表作、诗歌新作以及译诗。他的诗歌吸纳了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双重遗产,将汉语诗歌的独创性展现给世界。在他的笔下,能同时感受到祭司的神秘、拓荒者的狂野、钻探工的坚执、建筑师的严整和微雕艺人的精细,而将如此多的品性熔融为一的,则是鼓涌于血脉之中、似乎永不衰竭的创造热情。三十多年来,杨炼一直站在当代诗歌的前端,敲击出诗歌的种种可能性。

 

【作者介绍】

                       《饕餮之问》:朦胧诗代表人物杨炼的诗集
杨炼,1955年出生于瑞士,成长于北京。十一岁起经历文化大革命。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写诗。1978年成为著名文学杂志《今天》主要作者之一。1983年,以长诗《诺日朗》轰动大陆诗坛,其后,作品被介绍到海外,并受邀到欧洲各国朗诵。1987年,被中国读者推选为“十大诗人”之一,同年在北京与芒克、多多、唐晓渡等创立“幸存者”诗人俱乐部,并编辑首期《幸存者》杂志。
1988年,应澳大利亚文学艺术委员会邀请,前往澳洲访问一年,其后,开始了他的世界性写作生涯。20多年间,足迹遍及欧、美、澳洲各个角落。杨炼的作品以诗和散文为主,兼及文学与艺术批评。其诗集十一种、散文集二种、论文集一部,已被译成二十余种外文,在各国出版。他积极参与世界文学、艺术及学术活动,被称为当代中国文学最有代表性的声音之一。
2012年,杨炼获得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任评审团主席的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Nonino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Prize 2012)。1999年,获得意大利FLAIANO国际诗歌奖;同年他的诗集《大海停止之处》,获英国诗歌书籍协会推荐英译诗集;2013年,获天铎长诗奖,2014年获卡普里国际诗歌奖。

杨炼获邀任德国柏林DAAD艺术交流计划、美国AMHERST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作家,台北市驻市作家等一系列驻会、驻校作家;并担任德国“Lettre– Ulysess”世界报道文学艺术奖、德国威玛(WEIMAR)国际论文竞赛、“德国之声”国际广播文学竞赛等评委,以及斯洛文尼亚“Vilenica文 学节水晶奖”评审团主席,“Free the Word国际笔会文学节”顾问、“台北国际诗歌节”海外顾问及“柏林国际文学节”顾问等。他还是国际笔会理事,2013年获选挪威文学暨表达自由学院院士。近年来,他还策划、主持了一系列中、外文之间的诗歌交流项目,并涉足国际艺术领域。
杨炼自1997年起定居伦敦。2012年,获得德国柏林“超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奖金,目前住在柏林从事创作。

《饕餮之问》:朦胧诗代表人物杨炼的诗集

【原文摘选】
水肯定的(组诗选)


肯定  风也在沿着自己离去
遗传  姓氏里一片波光粼粼
秋天带着散步的人  慢跑的人
和十一月挂满树梢的铁铃
绕过街角  温暖
如别处的秋天

过去的所有形式舔向一道金黄的边缘

肯定  沿着他的下午
漆黑的柏油路在沉思这座房子
一只鸟头烂出了骷髅

“而水又西流,
过大城曰……”

书上写了  一场雨来自深呼吸
注射进苹果的蓝  充满小学生的尖叫
雁斜斜飞  保持对人的警觉
而人  缝合一生那冗长的排比句

公园暗绿的一角
他的荒谬  是还渴望
坐进一把锈铁椅子的炎症

“河者,水之气……”

书上写了  梧桐叶
又黄又皱的手紧贴路面
又咸  又狂暴  空中脚蹼纷飞
蹬着看不见的水

昨夜远在千里之外
一夜  冬天就挤满早晨
拼命甩着被枯枝穿成一串的死鱼
屋顶上  灰白的鳔膨胀
压迫树木幽暗  吻合一首诗的心情

他四十七岁  一道石阶也被自己磨光了

打着沉溺的拍子  花园支离破碎的肉
不知道时间除了在雨声中坍塌
不记得毁灭  除了在楼下
变成一只血淋淋的漏斗

体内推移的岸  暴露一刹那
就搁在厨房窗台上  肯定
窗外有个疯子佝偻着  有颗头哐哐冲撞
芦花四散  河一缕缕撕成絮状

他心里的盐认出了此地


两部书一模一样  他重写
就走在另一个人梦里
欧洲的竹子一夜间全开花了
竹叶间的言辞  终于随风飘去
路口  翻开星期日烂牡蛎的天色
揉着鲜花市场上无数剪断的脖子

两部书相距千年  他穿行
于一个裹在羽毛里的季节
另一个自己中另一场梦呓

河水不停回顾
两把磨得雪亮的利刃交叉
溺死者吟哦的冷
编成兴高采烈的古籍

欧洲的竹子听到最初漂洋过海的那一根
牵着会爆炸的点
又决定迷路了

迷失在鲜花间  第五次看见
乌鸦啄烂枝头最后的苹果
这地点就不同了  这发黑的柄
叼在光年嘴里  星空溅出
拧断的一刹那  回忆录中摘抄的一刹那

丝织窗帘遮不住时
总被一个电视新闻的噩耗开始
街头  两个黑天使练习传球
一只圣诞铃铛踢进窗户
蜡烛爆炸  海鸥像受惊的侨民四散
一个关在飞机里的末日狭小而绝对
急转弯  撞上紧紧尾随的现实

到处都是借用的  死后溢出的香
到处  两只乳头温柔摩擦
一大捧玫瑰  一座红艳的绞盘
另一双手在梦的缺口中绞动云朵
在  他从未醒来而风拒绝吹去的方向

千年
苹果慢得惊人地落到地上

三 离题诗

墓园

这宁静渗透了水,水缓缓穿过那些身体
水缓缓带走那棵最后的白桦树
你们的墓碑,被风声、鸟儿和新的一年忘记

这宁静吸饱了阳光,像沼泽一样金黄
灌木触动那些嘴唇,那些小小的
似乎鲜红的果实,在傍晚吐露纯洁的秘密
那些手不知道,为什么当它们融解
旷野上就升起一条条从未聆听过足音的小路

现在你们脸上泛滥了野茅草的颜色
经过冬天,蟋蟀叫着
仍然梦想一座被篱笆环绕的小房子
那儿,只有一阵风、一只鸟和昨天盘旋过

现在,久久等待的那个黎明
降临到你们不变的黑暗上面
那听不见任何歌曲的耳朵,在地下张开
淡蓝的不起眼的小花,被一片落叶盖住
你们始终望着天空,不再怕暴风雨——

这宁静,这仍在一分一秒衰老的心
一座遗失了路标,悬挂于泥土黑夜中的村庄
一种没有人来也没有人去的永恒

没有悲哀,也没有云。风声和鸟儿
都焦急地跟着昨天飞走
你们什么也不知道,只有最后一刻的微笑
是水。是太阳。是寂静。

(一九八四年,为黑龙江知青墓地而作)

在哈克尼  河流是一位隐身的神
深秋涨水才看得见  街道下面
冰川在凹槽里继续磨着
木版《水经注》俯向漂泊的涵义
此日独一无二的在

沁着光
被一只水鸟的翻飞一一穿透

乔治亚  维多利亚  爱德华  伊丽莎白

要是魏或者唐呢

一座黄铜壁炉间浮游死者的灰
一对象牙白的眼珠目送他的脚步
一串小公园的名字漾开
嘴边一圈圈的绿

小教堂  船头总有一口钟拼命敲响
模仿黄浦江浓雾中那一次

地貌抱紧一个弃婴
破汽车抛在路边  距离
像只马达被挖走  要是
一行中文诗纵容雨把房间搬得更空呢

水 潜回一片沼泽的古老听力
水 也厌倦了流动吧

错过  也累了
一堵红砖墙像道时间的平行线
夜夜延长  就有一个人孤独的结构
让他臆想那是他要的  舵
干裂于风中  珠光在牡蛎熟睡的体内抽打
哈克尼像首绝句  珍藏让他怕的月色
日历翻过去  本地口音的小广场
揣着肮脏的鸽子摔得粉碎

“少禽多鬼……河水之所潜也”
他知道这口罗马石棺是空的
浮雕在水上的名字耗尽了考古学
博物馆的玻璃柜子  那虚构的恒温
更像被挖出来的风景
她任我们抚摸  半裸的大理石
催促不懂激情的手
她任我们喝醉了潜入一道雪白的折痕
夕阳在未成废墟的墙外落下
棕榈涮洗一只摘掉的眼珠时
绿意像孔雀进驻的蓝又冷又亮
这道情人守不住的边界
战士有什么用我们在北风中崩溃
如壁画上一条纤细得
被颜色压垮的线
听她对胸前金黄的小蛇说
吻吧帝国死在身后
无非一个取悦的形象

“乌托之西,有悬渡之国”
他的小丘上这眼快干枯的泉水
俯瞰着史诗这条黑狗
选中一株垂柳去撒尿
她在我们冻裂的膝盖间走动
我们五指脱落已无力
把矛扎透腹腔直到尾骨   或把河道掘得更深
像想当王的人说的
船队焚烧时只有她回到梦里
萨克森白雪下片片绿草
我们穿过田野一路想着她的性
有点儿臭的温暖东西
猪卧入火塘的灰她站起来
裙子响着像叮嘱下一次
可谁认识这个冬天啊
谁的嗓音正沿着灌木的刺细细升起
牙根被沼泽涂满棕红色
我们挣着铁丝穿住的锁骨
大喊  又被弹回
她一转身时间就消失

“天下之多者水也”
他无须地图也找到了
这块野餐的花毯子
天鹅腋窝下  河谷无须阴暗的目录
远方打开包装纸  矫正
一只蘑菇的视线
她说  周年的日子  并不
大于平面复印的其他日子
颐和园里一艘石船驶入荷花们的肉色
放逐就捏碎一枚怀旧的蕊
我们这只瓶子盛着给自己的信
总在追赶一页大海的原稿
她说  生命把人涂掉  而书写
虚幻地留住
唯一停下的瞬间
是当你爱过
只一会儿  舌头被母语荡着
鬼魂拈出米粒大的昔日
一晃  河水奔逃像去摸那道闪电
候鸟跟着飞  水花四溅低低起跑
一本书接一本书丢进宇宙她

被挖出时笑得更欢
毒牙的珠串还佩在胸前

【名家推荐】
在当代中国诗人之间,杨炼以表现“中央帝国”众多历史时期间生存的痛苦著称。这清晰体现在他的英译诗选《面具与鳄鱼》等作品中。……一个世界文学的老问题,由中 国文学提供了最新版本:怎样靠独立的而非群体的灵感,继续把新异的经验带入自己的创作?……我推荐杨炼请你们关注。
—— 艾伦·金斯堡

《大海停止之处》是最具冲击力的诗作之一。它虽薄薄一册,杨炼却是多年来我所读到的最令人震惊的诗人之一。他使西方现代的与古老中国的、几乎是巫师式的感知相融合,同时激动你和惊吓你——像麦克迪尔米德遇见了里尔克,还有一把出鞘的武士刀!
—— W·H·赫伯特

《饕餮之问》是……技巧与内容的立体结合,语言的多元性使古调、现代腔、外来语、俚俗之词俱发挥了恰切的功能。这种可森林可群栖可交响乐的结构,如与当前籍自然风物咏怀之作相较,则后者便成了小花小草。如与时下流行的嘲嘘俏弄的章句对比,相形之下,后者便成了插科打诨。壮哉《饕餮之问 》之出版问世,厥为诗史上的一件大事呀!
—— 郑愁予

《叙事诗》再次展现了杨炼无与伦比的结构——创造力。在这首处理个人命运和大历史纠结的长诗中,音乐统摄着现实、镜像、梦境和哲思,令人信服地凝聚成一个既层次分明、又自由穿越的有机整体……最终建构了思想深度和形式精美的极致。我毫不怀疑这首诗将成为当代汉语写作的新标高。
—— 唐晓渡

【目录】
第一辑

大海停止之处[组诗代表作]
003 …… 诺日朗
010 …… 面具与鳄鱼
036 …… 无人称的雪
042 …… 大海停止之处
055 …… 水肯定的

第二辑
饕餮之问[新诗作]

097 …… 纣王的腰坑
099 …… 饕餮之问
101 …… 一条良渚玉琮上的线
103 …… 玉钩斜——宫人斜
104 …… 奶奶的船
107 …… 不断云石
108 …… 发明
110 …… 开封
114 …… 谒草堂
117 …… 一粒葵花籽的否定句
118 …… 血与煤
119 …… 炼
120 …… 守月
121 …… 我认识一把泥土
122 …… 鸟:来历的研究
124 …… 舞:和李白裸泳
129 …… 落:肖像
131 …… 春日的晦涩室内乐(一)
132 …… 春日的晦涩室内乐(二)
133 …… 埙:致黑暗中的听者
135 …… 埙:听者的黑暗
137 …… 圣安德鲁斯
140 …… 维罗纳的雨声
143 …… 冰川诗(四首)
148 …… 金沙
150 …… 桥北路,某夜
152 …… 粼粼十四行
153 …… 五十五岁的最后星空
154 …… Fado——海的归来
156 …… 石头摇篮颂诗(十首)
165 …… 方言写作
167 …… 山水铭
169 …… 尚扬计划
171 …… 玻璃之沁
174 …… 蝴蝶——纳博科夫
176 …… 蝴蝶——柏林
178 …… 蝴蝶——老年
180 …… 周年之雪
182 …… 一个人的城市,天边的……
183 …… 柏林的住址
185 …… 行星
187 …… U1,玉台新咏站
189 …… 抵达
195 …… 超前研究
201 …… 挽诗
210 …… 双行体(组诗)

第三辑
仲夏灯之夜塔[译诗]
尚·奥布莱恩(英国)
223  …… 桌和椅
224  …… 另一个国家

乔治·塞尔特斯(英国)
228  …… 水
229  …… 疯人院

威·尼·赫伯特(英国)
232  …… 仲夏灯之夜塔

帕斯卡尔·帕蒂(英国)
237  …… 拜水之赐(之六)——拟弗丽达·卡罗
239  …… 豁然伤口的记忆——拟弗丽达·卡罗
240  …… 镜兰
244  …… 蚂蚁手套
246  …… 地图蛾
247  …… 神奇的语言

约翰·伯恩赛德
249  …… 致雪女王

费奥娜·桑普森(英国)
251  …… 雾——障

波丽·克拉克(英国)
259  …… 我的动物园学历

安东尼·丹(英国)
263  …… 蝴蝶专家

施加彰(美国)
266  …… 猪西天客栈
268  …… C.D.赖特
269  …… 回声湖,亲爱的

约书亚·维尔纳(美国)
273  …… 寻回的信
274  …… 蛐蛐
275  …… 公司
276  …… 下次看病

汴庭博(南非)
279  …… 启程

阿布迪拉缇夫·阿布达拉(肯尼亚)
282  …… 尽管它倒了
283  …… 这页处女之纸

简·克劳馥(新西兰)
285  …… 回旋

约阿黑姆·萨托留斯(德国)
288  …… 坟
289  …… 诗学

伊尔玛·拉库萨(德国)
292  …… 雪

阿莱士·史泰格尔(斯洛文尼亚)
295  …… 核桃
296  …… 回家
附:荞麦之诗

葛拉兹德·科希简西科(斯洛文尼亚)
299  …… 自在者
301  …… 你如是沉默

托马士·萨拉门(斯洛文尼亚)
304  …… 化合
304  …… 漆

米兰·叶思(斯洛文尼亚)
306  …… 诗两首
附:一个孤独遇到

李吉远(韩国)
311  …… 自画像
312  …… 坐在蛋壳上

【图书信息】
书名:《饕餮之问》
出版: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7278-7
作者:杨炼
时间:2014年8月第1版
定价:42.00元
装帧:精装

来源:现代阅读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