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8cd328433c730_size245_w353_h500
《火星三部曲•红火星》,[美] 金•斯坦利•罗宾逊 著,重庆出版社

“里根总统在说到冷战时期的人类社会时曾表示,一旦出现外星文明,人类就会抛弃成见,紧密地团结到一起,这是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假如外星文明提出要跟我们对话,但这种对话有可能是不平等的,比如说让人类待在一个圈养场里,到了一定年纪就给杀掉,那人类或许就会分化成不同的阵营,有答应这种做法的,有坚持抗争的,也有做出其他我们无法想象的反应的。”科幻作家刘慈欣这样描述外星文明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

2016年12月4日下午,泛文化领域顶尖自媒体大象公会在成立3周年之际为读者带来了一场中美科幻大师的顶尖对谈。此次活动由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华章同人承办,手机百度协办,现场邀请到了刘慈欣与美国作家金•斯坦利•罗宾逊,主持人张绍刚。凤凰网对这一场难得的对话进行了全程直播。

金•斯坦利•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生于1952年, 美国科幻小说大家,作品曾荣获近百项各种提名,并最终赢得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等二十余项世界级科幻大奖,《火星三部曲》系列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其中《红火星》荣获1993年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1993年英国科幻协会奖最佳长篇小说、1997年西班牙奇幻小说奖最佳引进版长篇小说、1999年日本星云奖最佳引进版长篇小说;《绿火星》荣获1994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1994年轨迹奖最佳科幻长篇小说、1998年西班牙奇幻小说奖最佳引进版长篇小说;而《蓝火星》则荣获1997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1997年轨迹奖最佳科幻长篇小说、1998年法国Ozone奖最佳引进版科幻长篇小说。

作为一部关于火星移民的奠基之作,《火星三部曲》堪称史诗般的巨著。书中的故事跨越百年,讲述了从2026年到2128年之间,首批地球移民在登陆火星之后,是如何克服种种困境,将火星改造为适合居住的家园。它不以刺激情节取胜,只凭硬知识烧脑;它包罗万象,从自然百科到高新科技,从火星地理到地球哲学,从政治到宗教,从人性到数学;火星的自然景观、开拓者的雄心壮志,人与人的纷争,天和地的巨变,罗宾逊先生通过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让这些气势恢宏的场景一一展现。它奠定了后续火星科幻题材的基调。在其后关于火星的所有论述中,金•斯坦利•罗宾逊都是一个必须提及的名字。

2016年,可以说是火星移民探索开始的元年。

2016年8月23日,中国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首次登陆火星。

2016年10月11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布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中国和美国两大国家,不约而同地将火星探测提升为国家战略;而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们,对于未来的太空探索也有着高度一致的设想。

在这样的节点,重庆出版社北京华章同人于12月适时推出《火星三部曲》中文版,而金•斯坦利•罗宾逊本人也来到中国,与《三体》作者、亚洲首位雨果奖获奖者刘慈欣,共同畅谈科幻想象与现实的边界,以及人类移民太空的可能。

这次中美科幻大师对谈由手机百度对活动进行全程现场官方直播。在对谈中,刘慈欣先生回忆起他与罗宾逊先生的渊源。2006年,《三体》的第一部开始在《科幻世界》上连载,随后第二部第三部陆续面世,令国内的科幻阅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作者刘慈欣也就此成为中国科幻文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而在《三体》的第一部被翻译为英语在美国出版之后,刘慈欣更是作为亚洲第一人,问鼎了2015年的世界科幻界最高奖项——雨果奖,从而跻身全球一流科幻作家之列。在《三体》美国版的封面上,推荐语的撰写者,正是金•斯坦利•罗宾逊。听闻罗宾逊先生来华,身在英国的刘慈欣先生当即调整时间表,购买回国机票,并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场嘉宾与罗宾逊先生进行对谈。

刘慈欣对《火星三部曲》有极高的评价。他说:“《火星三部曲》把人类最空灵的想象写得有如新闻报道一样真实。罗宾逊仿佛历史的见证者,忠实地记录下了一部未来必将发生史诗。它不是星球大战那种杂耍式的科幻,而是考验真正科幻迷的试金石。”

接下来,在主持人的不断设问中,罗宾逊先生与刘慈欣先生就人类的未来、火星移民、中美科幻文学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当谈及外星人究竟是否存在时,主持人将《三体》与《火星三部曲》进行了对比:在《三体》中,外星文明入侵地球,而在《火星三部曲》中,地球人类则主动向外开拓。这是否反映了两位作家不同的悲观或乐观主义倾向?究竟哪一个才是人类可能的未来?

刘慈欣答道,中国的科幻,基于我们具体的生活世界和存在方式,我的人生,塑造了我今天的科幻小说。人类与外星文明的接触虽然迄今为止尚未有公开证实的报道,但绝非科幻小说的危言耸听。

罗宾逊则答道,《火星三部曲》写作于二十多年前,经过近年来对火星的进一步探索,我发现要将火星改造得更适合地球人类居住,可能比我书中所说的一百年要耗时更长,但无论如何,在基于保护地球的基础上,探索和开发移民火星,仍将是人类必由之路。

素未相逢却久已神交的两位顶级科幻作家,在对谈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现场的三百余名观众不断报以如雷的掌声。在之后的互动环节中,观众们向两位作家提出了关于科幻、关于火星、关于太空探索,关于人类未来的诸多问题。两位作家的回答均颇具启迪性。

活动最后,罗宾逊先生为热心读者手中的《红火星》一书一一签名,他对大家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请大家耐心期待后续作品《绿火星》和《蓝火星》中文版的面世。至此,“科幻与现实的边界”主题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 凤凰读书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