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外滩画报 2010年8月

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是美国“文学新鼠帮”的代表作家。上世纪80年代崛起的那一批青年小说家行事叛逆,作品往往是对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挑战。其最著名的作品即《比零还少》及其续集《皇家卧室》。

几年前,当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的半自传体小说《月光公园》(Lunar Park)出版时,他突然想起了21岁时(1985年)出版的处女作《比零还少》(Less Than Zero)。

“20年了,我最近才第一次重读这部小说,感觉写得还不算坏。我还收到了推崇这部小说的读者的来信,要知道小说首次出版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出生。从很多方面来看,我不认为它是一部完美的小说,但故事是符合逻辑的。故事怎么来我就怎么写,故事该是怎样我就写成怎样。我知道这听上去有些模棱两可,但它就好像自然而然从我手中诞生的,然后一鸣惊人,你能拿它怎么办呢?事实上,我很想把其中的某些部分写得更雅致些。不过,大致来说,它还是让我很震惊—对于一个21岁的人而言,能有这样的写作水平真的很不错了。”发完感想后,埃利斯开始写作这部小说的续集《皇家卧室》(ImperialBedrooms)。

1964年生于美国洛杉矶的埃利斯年少成名,是美国“文学新鼠帮”(literarybrat pack)的代表作家。所谓“文学新鼠帮”,是指上世纪80年代崛起的一批青年小说家,他们行事叛逆,作品往往是对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挑战,风格深受雷蒙德•卡佛(RaymondCarver)和安•贝蒂(Ann Beattie)的影响,代表人物除埃利斯外,还有《声色犬马》(Bright Light)的作者杰•麦克纳尼(Jay McInerney)和《纽约奴隶》(Slaves of New York)的作者塔玛•贾诺维兹(Tama Janowitz)。埃利斯还在本宁顿大学读书时,他的处女作《比零还少》就得以出版。小说的名字取自歌手埃尔维斯•卡斯特罗(Elvis Costello)1977年发行的首张专辑“My Aim Is True”中的一首歌名。故事发生在80年代初,以大学生Clay为第一人称叙事。

富家子弟Clay与女友Blair一同回老家洛杉矶过圣诞节,在那里,Clay又遇到了昔日的一些死党,他们带Clay领略了洛杉矶的黑暗世界。Clay开始与不同的男男女女发生一夜情;昔日的好友Julian成了一名瘾君子,并被迫卖身;另一个好友特伦特热衷拍摄真人版的残暴地下电影(snuff film)。最终,感到难以忍受的Clay离开了洛杉矶,并打算永远不再涉足这座城市。对于当时从60年代开始的亚文化潮流转向保守的美国文化圈而言,《比零还少》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纽约时报》首席文学评论员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的书评说:“很长时期以来,这是我读过的最恶心的小说之一。”然而,年轻读者却对这部小说推崇备至,第一年即销售了5万本,原本默默无闻的埃利斯也在人们探究小说内容的真伪中成了话题人物,人们好奇的是,洛杉矶的孩子们真是这样生活的吗?即便今天重读这部小说,它在内容上依旧很有冲击力,同样描绘洛杉矶富家子弟生活的美剧《绯闻女孩》跟它相比简直就是小孩过家家。事实上,如今看来,《比零还少》并不太像是青春过渡期的故事,而更像是一部关于存在主义的童话,批判的是家长能给孩子提供一切,除了爱。

1987年,《比零还少》被搬上银幕,由“影坛新鼠党”安德鲁•麦卡锡(Andrew McCarthy)、小罗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詹姆斯•斯派德(James Spader)等主演,当时没有名气的布拉德•皮特还在里面跑了回龙套。小说里迷惘的Clay,到了电影中变成了“反毒斗《皇家卧室》封面士”,他打算当Julian的救世主,最后Julian死在了他的怀中。虽然演员们的表演很精彩,但电影的情节显然不如小说。埃利斯拒绝观看电影版的《比零还少》,还曾在访谈中指出,除了片名和人物姓名外,电影和小说毫无关系。

在此后的岁月中,埃利斯每隔几年都会出版一部新作,以稳定的作品质量证明他绝不是昙花一现的少年天才。其中最著名的作品莫过于1991年出版的以他父亲为原型的小说《美国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以及2000年出版的以他本人为原型的小说《月光公园》。就在处女作《比零还少》出版25周年之际,埃利斯出版了他的第7部小说—《比零还少》的续集《皇家卧室》。与前作相同,小说的名字来自埃尔维斯•卡斯特罗1982年发行的同名专辑中的主打歌曲,依旧以Clay的视角展开第一人称叙事。续集讲述的是前作中的这些青少年在25年之后的生活:人到中年的Clay在纽约定居,并成了电影编剧。为了帮新作挑选合适的演员,Clay不得不重新回到老家洛杉矶,他发现从前的那帮朋友如今都在电影圈发展得顺风顺水。Julian成了娱乐圈有名的皮条客,他帮助那些年轻的男孩女孩靠出卖身体获得角色。Clay对前来试镜的女演员Rain很有好感,尽管知道对于角色而言,她年纪太大无法胜任,但仍欺骗她一定会帮她争取到角色。在得知Rain的男友是Julian后,他坐视Julian被谋杀而毫无同情之意,只有Blair还相信Clay依然是那个她信任并深爱的少年。

《比零还少》曾引发过关于情节真伪的猜疑,这次埃利斯主动在《皇家卧室》中融入了真实的背景,小说的开头即是:“他们根据我们的故事拍了部电影。电影是根据我们都认识的一个人写的小说改编的。”诚然《比零还少》中的人物都能在《皇家卧室》中看到,但后者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续集。除了主人公们从年少多金变成如今成熟多金以外,他们的行为也变得更疯狂,更孤注一掷。尤其是主角Clay,在前作中他更像是个旁观者,而在续集中他成了事件的推动者。此外,国家的变化、好莱坞男星乔什•哈奈特(JoshHartnett))、Bat for Lashes乐队等元素穿插其中,也为小说平添了这个时代特有的气息。小说的文风则延续了前作简洁、素朴的特点,这也是埃利斯小说的一贯特点。

埃利斯在访谈中透露,写作《皇家卧室》深受美国侦探小说大师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以及一些黑色小说的影响,因为“钱德勒在写作他的一些小说时,根本不知道小说该如何结尾,那是他的作品成为存在主义杰作的原因之一”。埃利斯认为,写作《皇家卧室》“就像是一次在钱德勒创造的语调、风格和视野中的旅行”,但他绝不是简单粗暴地模仿钱德勒。就文学技巧而言,《皇家卧室》比《比零还少》在节奏上更张弛有度,叙述语调上更克制。埃利斯就像是一个“老戏骨”,他已经懂得把最好的把戏留到最后。对于某些读者而言,小说的最后15页就像是扇了他们一记耳光,这也是为什么《皇家卧室》能被视为“埃利斯的《教父2》”的关键所在。在《比零还少》中,我们看到的是父母对孩子疏于照顾,这样的孩子即使行为有偏差也是令人同情的。然而,由于写作《比零还少》时埃利斯还太年轻,或者说与他笔下的主人公太接近,以至于他不能完全看透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将来他们会如何对待子女。现在,埃利斯当然已经看透这一切了,续集当然也就显得更残酷。如同那些角色一样,也可以说,年龄的增长和感情的背叛让埃利斯成了一位更“圆滑”的小说家。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