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1冯小刚的新电影几乎每一次都会引来舆论的大量关注,因此,他的新电影《芳华》突然宣布撤档,虽然被一些人怀疑是为了“炒作”,但事情到底怎样,显然不能过于武断地判定。就我个人而言,更倾向于影片,对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解放军文工团员爱情和命运的展示把对越自卫反击战作为了背景之一。而那场战争,中国影视作品已经很多年没有触及,文学作品虽然也偶有佳作触碰,但限于发表刊物的影响力,终究不让大多数国人知晓,以至于很多“90”后的年轻人,可能知道抗美援朝,却不了解对越自卫反击。

但不管怎样,这个电影既然已经过了片审,一般来说不会被禁。即便如此,中途更换档期,或多或少对未来的票房有一些影响,所以冯小刚的心情“有些悲壮”。当然,冯小刚已经是一位年满六十的老前辈,虽然心里可能有无数的抱怨和不满,但终究没有发泄出来,表现了一个老艺术家应有的大气和淡定。

当然,类似的事情,过去其实也曾发生过。只不过由于影片的导演可能没有冯小刚这般有名气,所以没有引起舆论多大反响。然而,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确实有点不应该。这从某个角度说明,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逻辑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和要求逐步进行调整。

必须承认,这种调整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了。一个尤其明显的例子是《我不是潘金莲》的成功上映。去年这部影片上映之前,舆论普遍认为题材过于敏感,对当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会造成一定的冲击,然而,有关部门最终让这部影片顺利过关。这说明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虽然有禁区,但是,这个禁区深入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步,并无相关明文规定,需要中国电影人不断摸索和触碰。《我不是潘金莲》可以说,在这方面做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它的成功,推动了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水平向前进了一大步。

遗憾的是,这种进步,依然有局限性。现在,冯小刚以一个在中国成功多年的电影导演的责任感,来触碰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果受到重挫,这不仅他本人感到意外,大多数国人也感到意外和不解。事实上,对越自卫反击战本身并没有什么敏感。但期间,无数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由于这场战争,再也无法回到祖国怀抱,却是不可回避的一种伤痛。面对这种伤痛,中国政府本身其实也意识到,代价实在过大,因此,多年以来,有意识的选择忘却。另外,也由于越南和中国一样,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既然同属一个阵营,居然也发生了战争,双方自然都觉得并不光彩,所以这段历史,越南方面其实也在尽量淡化。

但是,不管中国政府有意识的忘却也好,还是越南方面尽量淡化也罢,对越自卫反击战毕竟还是发生过。所有那些曾经在战争中牺牲了的军人,他们身上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应该还是要允许后来人用文艺作品表现出来。这其实也是一种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假如真的彻底忘记了这场战争,当年为这场战争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军人们,也就死得毫无意义了。这其实也是最近几年来,国内老兵接二连三出现在各个地方政府,要求维护自己各种权益的原因所在。而解决这些老兵的诉求,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相对于政府其他要干的工作来说,实在太缓慢。所以,允许冯小刚用电影的形式将这段历史展示出来,反而更容易引起各个地方政府对国内老兵诉求的重视,推动老兵问题的最终圆满解决。

中国的敏感话题显然有些过多,而且敏感范围有扩大趋势,这其实不是一个好现象。从某个角度来看,说明中国的言论自由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因此,类似冯小刚这样的去敏感化的探索和努力,应该是广大文艺工作者效仿的榜样。在文学创作方面,长篇小说《软埋》的作者,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方方也做出了很好的典范。所有这些,都为维护社会弹性和活力费了心血,值得我们学习。

在中国进行艺术创作,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什么题材可以碰,什么题材不可以碰,虽然有明文规定,但更多的时候,靠着一条隐隐约约,看不清楚也理不清楚的线在后台控制着。如果远离这条线,这样的创作当然非常保险,也容易受到官方的认可,但又极可能导致艺术创作的僵化,如果学会在这条线上小心翼翼地起舞,尽量扩大这条线的弹性和力度,不但能够提高艺术创作的质量,同时也能做到让官方和市场都认可的双赢局面。

所以,《芳华》的撤档,也不完全都是坏事。至少,这一事件所引发的舆论关注,使得一个曾经被视为讨论禁区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重回公众视野。对于那场战争本身来说,显然更具积极意义。

相对来说,中国的复杂话题比其他国家要多一些,这是由于中国政治制度决定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政治制度将继续沿着当前的道路走下去,这就要求中国的艺术家在以后的艺术创作当中,尽量扩大创作的领域和题材的同时,对敏感话题不要有畏惧或畏难情绪,应当努力塑造社会共识,为社会创作出更多有共同价值的精品。

2017年9月26日于株洲家中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