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

(编按:中共19大召开,多数媒体认为习近平集权成功,盛极一时。本文引用不同消息来源,展现截然不同看法,发表供读者从不同角度解读19大。)

近日来,中共第19次党代表大会在淒风苦雨、草木皆兵的氛围下召开。大会开幕式,所有大老“能爬的”均悉数出席,凸显政治老人仍有影响力的存在感,在会上自己人打气,在表决中“绝地反击”。有媒体报导,大老们对习近平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法,并不完全认同,一直持“保留”意见,甚至表示某种程度的担忧。

报导称,前总理朱鎔基在多个场合,私下表达对中国经济不满,更对“一带一路”、国企改革和金融维稳等相关国家战略和政策措施“颇有微词”。会上,朱多次未对习近平的报告鼓掌。这些传言和异象,与之前“习近平绝对主导19大”的说法,形成鲜明对比,释放习近平集权受阻的讯号。

无独有偶,挑战习近平19大上进一步集权的迹象还有:一、除了大会主席台上元老们神情呆滞、面无喜色以及朱鎔基懒得鼓掌外,一些地方大员代表私下对习王反覆也多有微词,如:要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法治党”;历史一再证明,任何破坏规章制度的行为都可能产生极可怕后果。这种表述,被习王阵营看作是,大多数官员希望王岐山退出政治舞台、“反腐适可而止”的委婉说法。

时下,党内上上下下对反腐又恨又怕,虽不敢公开打出反对习近平旗号,但却以“严守祖制”为诉求,逼王岐山下台,以缓解反腐势头,束缚习近平手脚,使习在今后五年内“循规蹈矩,不要乱来”。

二、对习近平政绩的质疑与问责。比如指责习近平、李克强上任以来,中国经济委靡不振,尤其是国企改革举步维艰,是习李“最严重的硬伤”,且歌颂“素有中国经济沙皇之称”的朱鎔基,“一直在苦苦寻找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国企改革的良方,并主动为现任政府献计献策,但人走茶凉是中共政坛无情的现实,其良苦用心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等。并称,“习近平”三个大字,能否最终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首,成功写入党章,还“取决于中共元老们最终能否过心理这一关”。

据说,会上,要求习近平遵守“祖制”(如不要改“七上八下”潜规则)的压力特别巨大。所以,习近平左右能否说服各代表团(也就是党内各派力量)代表,部分改变以往的规章制度,比方说让王岐山破格留任,将决定习近平未来五年是否得以更多地集权和有更大作为的关键。

这即是说,王岐山去留将是19大最重要风向标。习阵营有人说,如果习近平能留住王岐山,“那习近平就可能在19大后,采取更激进的改革措施。中国的政治格局和体制也许会有重大,甚至根本性改变”。这次大会是中共党内各派系“绝地反击”的大会。在各方压力和掣肘下,习近平或许会采取折中方案,即王岐山不再留任常委,但接管新成立的国家监察委员会,继续发挥余热,辅佐习近平集权改制。

19大是博弈,也是试水,将决定习近平今后执政方向。如果亲习力量占上风,中国在未来五年可能会产生一些巨变。如果亲习力量不能完全占上风,习不得不“萧规曹随”,那今后五年将是风平浪静的五年,习的“中国梦”和“伟大复兴”,就只能寄希望于未来指定的接班人了。有圈内人士说,以目前的“官心所向”来看,习近平五年后“连任根本不可能,能平安下台就不错”。

由此观之,习五年后连任的可能性较小,交棒谢幕的可能性趋大,而集权成功再“华丽转身”推行政改的可能性,则只有1%或几近于零。圈内人士还说:习近平完全不像外媒所渲染的那种“得意忘形、自我膨胀的小红太阳”;他“不会也不可能步毛泽东的后尘”;“不管拥戴者的力量强大到何种地步,为中国的长治久安,习在20大都会高风亮节地急流勇退”;“岁月不饶人,习内心还是渴望能像胡温那样,最后平安归隐山林”;“习对今天的局面早有思想准备”。(作者为德国明斯克大学政治学博士)

文章来源:世界新闻网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