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教育与信仰(节选)
一、为什么实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实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是现代各国政府普遍承担的法律责任。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文明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的人,如果不具备起码的现代文明的知识的话,他几乎就很难生存下去,即使能生存下去,他的一生也是永远身处劣势,因为他不具备起码的现代生活所需的技能。而一个人若能接受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的话,那他就基本上具备了在现代社会中生活的素质和技能。因此,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成了现代人都应该享受的权利。那为什么到了大学就不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呢?大学教育应该收费,这是因为:在一个国家,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上大学,纳税人的钱,不能用来那些善于考试的学生享受免费的职业培训,而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的薪水和未来的前途,要远远好于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大学实行免费教育,那是不公平的。
二、自由而健康的公共教育对一个民族的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对民主制度的实践有什么作用?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曾说过,当农民也受到教育的时候,就是她倒台的时候。可见教育的巨大作用。德国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质量。这里我们要区分两种性质的教育:一种是前面讲的奴化教育、愚民教育;一种是自由而健康的教育。只有自由而健康的教育才会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起决定性的、积极的作用,产生美好而深远的影响。一个愚昧、落后、没有信仰,受到奴化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只能走向衰落、灭亡。自由而健康的公共教育包括这么一些特征:一,政府不能垄断办学,不能垄断教育原则、教学内容;二,各种社会力量和私人团体有权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举办各级各类学校,按照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有权自行决定教学原则和教学内容;三,各级各类学校都对学生进行文明素质教育,从小就普及有关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公民常识,培养热爱自由,尊重人权,大脑和心灵都健康的公民;五,不但在学校,而且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各种思想价值观念都可以互相竞争,禁止对思想的垄断。自由而健康的公共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公民热爱自由,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具有宽容、妥协的精神,具有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性,而这些良好的品性,恰恰是民主制度的实践者应该具有的素养。具有这样素养的公民去从事民主制度的实践,能使民主制度的建设少走弯路,能更快地在一个国家建成民主。
三、什么是信仰自由?在什么样的社会里,人们才会享有信仰自由的权利?
——公民常识第一辑的第一个问题就讲了: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信仰,而其他动物则没有。所谓信仰,就是我们人相信存在着某种超越于我们自身力量之上的神明或上帝,或相信、信奉某种主义、某种意识形态;一旦我们信仰了它,我们就彻底地信靠它、依归它,时刻听从我们的信仰从内心深处向我们发出的召唤,并愿意为它而舍己。一个有信仰的人是真诚的、有原则的人。
而所谓信仰自由,就是人们有信仰某种事物的自由,也有不信仰某种事物的自由。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团体,都无权干涉个人信仰什么内容的权利,少数人的看法决不能屈从于多数人的看法,因为没有一个看法能由社会契约来决定,否则,就是侵犯人权的犯罪行为。从信仰自由的构成要件来看,只有在实行民主政治的社会里,人们才会享有信仰自由的权利。
四、宗教信仰在社会个体的生活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宗教信仰是一切正义、爱情、自由和仁慈观念的共同核心,它在我们朝生暮死的世界中构成了人类的尊严,使人类不受时间左右、不为邪恶控制地团结在一起。了人类它是一切美好、伟大、善良的事物得以摆脱时代的堕落与不义的永恒条件,是用自己的语言昭示美德的不朽声音,是从现在走向未来、从尘世走向天堂的吁求,是一切被压迫者在任何情况下的神圣后盾,是受害的无辜者和被践踏的弱者的最后希望。”(贡斯当)宗教信仰的圣殿就是人类的良心。而良心是人类唯一不能对社会习俗作出牺牲的官能。
五、为什么我们人类需要宗教信仰?
——对于这个问题,法国伟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贡斯当以非常美妙的语言完满地回答了它:“我们受苦受难的原因数不胜数。权力可能使我们失去法律保护,谎言可能对我们造谣中伤。我们我们可能受到一个完全人为的社会的禁锢之害,无法改变的自然会打击我们最为珍爱的一切。我们将会衰老,这是一个黑暗而肃穆的时刻,这时,目标变得朦朦胧胧,似乎要远离我们而去,一张令人心寒的而窒息的幕布正在笼罩我们周围的一切。
面对如此之多的悲哀,我们到处寻找安慰,而我们所有经久不衰的安慰都是来自宗教。当人们迫害我们的时候,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避难所——我不知道除此之外人类害能找到哪一种避难所。当我们看到最可贵的希望、正义、自由以及我们的国家突然消失的时候,我们就会幻想在某个地方存在着一位上帝,如果我们心地虔诚,不管我们生活在什么时代,他都会向我们报以正义、自由和我们的国家。当我们哀悼一位爱人时,我们就是在架设一座跨越深渊的桥梁,并带着我们的思想穿过这座桥梁。最后,假如生活抛弃了我们,我们就会开始另一种生活。宗教信仰本质上就是那些不幸者的忠诚伙伴,是足智多谋而又不屈不饶的朋友。“
(当然)我不想主张每个缺乏宗教情感的人就意味着缺乏道德观念。有些人只受自己理智的统治,只有看到证据才会投降。这些人通常会专注于深奥的沉思,依靠研究的乐趣和思考的习惯抵制堕落的诱惑,因而他们能够具备一种严谨的道德观念。但是,缺乏宗教情感的芸芸众生却没有这样的机缘,他们经常展露的只是一颗无聊的心、一种轻浮的精神、斤斤计较蝇头小利的灵魂,以及极其贫乏的想象力。……因此,一个没有宗教情感能力的民族,在我看来它就是丧失了一种宝贵的天赋,丧失了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有人指责我未能给宗教情感提供一个足够精确的定义,那么,我要问,我们怎样才能精确地定义这种含糊而又深奥的道德感呢?它哪独特的性质使所有的语言都无能为力。你将怎样定义对深夜的印象、对古老森林的印象、对呜咽的风穿越废墟或坟茔的印象、对超出我们视野的海洋的印象?你将怎样定义对死亡的冥想?你将怎样定义狂想——那是灵魂深处的颤抖,它把全部感知力和想象力汇集到一起并迷失在神秘的混乱之中?归根结底,宗教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凡是美好、深沉、高贵的事物,无不具有宗教的性质。“
六、宗教信仰对社会个体的良心和道德会产生什么影响?
——“作为我们苦难的安慰者,宗教信仰同时也是我们最自然的情感。我们所有的自然感觉,我们所有的道德情感,都会不知不觉地在我们心中觉醒。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切都将没有限制,都将引起浩瀚的感觉——天国的奇观,黑夜的寂静,大海的辽阔——全都引导我们走向温柔或走向热情——一种善行的意识,一种慷慨牺牲的意识,一种勇敢面对危难的意识,一种对其他需要帮助或安慰的人所受痛苦的意识;凡是能在我们灵魂深处激发我们的基本天性——蔑视邪恶,仇恨暴政——的一切,都会养育我们的宗教情感。”
宗教情感“……有利于道德观的发展,它会激励人们跳出自身利益的狭隘天地。它会使受到日常生活习惯和琐碎物质利益窒息的灵魂,重新恢复那种开朗、那种雅致、那种高尚。”(贡斯当)
宗教信仰净化我们的灵魂,培养我们的敬畏感,使我们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宗教信仰培养我们的谦恭、温和、宽容、仁爱的品格;也许我们都有与生俱来的朴素的良知,但这种朴素的良知若没有后天的宗教信仰的熏陶,在我们面临人生的许多考验(如生死名利)和艰难险阻的时候,它就会因为太脆弱而消失。只有信仰能够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塑造一个良知的堡垒,使得我们经得起各种考验;只有宗教信仰能培养我们听从良知的召唤,使我们坚定地追求自由;只有宗教信仰才能构筑社会秩序和社会信用的灵魂基础,整个社会的良知和道德才有根基。
文章来源:作者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