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悼念王若望先生的会上,不少与会的异议人士表达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即乡愁。所谓乡愁,实际上也是一种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一个相当庞杂的概念,有关民族主义的定义多达几十种,其中许多种是含贬义的。这里,我简要介绍英国哲学家伯林(Isaiah Berlin,1909-1997)强调的一种文化民族主义。这是一种天然生成的民族主义,也是最不具有侵略性的民族主义。

按照伯林,这种文化民族主义以德国诗人兼哲学家赫尔德(Jonatha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1803)的阐发最爲有力。赫尔德强调归属感。他认爲,人既需要吃喝,需要安全感和行动自由,也需要归属某个群体。假如没有可归属的群体,人会觉得没有依靠,孤立,渺小,不快活。乡愁是最高贵的一种痛苦感。所谓有人性,就是到某一地方能够有回到家的感觉,会觉得和自己的同类在一起。赫尔德不讲种族也不讲血统。他只谈乡土、语言、共同记忆、习俗。寂寞不是因爲没有别人共处,而是因爲周围的人都听不懂你的话;必须是属于同一社群的人,彼此能毫不费力地–几乎是出自本能地–沟通,才可能真正听得懂。赫尔德不相信有所谓世界主义。他认爲人们若不属于某个文化,是无从发展起的。即便人会反抗自己的文化,把文化整个变样,他还是属于一个源源不断的传统。新的潮流会産生,但追根究底,人还是从自己的那条河而来。这个在潮流底部的固有传统源头,有时候虽然会整个改头换面,却始终在那儿。然而,这源头如果乾固了,例如,有些人生活在某个文化里,却不是这文化的産物,他们在生活环境里找不到归属,不觉得和某些人有亲切感,不能讲自己的本地话,这会造成一切人性特质严重脱水的现象。

如上所说,流亡的异议人士怀有深刻的乡愁是极其自然的,它正好证明了异议人士的中国性。即便象《河殇》那样的激烈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张,按照伯林的分析,实际上也还是非常中国的。

大纪元
2002年1月7日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