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石剑峰
2014-10-08 11:47 来自 逝者

Siegfried Lenz10月7日,德国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在汉堡因病去世,享年88岁。

10月7日,小说《德语课》的作者、德国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Siegfried Lenz)在德国汉堡因病去世,享年88岁。凭借1968年出版的《德语课》等作品,西格弗里德·伦茨与君特·格拉斯、海因里希·伯尔、马丁·瓦尔泽等一起成为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家。

1926年3月17日,西格弗里德·伦茨生于东普士的吕克——现位于波兰境内的马祖里亚,父亲早逝后,6岁大的伦茨在祖母的抚养下长大。和君特·格拉斯一样,二战期间曾加入过希特勒的青年团,那时他才13岁。1943年,17岁的伦茨加入德国海军,战争结束前开了小差逃离军队,被英军俘获后送到德国的石荷州。战后,伦茨在汉堡攻读文学和哲学,1950年,24岁的伦茨开始出任德国《世界报》副刊编辑,他的工作就是改稿——修改别人的连载小说。因为这份工作,他自己也开始尝试写作,并于1951年完成了处女作中篇小说《空中有苍鹰》并开始在《世界报》连载,这部小说中文版不久前刚刚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和九久读书人出版。伦茨的首次写作并没有写自己熟悉的二战,而是将时间放在了一战结束前的芬兰内战,小说主人公施滕卡就是民族分裂的受害者,一名遭到新政府迫害的教师,他越狱逃到俄、芬边境上的佩科村,投奔朋友,最终却戏剧性地落在了追踪者的手里。伦茨的处女作得到了评论界的关注,这本书于1952年被授予雷妮·希克勒奖,德新社则评价这位年轻的作家像一只“苍鹰闯进德语文学界”。

伦茨早期最受欢迎的作品是1955年出版的《我的小村如此多情》,这是伦茨当时为他的新婚妻子写下的幽默温柔的情书,一共写了二十个关于自己故乡的故事。《我的小村如此多情》中文版之前曾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这本乡土小说集中,他用简单、活泼的语言写自己年少时生活的村庄,故事的场景围绕在牲畜、谷仓、农家与小村酒馆之间,故事的主角尽是居住于此的平凡人物。这部小说当时在德国发行了160多万册。

开始写作的最初10年是伦茨创作的高峰期,他还陆续出版了《与影子决斗》(1953),《激流中的人》(1957),《面包与运动》(1958),《默哀时刻》,这三部作品均已翻译成中文出版。1963年,伦茨发表了《满城风雨》,这位经历过二战的年轻作家提出了战争的罪责问题,表示了作者对过去战争的反思,而关于战争反思最成功的作品就是1968年出版的《德语课》。

null
《德语课》书封

1968年,随着《德语课》的问世,伦茨成为世界知名作家,小说以纳粹德国时期的北弗里西亚地区为背景,少年教养犯西吉·耶普森被关进单人囚室,罚写作文《尽职的快乐》。他回忆自己那个在北德乡村当警察的父亲如何恪守职责,一丝不苟地执行纳粹当局的命令,监视当地的一位画家,不让他作画,还没收他的作品。而富有正义感的画家原是警察一家的老朋友,还曾经救过警察的命。小西吉出于同情,帮助画家藏匿。战后,冥顽不化的乡村警察还继续搜寻并烧毁画家的藏画。小说里这位画家的原形是德国表现主义画派的著名画家诺尔德(Emil Nolde),纳粹曾禁止过他的画作。《德语课》这本小说仅在德国就销售了140万册,该题材后来被拍成电影。《德语课》也成为德国反思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伦茨处理的主题是后辈该怎么对待父辈在二战中的“罪行”?有意思的是,战后德国最重要的几部反思文学作品,《德语课》以及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马丁·瓦尔泽的《喷涌的流泉》都是以儿童视角来看待战争。

《德语课》也在全世界受到欢迎,共销售了2500万册,其中包括中文版。中文版《德语课》早在1980年代初就曾在国内出版,多位国内作家都曾表达了他们对这部作品的喜爱。莫言对他推崇备至,称极大地影响了自己。莫言曾对马丁·瓦尔泽说,“当作家的个人经验和社会历史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重合时,我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德语课》。”余华曾说,阅读《德语课》的经验是一段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当时他在鲁迅文学院,“当时这部书震撼了我。在一个孩子天真的叙述里,我的阅读经历着惊心动魄。这是一本读过以后不愿意失去它的小说。我一直将它留在身边,直到毕业必须将所借图书归还时,我选择了三倍罚款,我说书丢了。我将它带回了浙江,后来我定居北京时,又把它带回到了北京。”

在《德语课》出版的那个时期,伦茨也是一名活跃的政治活动家,在1960-1970年代,他活跃于社民党的政治活动,并于1970年陪同勃兰特总理出访华沙签署德波协定。伦茨与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也关系密切,他们几十年的友谊记述在他的最新作品《施密特-伦茨》里。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这样评价他多年老友的作品:“(它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民族缩影。谁想要了解德国,就应该读他的书。”

伦茨那一代战后作家中,君特·格拉斯和海因里希·伯尔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伦茨一生也获得了诸多文学奖,如托马斯·曼奖(1984)、德国书业和平奖(1988)。今年年6月,伦茨创办了旨在对其作品进行科学研究的基金会,而以他名字命名的西格弗里德·伦茨奖将首次于今年11月颁发,获奖者是以色列作家阿摩斯·奥茨(Amos Oz)。伦茨的散文集《惊诧之机》即将在作家去世后不久出版。

2006年,与伦茨相守了57年之久的夫人、画家丽沙洛特(Liselotte Lenz)与世长辞。沙洛特在半个世纪里都是伦茨作品的第一位读者,伦茨的所有手稿均由她打字誊写。夫人去世后不久,2010年,伦茨和他的邻居结婚,之后他们一半的生活时间在汉堡,另一半在丹麦位于波罗地海的一个小岛上。伦茨曾说,写完作品后,“出于担心描写得不够确切,我每次都问乌拉,‘你不仅能听到,还能看得到么?你能看到那个人物、他的脸以及他脸上变换的表情吗?’, 如果她说,‘是的,我感觉他就在我面前’,我就会很满意。” 伦茨一生嗜爱两样东西,钓鱼和烟,他痴迷于钓鱼,最喜欢钓鳟鱼。

伦茨一生写了60多本书,他说自己的成功源自于他从自始至终的坚持,耐心。对于写作,他说,“我认为,我所有同行们的共同努力写作,也许不足以描述现在世界形势下纷繁的现状,但我们会致力于修正,让人们睁开眼睛,看到现实。”对于死亡,伦茨在住院期间有一位医生来探访:“伦茨先生,能够为您治病是我莫大的荣幸!”伦茨答道:“我想,假如死神来到这里,它会说类似的话。”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