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时间隧道向后推20年,1997年6月,本人正在香港,手握6月23日飞往温哥华的机票,当时,所住的美孚新村寒舍已经卖掉,托运往温哥华的傢俱、书籍及杂物也开始起运,心里非常清楚的是:余下的那许多天,每一天都是缅怀,缅怀在香港17年里的每一天。
无论如何,香港都在我这一生当中有着非凡的意义,从1980年刚抵港时的那份惶惑不安,到经风雨见世面,逐渐成长成熟,及至就要告别她的日子来临,内心仍回荡着对香港一份深深的眷恋,还有无尽的感激。
其实,96年底我已往多伦多做了移民报到,为何选择多伦多,而非温哥华?乃因当初对温哥华一无所知,更无相熟朋友,於是选择了多伦多作第一落脚点,而且接机人还是我从未见过面的德裔加拿大人麦可,但我心中毫无担心惧怕,凭的就是香港人多年来感染给我的那份自信。
在多伦多机场,与素未谋面的麦可见面拥抱后,他便驱车带我回到他的家,那天是1996年的12月底,多伦多雪积三呎,麦可太太做好了丰盛的晚餐,跟女儿等着我这个来自亚洲的陌生女人,如今想起来依然感动。饭后,麦可又驱车去替我租好的地下室,屋主是个希腊女人,对我热情如注,我们楼上楼下共同度过了三个月的时光,对了,1997年的新年晚餐,就是我平生尝试的第一餐希腊美食。
一个月后,老美朋友柯佛兰(我们93年就认识了)提议火车旅行,於是2月中他从美国开车六个小时到多伦多,次日我们便一起乘火车出发,从多伦多横跨加拿大,经历四天三夜由东到西的旅程。那次是我真正的初抵温哥华,回想待了一个月积雪满城的多伦多,我当下便决定:我要把家安在这严冬依然绿草如茵的地方,今后的生活会在这个美丽的加拿大西岸城市展开。
回到多伦多后,将行李打包运往当年住在温哥华列治文的朋友家(如今这朋友早已回流香港),然后回港做最后的离港事宜,处理家具啦,卖公寓啦,总之,结束17年的香港生活。其中卖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香港卖楼纪实
那时恰是香港回归的前三个月,我去一间地产公司表示要卖楼,於是他们给我建议,说现在市道很好400多万没问题,那就400万上市吧,我说。岂知才过两天,美孚另间楼宇突然起火,浓烟居然呛死了一位香港名人的母亲,香港各大报立时大做文章,说美孚实在不适合居住,因防烟门设计不合理,云云。
我一看这架势,凭着十几年在香港的经验,明白任何新闻过两个礼拜或一个月,在香港都会冷下来,或者说被其他新闻所替代,索性买了机票去北京,做移民前的告别北京“仪式”——见见老朋友,看看老胡同,串串四合院,回味一番来港之前的日子。两个礼拜后回港,地产公司职员跟我说,嘿,火烧旺地啊,你那层楼不止400万啦。你出价450万以上都可以啦。
我这个人对数字很不敏感,450万对我来讲已经很不错啦,对比三年前买入这公寓的楼价,已经增值了200万,便跟职员说就作价450万吧,数字多了我怕记不住,那职员强调其他与我同样大小的公寓,标价都比我高,我说能卖450万,我也很知足啊。就这样,开始了“火烧旺地”后的卖楼,挂牌后第一天来看楼的不算多,第二天第三天地产公司带客人来看楼的,络绎不绝。一对年轻夫妇在地产职员的陪同下,跟我求情,说能否降价,银行不能给他们太多的贷款,而他们非常喜欢我的公寓,云云。
我这人心软,一来二去我同意了他们的要求,正要签合约之时,门铃响起,我起身去开门,可那地产职员用脚抵住门,央求我:千万别给他们开门!我见她如此行为,便说这物业还没卖呢,我总有开门的权利吧。打开门,隔着外面的铁栅,得知来客是来看房的,便问为何不打电话预约,答曰打过无数次电话都不通,你去看看电话是否被拿起了,我不信,走到放电话的小桌,果然,电话的听筒被放置一边,外面当然打不进来。我望向那个职员,她见阴谋被戳穿,满脸的丧气。我将门打开,让外面的来客及地产职员进来,跟进来的所有人宣布道:
你们每人出一个价钱,然后写在纸上交给我,根据市场规则,价高者得。
结果,后来进来的那位姓李的先生多出了5万,当然顺利成交。我非常感慨香港的地产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地产公司职员为了抢到生意,竟然使出这样见不得光的小伎俩,如果不是我亲眼见到,真是很难想像有这样的事情。还没等我感慨完,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拿起电话,对方虽不是我认识的人,却骂声连连:死八婆(粤语侮辱女性的粗口),我简直不明所以,忙问他是哪位,对方仍不住口地骂,意思是楼价卖得这么低。可笑了,我卖高价低价,关你啥事?索性就把电话挂了。
次日,跟一位经济版的记者朋友聊起此事,他禁不住笑起来:你知道吗,你这是扰乱市场价格啊。什么?卖低价怎么会扰乱?你看,你卖了低价,同样的公寓就卖不出高价钱了,说严重了,那就是影响了市场。
我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那个匿名电话愤怒的叫骂,不过,这无形中也是给自己上了一课。此事发生在1997年5月,随着7月回归日期的来到,香港楼价越发疯狂,年底时疯狂楼价开始回软,我的那层公寓,次年居然跌倒200多万,那位买家恐怕肠子都悔青了。不过据说后来美孚的楼价,经过若干年又再涨回去了。
这是我定居加拿大之前,在香港的最后谢幕,20年过去,一切尽成笑谈。
【写於2017年7月】
2018-03-17
文学城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