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iano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瑞典学院10月9日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获奖理由为:他“以记忆的艺术,唤起人类最幽微对的命运,揭露(二战法国遭德国)占领时期的真实世界。”

莫迪亚诺,法国当代作家。1945年生于布罗涅-皮朗库尔,曾在阿内西与巴黎上学。1968年发表他的第一部小说《星形广场》,当即获得成功,翌年又出版小说《夜巡》。此后,不断有成功之作问世:1972年的《环城大道》,1975年的《凄凉别墅》,1976年的《户口簿》与1978年的《暗店街》,其中《星形广场》获尼米埃奖与费内翁奖;《夜巡》获钻石笔尖奖;《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奖;《暗店街》则一举夺得1978年龚古尔文学奖。

莫迪亚诺在《暗店街》里写道:“我的过去一片朦胧……”是不是看上去很眼熟?在王小波的《万寿寺》开头,就用了这句话,可见莫迪阿诺对他的影响。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他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扬古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犹太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其母为比利时籍演员。他有个哥哥吕迪,但不幸早逝。

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10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

1968年莫迪亚诺发表处女作《星形广场》,离奇荒诞的内容和新颖独特的文笔,使他一跃而成为法国文坛的新星。他的文学才华受到评论界的瞩目,该小说获得当年的罗歇·尼米埃奖。嗣后他接连发表了多部作品,几乎部部获奖。1969年的《夜巡》获钻石笔尖奖。1972年的《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74年与名导演路易·马尔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拉孔布·吕西安》。它搬上银幕后,成为70年代电影的代表作之一,获奥斯卡金像奖。1975年的《凄凉的别墅》获书商奖。1977年带有自传色彩的《户口簿》问世。1978年的《暗店街》获龚古尔文学奖。

除《凄凉的别墅》是对阿尔及利亚战争的间接叙述外,莫迪亚诺早期小说的共同特征之一是以二次大战法国被德军占领时期为题材。《星形广场》通过一名犹太裔法国青年的故事反映占领年代法国社会底层的生活和犹太人的困境。《夜巡》的叙述者是个既为盖世太保卖命,又为抵抗运动组织效力的双料间谍,在两面夹逼下最后走上了绝路。《环城大道》是儿子寻父的故事。一张发黄的旧照片勾起叙述者对往事的回忆,他重新回到占领时期兵慌马乱的年月,并终于在黑市奸商、诈骗犯、替德寇卖命的法奸和受到追捕的犹太人中间找到了失踪的父亲。《拉孔布·吕西安》讲述一名为德国警察工作的法国青年农民出于爱情救了一名犹太女子的故事。

null

不难看出,莫迪亚诺虽然生于战后,没有亲身经历过占领年代,但是,再度营造这个时代的氛围是作者挥之不去的念头。这个主题在《暗店街》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暗店街》的叙述者是位患了遗忘症的私家侦探。为了找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了解自己前半生的经历,他孜孜不倦地寻访可能是自己的那个人及其亲朋友好友的踪迹,他们出生或生活过的地点,他甚至远涉重洋,来到法属波利尼西亚的一个小岛寻找青年时代的友人。他的调查对象中有俄国流亡者、无国籍的难民、餐馆或酒吧间的老板、夜总会的钢琴演奏员、美食专栏编辑、古城堡的园丁、摄影师、赛马骑师等等。这些调查把读者带回到作者“情有独钟”的占领年代。再现了这一黑暗时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作者继承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但是,莫迪亚诺的作品又具有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真实与想象的结合,现时与往昔的交错,不同空间的叠合。《星形广场》的叙述者生于1940年,但他同时又是个20岁的青年。《户口簿》的叙述者具有超前的记忆:“我只有20岁,但是我未出生便有了记忆。比方说我肯定在占领时期的巴黎生活过。”小说家时常打破时空的界限,把支离破碎的回忆片断揉合在现时的叙述中,给我们留下了充足的阅读空间。《暗店街》共有47个片断,其时间跨度为二十余年,涉及的地点包括巴黎的许多街区、奥恩省的瓦尔布勒斯、贝当伪政府的所在地维希、上萨瓦省离瑞士边境不远的小镇默热弗、智利城市瓦尔帕莱索,太平洋上的帕迪皮岛……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犬牙交错,如七巧板一样等待读者去重新组合,拼成图形。但是这些片断很难嵌合得天衣无缝。在叙述者兼主人公锲而不舍地寻找自己真正身份的过程中,常常因某个细节的不吻合而功败垂成。他和其前半生的见证人似乎“所经之处只留下一团迅即消失的水汽”。他们“从虚无中突然涌现,闪过几道光后又回到虚无中去”。但是叙述者没有绝望,他决定按照有可能是自己的那个人的旧地址,去意大利罗马的暗铺街二号调查,作最后的一次尝试。

进入1980年代,莫迪亚诺创作的题材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不再关照占领年代,也不再为主人公寻觅身份。但是,追溯往事依然在他的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作品有:《青春》(1981)、《如此诚实的男孩们》(1982)、《失去的街区》(1984)、《八月的礼拜日》(1986)、《路过的马戏团》(1992)。他力求营造侦探小说似的变幻不定、诡谲多变的气氛,一种精神的和心理的气氛。

附:主要作品​

《星形广场》(La Place de l’étoile) (1968)​
《夜巡》(La Ronde de nuit) (1969)​
《环城大道》(Les Boulevards de ceinture)(1972)​
《拉孔布·吕西安》(Lacombe Lucien)(1974)​
《凄凉的别墅》(Villa triste) (1975)​
《家庭手册》(Livret de famille) (1977)​
《暗店街》(Rue des boutiques obscures) (1978)​
《青春》(Une Jeunesse) (1981)​
《记忆的小路》(Memory Lane )(1981, 由Pierre Le-Tan配图)​
《如此勇敢的男孩们》(De si braves gar?ons) (1982)​
《消失了的街区》(Quartier Perdu) (1984)​
《八月的星期天》(Dimanches d’ao?t) (1986)​
《戴眼镜的女孩》(Catherine Certitude) (1988) (由Sempé插图)​
《缓刑》(Remise de Peine) (1988)​
《儿童更衣室》(Vestiaire de l’enfance) (1989)​
《蜜月》(Voyage de noces)(1990)​
《废墟中的鲜花》(Fleurs de Ruine) (1991)​
《春季之犬》(Chien de printemps) (1993)​
《走出黑暗》(Du plus loin de l’oubli)​
《多哈·布慧德》(Dora Bruder) (1997)​
《陌生的女子们》(Des inconnues) (1999)​
《小首饰》(La Petite Bijou) (2001)​
《夜半撞车》(Accidentnocturne) (2003)​
《家谱》(Un pedigree) (2004)​
《青春咖啡馆》(Dans le café de la jeunesse perdue) (2007)​
《地平线》(L’Horizon) (2010)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