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6

近日,香港资深媒体人程翔发表新书《香港六七暴动始末-解读吴荻舟》。该书披露,“六七暴动”曾多次差点引发战争,也促成了香港人首次身份认同,历史意义重大。“六七暴动”亦称1967年香港左派暴乱,是一场由受到“文化大革命”极端思潮影响的香港亲共人士对香港政府发动的暴动,也是中共掌权后香港唯一的左派暴动。

香港资深媒体人程翔7月14日举行新书发布会,包括港府前高官王永平、前立法会议员刘慧卿、吴蔼仪及多位专栏作家、博客等知名人士百余人,出席捧场。新书以解读已故当时中共地下党负责人之一的吴荻舟日记为主轴,配合英国解密档案及其他已曝光资料疏理“六七暴动”的前因后果。

程翔表示,不欲历史被漂白,因此出书记录。作为暴动推手的中共组织“工联会”形容暴动为对抗英国政府的爱国运动,而程翔则以“废话”应对。

程翔认为,“六七暴动”的触发点三成属香港社会的内部因素,即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官民矛盾,另外七成则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香港左派要输入文革,暴动期间多次差点触发战争。

程翔:当时整个作战部署就是,如果英军还击的话,则深圳正面无边界,就是深圳这个中英边界不存在,英军一还击的话就取消这个边界,挥军进入香港。原来已经做好这个准备,好在英国那个时候克制,死了几个人没有反击。

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狠批香港左派的行动是“迫中央上马、虚报军情”- 迫使中央出兵收回香港,包括违反了中国当时“拉英打美”的工作方针,更违反了中英在1945年订下的密约,密约曾协定港共不会争夺港英的管治权。

程翔表示,“六七暴动”对中共及港共的损失可分为政治及经济上两个方面:政治上的损失是造成左派地盘缩小,很多地下党员和组织曝光在英国政府面前;经济损失方面,中国在香港的9家银行系统遭受提款的冲击很严重,中国的外汇积累工作受到影响,外贸也大受影响。

程翔:暴动前中国货在香港市场的占有率高居首位,暴动后急剧下降,直到1982年才重新回到第一位。这可以看到,暴动对中国大陆的经济产生很大影响。

程翔指出,“六七暴动”是香港人首次身份认同的凝固,大批市民为同一事件上街;第二次是八九六四天安门事件;雨伞运动则是第三次。

吴荻舟曾于1954至1957年领导香港地下党,在1967年的六七暴动期间,吴担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港澳组副组长,曾凭一己之力,阻止华润总经理订购共8400把斩蔗刀由内地运抵香港;又因与造反派意见不合,经历13年政治审查,至1979年才获平反。

特约记者:陈磐

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