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天琪、王维洛

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廖天琪与王维洛谈论三峡大坝。图/廖天琪

被中国政府吹捧为千秋万世功业的三峡大坝,从设计、论证历经数十年,修建耗时15年,耗资2,200亿人民币,于2009年竣工后投入运行。如今历时9年,其中除开已知的150万移民,淹没的600平方公里的良田和环境、生态、文物的破坏之外,许多原来的隐患已经浮出水面。

视频链接

旅居德国的来自中国的水利工程师王维洛博士当年作为青年专业者,曾经于80年代参与三峡工程的评估。这个一开始就备受争议的巨无霸工程如今显露出来的不仅是人为的贪腐、偷工减料、采用西方边缘化的技术而落下的先天不足的毛病,更为严重的是,整个依着长江中游地段而建的工程是违反科学基本原理的。

为何当初参加三峡论证的400多名各个行业的专家从一开始“弊大于利”的观点,一个个都改口为“利大于弊”了呢?经不起“名”和“利”的诱惑,许多专家最后臣服于“政治需要”都归顺了官方的意愿而点头赞成,许多人也因此进入科学院成为院士。只有黄万里等12位良知未泯的科学家拒绝在肯定的评估书上签字。

王维洛于80年代中期以后到德国留学,取得土地测量的工学博士学位后,一直在专业公司任职。他数十年来一直继续研究三峡工程的方方面面,他计算出来,三峡的防洪蓄水、防旱涝的功能微乎其微,唯一有利的功能是发电,每年为大坝持有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赚得的收益是250亿,但是这些钱没有流入社会,而是进入私人股份持有者,如李鹏家族和一些高官、大款的口袋。

由于拦截水流,泥沙淤积,水质变坏,如果要将三峡库存的水净化成建坝之前的质量,每年得花450亿,这个差额都得老百姓买单。此外,大坝在一定程度上诱发水灾和地震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西方工业国家早就不再建大型水坝,而中国大地上从1949年当时拥有的23个水坝到今天遍布全国的10万个水坝,似乎是逆时代和科学潮流的。王维洛在采访过程中重复他已经发表过的系列文章中的观点:三峡大坝必须拆除,晚拆不如早拆,因为几十年后,泥沙淤积,那时再拆已经“欲罢不能”了。

民报【欧洲之声】2018-07-30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