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休息时,散步走到“西华记忆”(怀疑这名字是借鉴何华章那个倒霉蛋的“东郊记忆”,但何市长的创意来自“西华记忆”也未可知),顺便买了几本书。

书贵,是人所共知的事。好在喜欢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再贵,总不像药、不像房子,波及的范围总有限。当然也可能因为读书人越来越少,书越来越卖不动,书价还会越来越高。不过,等书价高到无人问津的时候,也许就没人读书了。再说,书再贵,又有啥大不了的?现如今,还能有什么不贵的?肯定也有——除了人,也许。

看起来,书是正版,印制也不错,常和书打交道,大体不会看走眼。每本书都和网购的一样,用塑料薄膜加了一道外包装,看起来更养眼。新鲜的是,学校里面卖书,老板也论斤,每斤20元。街上见过论斤卖的书,但那是旧书和过刊。这里新书旧书都有,于是特地请问老板,得到了他的肯定答复。

挑了3本:陈忠实的《白鹿原》、王小波的《特立独行的猪》、东野圭吾的《白夜行》。《白鹿原》以前读过,但那是街边书。这书名声大噪时没买,去买的时候却买不到了。不是书已售罄,而是不能卖了。想买正版而无门,只好买盗版,情况和后来买龙应台的《大江大海 1949》差不多。如果正路畅通,正版通畅,盗版去哪里找市场?从这点上看,可不可以说盗版书是“应运而生”——应堵塞之“运”?大约因为《白鹿原》实在封闭不住,后来不但被放开,原著还被改编成电视剧。不过命运并不比书顺利。据说,电视剧辗转选景,在10个地方拍摄,历时200多天制成,但开播1天就被叫停。陈忠实写《白鹿原》呕心沥血,历时6年。当初稿完成,点下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省略号的第6个圆点时(见下图),突然两眼一黑,大脑一片空白,整个人一下子陷入一种虚空状态,时为1989年新年来临之际——那是怎样的情景啊!

这样一部心血之作,自然耐得看。如同一坛老酒,味道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减,反而越老越醇。陈忠实对自己这本书评价也很高,称之为“死后能垫棺作枕的书”。其实时间也还没过多久,稍做检点不难发现,和《白鹿原》同时代出版的著作林林总总,包括曾被轿子抬上路、喇叭吹上天,声称可以改变中国乃至影响世界的某些大头,如今在恒河之沙一般的中外读者心中,分量孰重,名声如何,比较之下,是否已经可以“盖棺论定”?

无疑,陈忠实的忠实劳作为他带来丰收,带来生命的华彩,但这很自然,实至名归嘛。《白鹿原》得过无数大奖,包括当时声名赫赫,如今你懂的某种大奖,还曾荣登作家富豪榜。在讲究“名分”的特色天地,陈忠实也从区文化局到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主席,再到中国作协的副主席。可谓“果实”累累,挂冠重重。但面对“十里春风”,陈忠实本人似乎不太以为然,没有得意放马,“一日看尽长安花”。坊间甚至连他弹冠相庆的轶闻都没有。在同事、朋友眼睛里,陈忠实还是那个憨厚可爱的陈忠实。不同的是,往日那个只抽得起劣质烟,骂过粗话——日他妈,咱没钱,只抽得起这烂怂烟的穷老陕,变成了抽得起昂贵的雪茄烟,却仍然是憨厚可爱的陕西老汉的陈忠实。如今,“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个憨厚可爱的老汉已经驾鹤西去。人们叹息天妒英才,但他的书留了下来。留下来的还有他的趣事和“名言”——据说,也是据说,一位高官有次不失身份地“正能量”告诫他——你在《白鹿原》之后,咋再不写啦?你要体验生活嘛,你要学习讲话精神嘛,要深入群众嘛……“高大上”的行话一套一套地上。陈忠实“洗耳恭听”,最后,也许见高官没有“见好就收”的机敏,忍不住回了一句,“你懂个锤子!”

挑好书,到老板那里过称,70元。按每斤20元算,重量3斤半。回到家,翻到最后一页,3本书定价分别是:《白鹿原》36元、《一只特立独行的猪》36元、《白夜行》39.5元,合计101.5元,节约了30.5元。真的如老板所说:“划得来!”

谢显宁 2019-04-02

【 民主中国首发 】 时间: 4/13/2019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