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一封费疑猜的信

县教育局:

为响应党的号召,到艰苦地方去。我申请去本县屏峰中学教书。我教语文,来湖口县二中五年,深感这方面不缺人手。同时,这地方也没有办法使我认真地去工作。

特此申请,希望答应我这个要求。

敬礼

湖口二中曹旭云

一九八七年七月二日

(摘自日记)

1987年暑假如期到来。

在放假前的最后一天,经过剧烈思想斗争,一封决定自己命运和前途的书信,经字斟句酌后,通过三里街邮政所递送到了石钟山脚下的县教育局。

信封里装的就是这个申请报告,希望从县城调往农村。

如果提前十年或者二十年,也就是文革前后的那个年代,出于向组织表忠心,这一封信就稀松平常。到了1987年,中国社会已经有了相当开放程度。这封信又出自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有过多年社会历练的中学教师之手,就显得不同寻常。

江西省湖口县教育战线自教育局成立以来,还没有一个主动要求从县城调往乡下的案例。据县民政部门相关统计,自1949年建政以来所有行政编制部门的档案里,也没有这样的记录。

但民间传说六十年代末期,有过一位老右派成为了第一例由县城主动要求调往农村的干部。而据深喉透露,老右派脱网的真实原因,是因为历经数年、历经数百次的申请奔走仍未能解决其妻子上调问题。而致乡村要员对其曾唱过花旦的妻室常年窥测觊觎。当骚扰渐渐发展到连11岁闺女也不放过时,老右派夫妇急火攻心,一封殷切希望从县城往农村的下调申请报告潜夜冒险,通过越级呈报县长后,遂遂其十几年的团圆之愿。期冀从此成为家中平安的守门神。据说翌年一次周旋饭局后,老右派无疾而亡。妻女最终还是沦为地方污吏的口腹之食。

“神经病,我县教育界出现首例神经病!”据说局长批复时就站在走廊。他觉得晦气,不屑于到办公室端坐案前签发这样的命令。甚至一度觉出手中这支签字笔含金量瞬间被稀释的恐惧来。

申请报告即刻签发,即刻着局办公室发出调令。调令即刻以红头文件方式下发到湖口二中。

屏峰是湖口县的偏僻山乡。照现在的话讲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真实情况却是到处都是鸟屎。湖口二中则在湖口县城。依常理,人往高处走,许多人挤破头皮要从农村往城里钻,现在竟然有人主动要求从县城学校调往乡村学校,这不符合常识。

为什么?今天就从这封书信开始,给大家讲讲书信背后的故事。讲讲这封书信产生的原因,及书信发出之后发生的相关个人、学校、社会一系列的变故。都是些尘封往事,作为当事人,30年后现身说法,应该不至于太无趣。

脱网

***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04.05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