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中文笔会2017年6月8日讯)国际避难城市网络大会暨国际笔会狱中作家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The ICORN Network Meeting & PEN International WiPC Conference)5月29-31日在荷兰名城鹿特丹举行,主题是“处处为家”(At Home Everywhere),由国际避难城市网络和国际笔会共同组织,鹿特丹市政府、贝维德雷文化馆(Verhalenhuis Belvédère)为东道主。参加这次会议的来宾来自50多个国家共300多人,包括国际笔会副会长乔安尼·利多姆-阿克曼女士(Joanne Leedom-Ackerman),秘书长凯特琳·卡尔德马女士(Kätlin Kaldmaa),执行主任卡莱斯•托尔内先生(Carles Torner)和副主任罗玛娜·卡基奧利女士(Romana Cacchioli),狱中作家委员会主席萨里尔·特里帕蒂先生(Salil Tripathi)、前项目主任萨拉·怀亚特女士(Sara Whyatt)、危难作家保护经理凯西·麦肯女士(Cathy McCann)等总部人员,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奥地利、瑞士、比利时、瑞典、丹麦、芬兰、爱沙尼亚、西班牙、意大利、乌克兰、塞尔维亚、土耳其、厄立特里亚、印度、缅甸、香港等30多个笔会的代表,国际避难城市网络执行主任海尔格·隆德先生(Helge Lund)等总部及其60多个城市的代表和避难作家代表。出席会议者还有:国际笔会理事、缅甸笔会会长玛蒂妲(Ma Thida),国际笔会紧急基金会主席、荷兰笔会狱委主席约普·戴格纳(Job Degenaar),瑞士法语笔会会长、越南流亡诗人源皇保越(Nguyên Hoàng Bao Viêt),西班牙巴斯克笔会会长劳拉·敏特基女士(Laura Mintegi),美国笔会自由写作和国际项目主任卡琳·卡勒卡女士(Karin Karlekar),丹麦笔会秘书长米蕾·罗德(Mille Dode),瑞典笔会秘书长安娜·英格瓦松(Anna Livion Ingvarsson)和狱委主席伊利莎白·勒夫格林(Elisabeth Löfgren),居住瑞典的维吾尔笔会国际秘书凯撒·厄兹匈和独立中文笔会狱委协调人张裕,以及居住丹麦的自由缪斯组织执行主任斯里拉克·普利帕特(Srirak Plipat)等。
5月29日下午1时半,大会开幕式在会议场所“鹿特丹之星” (ss Rotterdam)游轮酒店举行,国际笔会狱委主席特里帕蒂主持,孟加拉国著名人权活动家、摄影师沙希杜尔·阿拉姆博士(Shahidul Alam)和荷兰人权大使马丽特·舒尔曼(Marriët Schuurman)先后致贺辞。去年八月,阿拉姆博士因发表批评孟加拉国政府的言论和摄像被关押三个半月,十月下旬才被保释出狱。
当晚18时半,会议欢迎晚宴假鹿特丹大剧院举行,鹿特丹市长亚米德·阿包达勒(Ahmed Aboutaleb)主持并致欢迎辞,先后致辞的还有国际避难城市网络执行主任隆德和国际笔会执行主任托尔内等。
在随后两天的会议中,国际笔会狱委和避难城市网络分别和共同举行了几次会议和活动,狱委总部和各笔会代表也报告了自去年9月国际笔会代表大会以来的各种活动和今后的工作计划或设想。张裕报告了独立中文笔会的两项重要活动——今年4月在香港主办的年度活动,包括“五四百年文化研讨会”和笔会2018年度四项奖的颁奖会;十天前在德国科隆参与协办的第九届全球支持中国和亚洲民主化论坛——“中国人权状况与民族危机”国际研讨会,以纪念五四100年和六四30周年。
5月30日下午18时,大会特邀嘉宾、美籍华裔作家李翊云女士作大会唯一面向公众的主题演讲《失家的艺术,寻家的艺术》(The Art of Losing A Home, The Art of Finding A Home)。演讲台的右侧摆了有伊力哈木·土赫提画像及简介的空椅子,以象征正在服无期徒刑的这位维吾尔作家的精神与到会者同在,同样作为大会嘉宾的前狱中作家阿拉姆博士介绍了伊力哈木的案例。
李翊云是一位北京出生、北京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后坚持以英文写作的获奖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千年敬祈》(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和《金童玉女》(Gold Boy, Emerald Girl)、长篇小说《流浪者》(The Vagrants)和《比孤独更温暖》(Kinder Than Solitude)、自传体小说《当理性结束时》(Where Reasons End)、回忆录《亲爱的朋友,我从我的生命中写给你生命里的你》(Dear Friend, from My Life I Write to You in Your Life)等,作品已经翻译成近20种文字出版,但至今拒绝翻译成中文。她在演讲中以其被旅美香港导演王颖改编成电影的《千年敬祈》片段为纲,阐述了她的主题,认为对于艺术而言,不同的语言即使在彼此完全不懂的情况下,也能基于人性的共同体验而得以实现精神交流——“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家”,从失家、寻家到安家,正符合古诗中所说“处处无家处处家”的哲理。
5月31日上午,国际笔会安排了一个《中国/维吾尔焦点》的专题座谈演讲,由总部狱委危难作家保护经理麦肯女士主持,演讲人是香港笔会副会长Ilaria Maria Sala女士、独立中文笔会狱委协调人张裕、维吾尔笔会国际秘书凯撒·厄兹匈和丹麦笔会维吾尔专家儒内·史汀伯格(Rune Steenberg)。
香港笔会Sala女士介绍了香港今年来言论自由状况急剧恶化,尤其是今年4月香港西九龙裁判法院对2014年的“占中九子”定罪判刑,罪名分别为“串谋作出公众妨扰”、“煽惑他人作出公众妨扰”、“煽惑他人煽惑公众妨扰”等。其中香港大学副教授戴耀廷和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陈健民及退休牧师朱耀明被判入狱16个月,前两者立即入狱,后获两年缓刑;另外六人分别被判决从社区服务到8个月监禁。此外,香港政府最近还提出修订两条有关引渡的法律——《逃犯条例》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要把移交逃犯的涵盖范围开放至中国内地、台湾和澳门,使自2015年来中国当局绑架和拘押桂敏海等香港五书商案的“红色恐怖”进一步扩大,使早已萧条的出版界和言论紧缩的舆论界情势更为严峻。
独立中文笔会张裕的演讲主题是《1989年大屠杀30年后的中国狱中作家现状》,重点介绍了独立中文笔会会员和荣誉会员系狱的案例,包括长期系狱后获保外就医却很快死亡的力虹、刘晓波和杨天水,目前仍系狱的秦永敏等11位会员,被判无期徒刑的荣誉会员王炳章、维吾尔作家伊力哈木、买买提江·阿布都拉、古丽米拉·艾明,在新疆遭重判的汉族异议人士张海涛和赵海通等。
维吾尔笔会凯撒和丹麦笔会史汀伯格则重点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再教育营”的情况,那里大量关押和迫害维吾尔等当地各民族知识分子和伊斯兰教徒等,人数据报已超过三百万人,包括凯撒的亲弟弟以及史汀伯格在新疆留学和做艺术研究时的两位导师——新疆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热依拉·达吾提(Rahile Dawut))教授和《喀什日报》资深编辑、诗人塔依尔·塔里甫(tahir talip),入营者与家人长期失联,下落不明,亟需全世界密切关注和救助。
国际笔会是世界上最悠久的人权组织和国际性文学组织,致力推进世界各地作家间的友谊和理性合作,弘扬文学和维护言论自由,代表世界文学的良知。独立中文笔会是国际笔会的159个分会之一,关注和抗议中国当局对作家和新闻工作者的监禁、骚扰、监控,致力于结束对自由写作和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种种限制。关于笔会的更多信息,请参见https://www.chinesep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