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的“世界城市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66座城市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其中南京入选“文学之都”,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南京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文化资源丰厚。在评选世界“文学之都”过程中,法国作家、2008年诺贝尔文学得主勒克莱齐奥这样推荐南京:“南京是一座如此美丽的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学历史积淀,在这里的生活和教学让我感到非常舒适。我觉得南京不仅是中国最具文学创造力和活力的城市,也是出版和翻译的中心。”
对于南京的文化特色,文化学者余秋雨这样评价:“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
而在作家鲁敏细腻的笔下,南京是这样的:“不管从时间还是空间维度来看,南京都特别具有文学之都的潜质,整个城市的气息具有一种文学腔调,它可以是慢的,优雅的,寂寞的,甚至可以是饱经沧桑的。而南京人既具有国际开放的视野,又可以沉下心来阅读,对作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
很多南京的作家、评论家欣喜地说,南京荣膺世界“文学之都”,这成为南京未来发展强劲的文化竞争力与软实力,给南京带来了更新与发展自己的城市新机遇。南京应加强城市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人们带来更多接触世界多元文化的机会,为南京数十万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发展平台,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一个“文化城市”也好,一个“文学之城”也好,必须有文化基础,这个基础是这个城市历史的、传统的文化积淀;一座城市内在和外在的文化因素,构成了一个“文化城市”或“文学之城”的特殊气质、氛围,这依赖于这座城市的历史,以及发展的生活史、文化史和精神史的内涵和积累,依赖于这个城市的生活品质、文化品质、文学品质和精神创造力,依赖于文化艺术在城市生活里渗透的程度。
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后,著名作家叶兆言说,“文学之都的首要标志,还不是出什么作家,得这奖那奖,而是一个城市对文学的热情。”
在这样的城市中,人们以谈论文学、热爱诗歌为荣,不分男女老少捧书阅读、书香弥漫是随处可见的文化景观,各色书店、书屋、书亭林立于城市的通衢大道、街头巷尾,作家论坛、文学沙龙、读书会成为人们日常精神生活的大餐,城市洋溢着活泼生动的文化艺术气息,公共空间让文学朗诵者、诗人、艺人、画家可以在天空下自由表演……这不就是我们向往的“文学之都”吗?
城市的发展、未来和创造力,城市的文化、文学、艺术,牵动着一个城市灵魂深处的东西——人民对未来的共同梦想、愿景。

来源:中国信息报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