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我折戟 2019-10-21

1874年,南京两江总督衙门的外事官马嘉理前往滇缅边境,接应滇缅铁路堪探队的柏朗上校一行入境――堪探队需要一位精通英汉双语且熟悉中国事务的人。值得注意的是:他是作为清政府的外事官员去迎接一支外国堪探队入境,而不是作为英国外交官去为本国公民服务。当时的清政府并不刻意区分这种差别,马嘉理身兼中英两国政府的外交官职务,同时为两国政府效力,这是当时环境下双方政府间颇为有效的沟通方式。

马嘉理持有总理衙门开具给各省督抚们的公函,要求他们接待并提供所需兵丁护卫及夫役。他在日记里对沿途中国地方官的态度甚为满意,尤其风传排外的云南巡抚岺毓英更是热情有加。"看来(英国人)长期的偏见应该改变。"马嘉理写道。他从腾越(管辖范围大概包括今天的腾冲县和德宏州)出境,受到当地文武官员们的接待,其中一位名为李珍国的副将,素有仇外之名,如今却与他称兄道弟、觥筹交错。这位李珍国的母系有缅甸王家血统,他的家族在滇缅一带人脉甚广,官职虽然只是副将(上有总兵),却是当地的真正的土皇帝。他曾在1868年率军袭击一支在中缅之间开辟商道的英国探险队,被英国人视为铁杆的仇洋派。马嘉理写道:"看来在过去几年里,他已经学会了很多文明举止。"

与堪探队在缅甸八莫会合后,一行向中国边境而来:40名堪探队员(卫队15人)、100多名缅王派遣的卫兵(他们将在到达中国边境后返回)、一些中国马帮商人。在中缅边境上是著名的"野人山"――后来抗战中10万中国远征军的埋骨之地。这座"野人山"属于三不管地带,本是景颇族(克钦人)山民的传统保留地,清政府和缅王都不假以管辖。他们并不十分欢迎汉人,经常以索要"过山礼"为名抢劫来往的马帮。不过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野人",而是杜文秀的"平南国"被扑灭后逃入山中落草为冦的"回匪"和"汉奸"。

(清末景颇族山民的形象)

所有这些"野人"、"回匪"、"汉奸",与中国境内的乡绅、官府、土司头人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关系,所谓"黑白两道"是也。当马嘉理带领堪探队出发后,沿途不断有消息称中国方面正在调动兵力,要阻拦堪探队入境。不过马嘉理相信:"我在沿途已播下友谊的种子,改变了人们的错误观念。"队伍继续向前,当来到益盏县一个叫蛮允的地方时(今盈江县芒允),两千多名中国人拦住去路,不准他们向前。随后双方冲突起来,堪探队开枪并退回缅甸境内。关于这场冲突英国人认为是遇上了强盗抢劫。而中国人的说法有好几个版本,每一个版本都不足以完全取信。

第一个版本称:因谣传一支300人军队向中国开来,由英国人、"回逆"、缅兵组成,要攻打腾越。于是乡绅们组织民团和土人到边境上拦截。英国人出具了护照并试图说明来意,但乡野之人不识,更加上不通当地方言引起误解,然后冲突起来。英国人开枪并退回缅甸。(关于此事几处中国地方志中的记载相差甚大,本处采选《剑桥晚清史》所述。)

第二个版本是事后办案的饮差大臣李瀚章的调查报查:一群由当地民团、官兵、土人、"回匪"、"汉奸"们组成的混合队伍,听说有一支300人的大马队带着许多驮子向中国而来,便在半路设伏打劫,"其意在图货,非知华夷之义",英国人开枪还击并撤退。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明显道听途说的版本不再罗列。

(晚清护照,一般由地方政府签发,加盖总理衙门印信则为最高等级。)

冲突发生后,马嘉理让堪探队退回八莫,自己率领五名中国随员前往腾越,想找几个月前还在相谈甚欢的中国官员们交涉。几乎同时,新上任的云南布政使,李鸿章的淮军旧部藩鼎新写信给中堂:他发觉云南军情有异,各路散勇蠢蠢欲动,想杀了"英使",趋机打劫财物。当潘鼎新的信还在寄出路上时,马嘉理一行已经进入中国。1875年2月15日,当来到囊宋(在今天德宏州梁河县境内)时,除一人逃走外,他和四名中国随员被斩首,首级挂在城楼上示众。

这便是轰动中外的"滇案"马嘉理事件,至今仍是一桩历史疑案。朝廷急派李鸿章的哥哥,湖广总督李翰章为钦差大臣,调查此案;而李鸿章则负责与英国公使威妥玛交涉。李鸿章明白必须给洋人一个交待,否则此事很有可能引发第三次中英战争。他对京中那些想糊弄洋人蒙混过关的人十分不满。但各路达官贵人都在为杀害马嘉理暗自叫好,李鸿章处于非常弱势的话语地位。

大清自然无法理解一个近代文明政府为保护本国公民身家安全不惜"绝好开战"的逻辑,在他们眼中,死个老百姓算得了什么呢?洋人不过是想借机讹诈。他们的脑子配不上更高级的东西。

李翰章先遣一位叫李胜的总兵化妆成卖布商人,取道四川到事发地暗查,自己则取道贵州入滇。在李翰章受命之际,李鸿章嘱咐兄长说:"欲避汉奸之名,绚官神之誉,则必办不到,而案也必不能结。且恐掣动大局,望三思百思而行。"

(1896年,李翰章(右)、鸿章兄弟)

在李氏兄弟的家信来往中,李翰章认为是"岑抚授意,腾越文武主使。"这使李氏兄弟十分为难,岑毓英是剿灭云南穆斯林反叛的干将,封疆大吏和"社稷功臣",在云南党羽众多,是万万动不得的。于是目标锁定到官阶更低,在官场上人缘很差的李珍国头上。"岑毓英心术多诈,眼界狭小……必须保全,以顾国体。李珍国本非善类,须设法羁糜,讯供确实后解刑部议罪。"

于是李翰章很快炮制出一份"调查报告",腾越左所营副将李珍国为了寻事由向地方索要摊派,一手策划了这出劫杀英国探路队的阴谋。而马嘉理则死得更加糊涂:他们一行路遇野人们索要"过山礼",被马嘉理开枪打死一人后,"野人"们将一行人杀害。

英国公使威妥玛指出这份报告中到处自相矛盾,根本无法自圆其说。他认为必然是比岑毓英更高级别的中国政府主谋。这位一贯主张与清政府"合作"的外交官和中国通,与卫三畏、浦安臣、赫德被在华西方人形容为"比大沽炮台更难攻破的四角堡垒",西方人认为他们和清政府是一伙的,因为这四人相信通过与清政府的"合作"来替代炮舰外交,可以推进中国融入近代文明。如今,这位"合作"派也忿怒了。他形容清政府为"自1861年以来,从一位15、6岁的少年倒长回1岁的婴儿。"他调集55000英军云集缅甸,并准备撤侨、断交,"将通商口岸事务交吾国水师提督自理。"

(中国首位驻外公使,第一位宪政派,郭嵩焘)

威妥玛绝不是摆阵势吓唬人,"恶人"翻脸往往虚张声势,"和气人"翻脸则是认真的。据当时多名外国人回忆,他的确严肃地在考虑断交开战,与清廷"合作"促进它向文明方向改革,十年前曾经被认为是正确的对华外交策略,如今看来已经破产。这下清廷终于慌了,他们连忙将李珍国下狱,杀了五个景颇族“野人”给英国人偿命,与英国签定《烟台条约》,其中最重要一条是遣使赴英国道歉并驻节英国。

这场"滇案",成了大清迈出国门去与世界交往的肇因。之所以没有开战,是英国人认为还未找到与中国正确的交往方式,因此维持现状胜于交战。这场未能爆发的第三次中英战争,拖到了二十年后由日本来发起,随后,维新变法和革命时代来临了。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