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蓝蓝日记”已经成为一种现象,鼓舞了许多许多的人,有使命感的大家决心从自己身边开始记载我们这个时代,将蓝蓝未完成的事业继续下去,尽力把美国不同疫区的最真实的感悟和亲历分享给读者朋友们。今天的日记由儿女都战斗在纽约医院一线的陈均怡老师跟大家讲述3月29日的美国纽约。截止3月30日美东时间6pm,美国总确诊人数已达159000人,2960人死亡。纽约州66600人确诊,1218人死亡。新泽西16636人确诊,198人死亡。加州6495人确诊,135人死亡。密西根州6498人,184人死亡。(注:因为时差,美西各州数据要到深夜才会真实反映当天情况)。前文:《疫情中的美国 · 纽约-3月28日

纽约的疫情越来越严重,每天飘忽在眼前和心里的都是悲情。这阵子在一个微信公众号里出现了一个专栏『疫情下的纽约人』,每天更新一期,作者张兰(蓝蓝)叙述跟疫情有关的方方面面,从国家大事,到身边零零碎碎的小事,给悲情中的人,特别是纽约人带来了一阵暖风。

我也每天期待着这个专栏。但是27号那天却落空了,心中泛起几分失落。28日清晨醒来发现她竟然在27号那天在家附近被车猛撞,当场过世!实在难以想像啊!如此的横祸怎会发生在已经够凄惨的当下!心当然又痛了一场……

突然想到,我似乎也应该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一下这个前所未有的动荡年代。

这两天重要的新闻头条有:
截至今日下午3点20分,美国新冠确诊人数是133,924,死亡人数是2,352,死亡率是1.8%。
纽约依然是重灾区,确诊病例59,313,死亡人数965。从人口比例来讲,美国每一百万人中约有305人感染。但是这只是一个极其粗略的数字,因为很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不在此列,更有众人未去检测。
美国已经超过意大利和中国,成为全世界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病人的三分之一在纽约,预计纽约的疫情再过一周将达到高峰。
纽约消防局已有230多人感染,其中包括消防员和紧急救护人员。警察中已有500多人感染,三人身亡。别人都可以躲在家里上班,而他们却必须冲锋陷阵;必须致敬!
全纽约州有8,500人住院。咱家两个孩子都在位于纽约市的医院急诊室工作,所以我知道,能够住院的都是病情很严重、主要是呼吸已经困难者。如果只是一般的感染,都请回家自我隔离恢复,因为医院的病房实在捉襟见肘,即使已经取消了所有非紧急手术,病床还是远远不够。
经总统命令,美国陆军工程兵迅速进驻纽约,仅用了三天时间在占地2200英尺的贾维茨中心(Javits Center)建立了1000张病床的方舱医院。壮哉!

28号在电视上看见川普总统在弗吉尼亚州的Norfolk港口送别一艘海军医院『安慰号』船,(这实在是一个给人安慰的名字!)她将驶往纽约;船上有1000张病床。他大声告诉纽约人,全国、全体政府和全国人民都坚定不移地支持你们。港口飘扬着一排排美国国旗,印着红十字的白轮雄伟矗立,那景象给人带来几许安慰。

编者注:仅仅两天,安慰号医疗军舰已经抵达纽约,带着1000个病床,1200名医护人员和12个手术室。计划接受非新冠病人,腾出医院床位。她给纽约带来希望!美国海军有两艘医疗军舰,慈爱号(Mercy)和安慰号(Comfort)。上一次安慰号停靠纽约港口,是2001年营救911遇难者的时候。

疫情日益严重,医护人员日益短缺,州长和市长于3月17日向全国发出呼吁,希望合格的医护人员援助纽约。仅一天就有一千多名退休医生和护士登記愿意出山支援,而这周,这支队伍已经壮大到六万多人,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不仅仅是因为队伍浩荡,更是因为人性的光芒四射。这些退休的医生护士一定过着悠闲的日子,而如今,大难当前,他们冒着年龄大易感染的风险,决然奉献,其中很多人还签了文件,要求在急救设备缺乏时,先让给别人。这实在是令人动容、令人垂泪的伟大人格!
4天前报名支援纽约的离退休医务志愿者已达5万多人,现在已经突破6万

Jet Blue航空公司表示为这些志愿者提供免费机票,刚收到电邮,Delta航空公司也投入此义举;Hertz租车公司提供免费租车,四季酒店提供免费住宿……一道道温暖人心的光芒!

令我感动的是,大疫之下,没有一条横幅标语,没有一句煽情口号,就只是一个价值理念,却强大无比!这就是我必须三呼万岁的所在! 
今日,我照例早上五点起床,照例先抓起手机,冲进微信,把在世界各地的朋友都聚拢到跟前。
我常年在家边上的森林公园里疯走健身,一走就是近30年!通常11月到4月,我把走路时间安排在中午,因为那时暖和一些,又能享受阳光中的维生素D,其他的几个月我就把时间换到清风送爽的一早。但是当前因为戒严,绝大部分市民都不用外出上班上学了,呆在家中的人纷纷涌向公园。周一那天我照例下午出去,平时空寂的公园里的人潮把我吓傻了,这哪像全城戒严的光景啊,简直就是嘉年华的节奏嘛。
这一吓,把我走路的时间从下午提前吓到了清早。

连续几天七点多出门去公园运动,今日依然如此。清晨,空中飘着细雨,那里的人流稀薄,大家都中规中矩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相安无事,连多年的走路搭档间也划开了一条沟渠。我依然以所向披靡的速度『横扫千军』。

在道上,如果对面来了人,我总率先撤到一侧,给对方留下空间和尊重。回程时,小道上迎面过来一对美国夫妇,我照例闪到一边让路,那位太太走近时带着灿烂的笑容向我道早安,如同一道暖阳,直射我心中。当年刚来美国在肯塔基州的莱克星顿读书时,小镇民风淳朴,路上相遇,大家都互打招呼。两年后到了纽约,我习以为常地把这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到了熙熙攘攘的纽约街头,见人便问候,差点被人视为神经病。因为担心吓到别人,我不得不『改邪归正』,加入了纽约浩浩荡荡、面无表情的路人大军。但是,我发誓,明天一定要做回“神经病”,微笑着把我微不足道的问候送给相遇的人,让人心在凄风苦雨中温暖一下。
今天伴我走路的音乐是萧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无论何时何地,萧邦的音乐永远给我带来巨大的慰藉;今日慰藉依然澎湃。
疫情日益严重,我的心情日益沉重,因为咱家的两个孩子都在纽约抗疫第一线、医院的急诊室里浴血奋战,做娘的当然会担惊受怕。病人纷纷涌向医院,各医院都被压得喘不过气。
丫头告知,她行医的急诊室里的医生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她也是如此;但是大家都竭尽全力地撑着,否则整个急诊室就要关门了。实在难为这些医生啊!每天都在病毒的包围中苦战,而个人防护用品却极度短缺。按照正常程序,见一个感染病人就必须换一个医用口罩;而如今,一个躲藏着无数细菌和病毒的口罩需要用一星期!何等难以想像地艰难!而因为感觉自己全身是毒,不能随意摘下口罩,护目镜等,所以10-12小时的工作时间,时常滴水不沾,粒米不进,全凭意志强撑着诊治汹涌而来的患者。这份艰辛实在叫做娘的心痛万分,泪流满面!
儿子是另一家医院重症加护病房ICU的临床药剂师,本来相对安静的医院如今看病的人潮从医院大厅涌到了外面的大街上。平时他觉得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一下感觉重要性突显,每次抢救一个病人,他都推着那辆装满各类药物的小推车,跟医生一起冲过去,然后根据病人情况告诉医生用什么药合适。经过多年严苛的专业训练,他们这类临床药剂师比大部分医生更了解各种药的习性,尤其是几种药合用的总体作用。如此这般,其他医院也来抓他帮忙。虽然忙碌了很多,但是他感觉着扎扎实实的快乐。
铺天盖地的医护用品短缺现象也没有放过他们医院,跟丫头医院一样,本该一天换几次的口罩也被要求与之长相厮守一星期。他还报告了一个乌龙,他们部门的一个实习生,因身体不舒服去检测,几天后接到电话告知结果阴性;他回来上班了,在儿子周围兜兜转转了几天后又接到一个电话说上次搞错了,结果其实是阳性。唉,人命关天的事怎么可以如此大意!希望此人身上的病毒不是很强大,更希望他没有危及他人。

周五晚上7点,众多的纽约人涌向自己住家的窗口或阳台上,热烈鼓掌为奋斗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以及其他行业的人员加油;掌声传递了民众的感激之情,我也在掌声中感动垂泪。

从周五开始每晚七点,纽约居民将以特有方式开窗呼喊致敬医护,这是一位网友天涯落英的女儿站公寓阳台上拍到的……

入夜了,救护车的声音格外地刺耳,想到或许又是一个重症病人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心中不由又是一紧。唉,长叹一声!无所作为,只能祈求老天保佑!这首我在浓重悲情中蹦出的小诗里满载着我的祈求和盼望:

祈祷
祈祷
我竭诚祈祷
祈求老天把世人
拥入祂的怀抱
安抚他们的哭嚎
赐他们静如湖水的安好
愿湖水静静流淌
吸收眼泪和忧伤
愿回流到世人心上的
是渗透着太阳的波光
祈祷
我竭诚祈祷

【作者介绍】陈均怡Jenny Chen,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法语专业毕业,美国肯塔基大学法国文学硕士。曾任职于上海外贸职工大学,纽约市立图书馆,最后任教于纽约市立高中近30载。现已归隐书斋,安度时日。出版了散文和诗集十余种;为世界华文女作家协会终身会员。

来源:陌上美国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