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乃湖南浏阳北乡龙伏镇,浏阳乃僻处湘东北一县,市管县年代,先属湘潭地区,后改属长沙市管理,90年代改为县级市。黄花机场和319国道修通以后,一改交通不便之旧况,从县城出发,驱车不到1小时即可到机场和长沙市。

浏阳县城以外,习惯分东南西北四大乡,真正祖住在县城的不算多,绝大部分人,或来自外地,或来自辖下这四大乡。如谭嗣同先生母系祖居北乡,胡耀邦先生则祖籍南乡,王震先生亦祖居北乡。1985年5月10日,香港《百姓》记者陆铿专访胡耀邦先生时,二人还就胡、王祖籍是“南北呼应”还是“南辕北辙”开过玩笑。

其中北乡和县城之间横亘一大山,曰蕉溪岭。这个地理上在四大乡中间独一无二的阻隔,经常演绎出人文上的诸多说法,如乡间俗称过蕉溪岭即为要到县城去坐牢或吃官司。因了交通之便利,现在这个地理障碍已很难成为真正阻隔,而蕉溪岭诸多传说也渐渐湮没于荒野间。

龙伏镇乃北乡一普通乡镇,1949年以前,这里大致是国民政府绥和乡的范围。绥和,这是一个带传统文化色彩的地名。吾友十年砍柴乃邵阳人士,跟我说他老家1949年前的地名,大多也是名为刚劲乡、敦仁乡等同样传统色彩极浓的名字。

砍柴说1949年后刚劲变成小田乡,敦仁变成新田铺乡。我不知道绥和乡这个名字后来是如何成为现在龙伏乡这个地名的。我只知道在计划经济时代,这是一个地方农产品流向国家机器的重要节点,因之我曾祖母一直称龙伏集镇为粮谷市。相信这些名称的地理变迁,应该是一个民俗学和微观史学的命题。

本世纪初的撤乡并镇后,附近的泮春乡并入龙伏镇,泮春这个同样极富文化色彩的地名,自此在当地人眼里黯然神伤。每次从龙伏经泮春去浏阳,看到路边这个萧条的前乡镇驻地景色,总是会有种奇怪的感觉。家父曾跟我说,泮春附近的神田湾,曾出过好几十条“斜皮带”(乡人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高级军官的形象称呼)。顺便说一句,现任北大校长周其凤先生,好像也是祖居在泮春一带。

事实上,我的祖居,还在龙伏集镇溯网江而上约三华里的江美村。自然,江美村也不是它的本名,1949年以前,它叫石江村,中间的名字又经过了多少演绎,已经完全记不起来了。

在我三岁的时候,家父将祖宅自建于清雍正年间的大地坪老屋,搬到约500米外的一处幽静山坡下,这处山坡多土生茶树,本地人称茶蔸坡,家父谐其音曰蹉跎坡,于是此地成为我有记忆以来,阖家八口的公共记忆。

家父名讳沈博爱,1936年生人,自幼丧母,6个月大时,过继给我曾祖父曾祖母做孙,这对老人于他,实与亲生父母无异。经历兵连祸结的童年和时代巨变的少年后,家父于1952年考入浏阳师范、湘潭师范就读,1956年毕业后从教。

1958年初的整风反右狂潮中,家父因美术插图配合鸣放被划为极右。同年因任教时组织参加自学组织“读书会”一案被判反革命罪入狱,自从家破人亡,开始了毫无自由和尊严可言的地狱之旅。

1962年6月,家父被改判为非法组织教育释放,返乡和我曾祖母相依为命。几年后和同为地主子女的家母组建新家庭,家父由教师改为师从家母,以缝纫为业,奔波于乡间,抚育我们姊妹五人长大。

1978年的平反大潮里,右派改正,家父得以重上讲台,1982年反革命一案彻底平反,1992年家父从龙伏中学退休。而在我整个80年代的记忆里,家父的形象是骑上自行车去学校上课,回家放下自行车和家母去耕种七亩责任田。

我曾祖父早在我出生的16年前去世,其时家父尚在狱中。1997年夏天我曾祖母去世,几年后,家父和家母一起安居在浏阳县城的教师村。而我们五姊妹,则散居在包括浏阳在内的全国各地。

家父个性开朗健谈,记忆力极好,年过古稀而精力充沛。他自20世纪初即立志把这辈子的往事整理出来,名曰《蹉跎坡旧梦》。真正正式动笔,则是2008年的春天,迄今已工程过半,完成近三十万字。

除了涉及个人隐私以外,家父在回忆录中,力图呈现每一个个体的真名实姓,每一个个真实的地名。他甚至如新闻记者一样,去乡村考证遗迹,寻找故人。我十分支持他这个庞大的计划,并答应帮他整理输入电脑。

2009年春天,我回乡扫墓,发现因前几年实施的国土整理工作,整个故乡大地已然风貌大变。我几乎已经认不出来曾经的故乡小路和田野,心里真是悲欣交集。稍感庆幸的是,作为一个美术爱好者,家父幸存有六七十年代在吾乡各地的部分写生记录。这些绘画,都将作为彼时乡村图像之记录随文贴上。

在已已经整理出来的二十余万字里,我非常喜欢他写的童年之童玩系列,并试图按照这个记录去部分取代我5岁女儿的现代化童玩;喜欢北乡之夜歌系列,尤喜谢歌场一节,喜欢吾乡吾土那种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敬畏感;也喜欢涉及土改、反右等诸多时代记忆的历史细节和临场感受。我又不无惊惧的感受到,在这些记忆和细节里,遗传的密码,命运的吊诡,在父辈和我自己的肉身上若隐若现。

这是吾父之个人史,也是吾家之家族史,也是吾乡之乡村志。而我们这个普通家族和乡村的故事,不过是千千万万国人辛酸命运里大同小异中的一斑。

石扉客
2009年清明,记于沪上。

附:

目录

关于《蹉跎坡旧梦》的简要说明——石扉客

序言 蹉跎坡
第一章 家乡与童年
1、我的出生地--大塘沅
2、张家源
3、宝乔宗祠
4、壮丁与粮子
5、短暂的难民营--新塘冲
6、绥和乡长陈闲僧
7、洞庭黄家大屋
8、干坑源
9、灵官嘴
10、关于源、洞、冲
11、内山人和塅里人
12、南普寺
13、永兴寺
14、合八字与卜庚
15、童年的婚礼
16、关金券
17、男女保长们
18、钻亲家婆
19、地道的外号
20、沈载得轶事

第二章 顽童与童玩
21、概述
22、室内活动
23、火炉边的故事
24、朴素的童棋
25、九龙山与金甲神
26、红土岭和太和塅
27、野餐与烧窑
28、顽童手巧

第三章 出体与祈禳
29、出体
30、行香
31、骂怪
32、上锁
33、打醮
34、春祈
35、嗻夜

第四章 挽歌与夜歌
36、北乡的夜歌
37、夜歌的兴衰
38、绕棺与挽歌
39、挽歌与夜歌
40、开歌场与接歌
41、谢歌场
42、夜歌诡辩三例

第五章 土改与镇反
43、云公祠
44、对门屋场
45、一网打尽
46、儿童团
47、镇反
48、划成分、分果实
49、摇金山
50、地主后代
51、农村剧团
52、长工安老全
53、左仁棠
54、改锹子

第六章 浏阳与湘潭
55、糊涂赴考过蕉溪
56、上学
57、浏阳文庙
58、师十一班
59、唐政、邱少成
60、文工团
61、取缔反动会道门
62、梅花巷
63、慈善堂与麻衣庙
64、少白龙王庙与天主教堂
65、癸巳之夏
66、湘潭师范
67、冯树珍与周树鑫
68、欧阳城与言长一
69、五级评分制
70、粮食定量
71、肝炎太流行
72、暑假
73、十八总
74、韶山实习

第七章 扫盲与教书
75、序曲
76、永和市和菊花石
77、铁屎山
78、上山之客家人
79、蒋埠江
80、归程
81、社港完小
82、花桥完小
83、东山漫游
84、橙橘峰
85、读书会
86、前妻刘氏
87、祖师岩
88、后院

第八章 整风与反右
89、最后的早餐
90、中心完小
91、大鸣大放
92、点名和斗争
93、反右词典
94、喻学甫之死
95、“场外有人会你们”
96、何去何从

第九章 火官庙与谭家山
97、概述
98、黑夜梆声
99、第一号监房
100、放风
101、犯人医生
102、审判长的巴掌
103、死囚龙培荣
104、雕虫小技小自由
105、姚麻子
106、孔明车
107、凌晨的枪声
108、生活组
109、吸压土水泵
110、双蒸饭
111、祝融之祸
112、黑夜埋尸
113、女监
114、特赦
115、人之初性本善
116、人工河
117、超级卫星上天
118、砖桥工地
119、谭家山煤矿
120、虱婆成灾
121、傅有完
122、钟伯薰
123、浏阳梦
124、潘宝林
125、苦楝皮
126、超级蚊帐
127、青一色
128、李从善
129、朱渡河
130、中医胡石冰
131、埋了没死
132、初试敲声咏端阳
133、鹡鸰之在原
134、割了牛尾巴的毛
135、劳燕分飞
136、无形的尾巴
137、归途遇好人

第十章 祖母与我
138、人去房空
139、救命猫洞
140、南瓜饭
141、芦仙寺
142、祭祖父
143、座右铭
144、双抢和两会
145、吊茅厕和牛角灶
146、修炼三皮
147、居家和猪经
148、织渡船
149、卖碾石
150、再生布
151、打滴榨油
152、 拖垱楼梯

第十一章 我与妻子
153、概述
154、洞罐
155、保寿山
156、一纸定终身
157、抬红轿
158、起马杯和回门饭
159、谢猪头
160、灵娱和陵鱼
161、辍学从师
162、参师徒弟
163、洞庭滩与鸭头
164、三过铁树坳
165、棉花抵了纳税金
166、肚子跌进别人的饭甑
167、奶瓶和棉袄
168、摇箩的轨迹
169、早晚就是打仗
170、秋老金
171、十月怀胎辛酸泪
172、过金盆坦
173、中山装
174、独角戏
175、从再生布到灯芯绒
176、团年饭
177、守岁
178、采樵芦仙寺
179、隐形书箱
180、桑榆夕照

第十二章 社教与文革
181、吃粉皮
182、送号
183、抓阄
184、社教概述
185、古枫与孤枫
186、塘舷屋与万猪场
187、新资产阶级分子
188、节余粮食也惹祸
189、反革命成了诨名
190、天口崖下的冤魂
191、班房袋在屁股上
192、重踏老路上焦溪
193、香炉山
194、冰天雪地上关山
195、刎颈惊魂
196、兹结巴
197、烈士陈明兮
198、瓜田李下话诗文
199、文革是什么
200、出身不由己
201、冰城遗恨
202、三台
203、红火钳夹睾子
204、半夜抄家
205、牧叟刘霭姿
206、龙五
207、打不死的程咬金
208、怀中的官印
209、石柱峰上的特务活动
210、偷三只鸡走了
211、半夜焚书
212、卡农与坯分子
213、露天电影
214、灵堂
215、曾荷民
216、照驼背树上
217、上午挨斗争下午做裁缝
218、机器铁锤读书声
219、刚搬新屋里又要挨斗争
220、这样投资才保险
221、和屎捋猪肠
222、石头落了地
223、零点班
224、曾家坪会战
225、佳癫子
226、无奈的上访
227、皆遂皆不遂
228、雨暗残阳必分手

(待续)

转自民间历史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