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11日)是王小波逝世25周年。他如果在世,不足70.他人生不满45周岁。作品延长了他的生命。今天还有很多读者阅读他的书,引用他的观点,喜欢他的有趣,一些后来者心甘情愿,做他的门下走狗。肉体消失四分之一个世纪,精神还有蓬勃的生命力,这在当代文坛并不多见。放眼古今中外,也是凤毛麟角。

王小波应当欣慰。但我留有遗憾。他如果多活十年,哪怕多活五年,情况便大为不同,可以感受更精彩的世界。他要开办自媒体,不知会有多么火爆,引出多少智慧的火花?

有一部阿根廷名剧,叫《中锋在黎明前死去》。在我看来,王小波也是在黎明前死去。他死在了纸媒式微,互联网称雄之前。对他来说,这很可惜。

王小波死在1997年的春天。当时的中国,没有微信,没有微博,没有当下流行的各种自媒体。王小波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网民,当时只能通过电话拨号上网,费用高,速度慢。王小波是中国最早的个人计算机使用者,是最早用电脑写作的中国人之一,自己还会编程。当然,那时也没有金盾工程。

一个人在技术上先知先觉不顶事,重要的是社会流行什么。1997年,是纸媒为王的年代,传播信息主要渠道不是互联网,而是报纸、杂志、书籍和广播电视电影。个别人会用电脑写作,会上网,主流媒体不会,仍然无奈。

王小波用电脑写作,投稿只能打印在纸上,装进信封,通过邮政,寄给编辑部。书稿可以拷到软盘上,先是5吋软盘,后是3吋软盘,手递手交给编辑。当时没有U盘,一般出版机构也不会接收电子文本。

王小波的才华,生前得到了一些大陆高端纸媒的青睐。我知道,《读书》主编沈昌文,《东方》总编钟沛璋和副总编朱正琳、梁晓燕,《南方周末》编辑鄢烈山,《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都很器重王小波。有的请他开专栏,有的向他约稿,他的随笔被当作提振媒体品质的宝贝。我当时在中华医学会科普杂志《健康世界》客串编辑,也曾几次打电话向王小波约稿,他很快把打印的稿子用信封寄来,及时在杂志上刊出。

他出版不顺利的是小说。他最钟爱小说创作,而不是随笔写作。随笔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稿费,支撑他辞去中国人民大学外语教师的职务,以自由撰稿人立世。小说的发表磕磕绊绊。不少小说生前没有问世,成为遗作。

他的小说代表作是《黄金时代》。这是他最好的小说。也是他创作时间最长的小说。从1980年代开始动笔,导师许倬云提过意见,他反复修改了许多稿。许倬云推荐给台湾《联合报》,在副刊连载,获得中篇小说大奖。

1990年代初,《黄金时代》在台湾经联出版,又和另外两部小说合成一集,以《王二风流史》为题,在香港繁荣出版社出版。港台图书市场小,发行量有限。小波能够得到的样书,肯定不多。

我们和他相识于1992年,蒙他看中朋友,把港版、台版各送我们一册。我当时在山西社会科学院,请大学同学兼社科院同事陈坪一起分享了《黄金时代》。我们进行了一次对话,讨论这部小说的意义和特色,整理出一篇对话录。当时我还没有“换笔”,稿子是手写的。寄给王小波。他送到《读书》。听他说,编辑认为原作尚未在大陆出版,评论不便刊出。手稿也没有退还。我还把《黄金时代》推荐给几个大型文学期刊,请他们发表,都告失败。只有《黄河》主编周山湖认认真真给王小波写了一封信,对小说作出高度评价,说明了不敢刊登的理由,托我转交。

又过了几年,赵洁平女士趁领导出差之机,终于让王小波的小说集《黄金时代》在华夏出版社付梓。这样,王小波的五部中篇小说,总算在生前和内地读者见面了。

记得当时李银河问起我们那篇关于《黄金时代》的对话,我手里已经没有底稿。只有一份最初整理录音的草稿,我从中摘抄,写成一篇短文,李银河推荐给《博览群书》刊出。可惜当时疏忽,引用了陈坪的观点,却只署了我一个人的名字。后来,我把此文编入文集《尊严无价》,才说明,此文系与陈坪合作。我曾说,王小波生前,只有三个人发表过评论文章,艾晓明、杨泥和我。这是不准确的。陈坪虽然没见过王小波,但他和我一起评论了《黄金时代》。他的见解,有思辨深度。

《中国作家》编辑郭小林也想发表王小波的小说,我和他一起到西单大木仓向王小波约稿,王小波给了他一张软盘,内有未刊小说多部。郭小林回编辑部向章仲锷汇报。章仲锷说,今年稿子满了,明年再考虑吧。没有等到明年,王小波就走了。

谢泳也曾为《黄河》向王小波约稿。王小波拷了一张软盘,我交给谢泳。谢泳选了一个中篇,很快在《黄河》刊出,王小波活着的时候,见到了杂志。

我们和王小波交往不少,但留下的照片很少。当时还是胶卷时代。不像现在,手机拍照很方便。

保存下来的照片只有一张,是老朋友向继东拍的。他们《湘声报》一行来北京约稿,组织了一个饭局。参加者有邵燕祥、牧惠、蓝英年等前辈,有王小波、李辉、杨帆、仲大军和我们夫妇。那天是1997年1月29日。两个多月以后,王小波便与世长辞。

数年以后,互联网的太阳冉冉升起,从黎明走向正午。

(原载微信公号丁东小群)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