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我们认识的局限,让历史去做全面评价。

对毛泽东当前难作出全面的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一样,当其离开现在越远的时候,往往对他们的评价越公正,越全面,看得越清楚。因为在事件刚发生之后,很多事实还没有全面揭示出来,因此对其评价必然要受到时代的局限,受到条件的限。同时也受到人们认识的局限,当一个人离开人世不久的时候,人们对他的感情往往要超过理智,有的人难免要存在一些偏见,难于做出客观评价。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需要有一个历史的过程。苏联共产党对斯大林的评价从“二十大”开始,直到“二十二大”仍在评论,到今天有些问题仍有争论。中国的赢政(原秦始皇)死了二千年,至今对他的评论仍有分歧。

中国共产党内对毛泽东的历史全面评价至少也要等到“十三大”或“十四大”,在即将召开“十二大”上只能拉开评价的序幕。

希望当前在党内对毛泽东做出完全客观的最终评价,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的。

我们应该随时准备提高、修正我们当前的认识。

对历史人物毛泽东的全面客观评价,是中国历史学家的长期任务。

不能用毛泽东评论斯大林的方式

斯大林后期犯了错误,56年开始受到批判。毛泽东当时在国际上独树旗帜。以“不准全盘否定”为名,强调斯大林功劳是主要的,过功三七开。后来则极力为斯大林的错误进行维护,掩饰。使中国共产党对斯大林的错误,无法进行认真的分析讨论,无法从中接受历史教训。结果是毛泽东沿着斯大林的错误方向,犯下比斯大林更加严重得多的几乎是同样性质的错误。也就是说用毛泽东的思想方式,无法纠正清算斯大林的错误,而且只能继续斯大林的错误。今天我们如果用同样的思想方式,也是不能纠正和清算毛泽东的错误。而只会继续和发展毛泽东错误。

今天我们在评价毛泽东的时候只能采用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探索自己的方式。不要划很多框框去束缚人们的思想。先不要讲三七开四六开,也不要笼统的讲成绩是主要的。有啥就说啥,成绩不否定,错误不掩盖。

当前评价的意义

毛泽东长期是全国全党公认的领袖,在很长一段时间他在全国的影响是无人能与之匹敌的。我们评价毛泽东是因为他具有代表性,他后期是一种倾向,一种路线,一种思潮的代表。

毛泽东后期曾领导全党全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路线和理论,其中有很多已被实践证明是错了,但长时间不能得到纠正。

当前对毛泽东的评价是为了我国的发展,是为了我国的建设,是为了扫除前进路上的障碍。

我们当前对毛泽东的评价应集中到与现实密切有关的问题上,特别要解决那些与现行路线、政策有关的问题。

过去存在着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先是“三忠于”后有“两个凡是”,他是全国全党盲目崇拜的对象,因此对他歌颂肯定过多。这就使有关他的很多错误,没有揭示出来,没有得到批判,毛泽东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时期,这也正是我们现在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当前在评价毛泽东时只能以揭示,批判他的错误为主。

实事求是的评价:

对毛泽东的评价将来势必要分期、分段进行。

建国以后特别是从合作化到76年他逝世为止,可以说是毛泽东政治活动的后期。他的错误主要发生在后期。现在可以说毛泽东后斯的错误是主要的,成绩次要。

毛泽东的讲话很多。那些代表他的真实思想,应该实事求是的根据实践加以评定。

毛泽东讲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同时他又讲过百家争鸣实际上是两家争鸣,资产阶级一家,无产阶级一家,从毛泽东后期的实践活动来看,他的主体思想是“两家之争”的思想,把很多学术观点上升到资产阶级的纲上去批判,这也是他“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的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实际上破坏了学术自由和百家争鸣的方针。

当前对毛泽东思想评价的几个问题

毛泽东思想顾名思义是毛泽东所代表的那种思想。在45年“七大”正式承认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之前,很多重要领导人的讲话中曾不只一次的提到“毛泽东的思想”。所以我们也不能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思想”截然分开。

在党的“九大”、“十一大”上实际已经把毛泽东的错误思想即“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当做创造性的毛泽东思想肯定下来。“继续革命论”是毛泽东后期思想理论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左”的思想。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在国内是“文化大革命”在国际上则是“反修运动”。

为了避免混乱,我们不应该再把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列。“十一大”党章中不应该再出现毛泽东思想。

1981年6月14日

(《狱中上书》,孙文广/著,香港夏菲尔出版社,2002年)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