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六四30周年祭》
作者: 王超华
出版社:渠成文化
出版日期:2019/06/04
ISBN:9789869751322
丛书系列:对话中国文库
规格:平装 / 272页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级 / 单色印刷 / 初版
本书分类:人文社科> 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文集,收录了笔者1990 年逃亡抵达美国后,历年为纪念六四所写的文章。笔者认为,中国当代政治,建基于六四屠城;中国民主自由的未来,有赖于重振1989 年天安门抗争的精神。这也是本书编辑的基本思路。

多年来,学者、当事人、支持者积极从事于收集八九六四相关史料,笔者持续努力着重于分析比对,更准确地瞭解当时多头并进互相纠缠的繁杂线索和极为繁富的细节背后,更加深层的关联和逻辑。

这是一本关于六四的书,是一本奉献给天安门抗争的书,也是一本献给六四受难者及其家属的书。笔者用这里的文字,祭奠三十年前为那共同分享的高昂自由精神而献身的亡灵们。

本书特色

从历史中学习——在六四天安门事件满三十周年的前夕,我们从笔者终其一生致力蒐集整理完整的史料、耙梳分析思路逻辑中,本书让您逐一瞭解当时多头并进互相纠缠的繁杂线索和极为繁富的细节背后,更加深层的关联和逻辑。

这是一本关于六四的书,是献给天安门抗争的书,笔者用文字,祭奠三十年前为那共同分享的高昂自由精神而献身的亡灵们。

再没有谁像笔者这般,集三十年思考,是少数能够把个人经历和情感,从理论分析中抽离出来的研究者,这使得她的分析具有高度的客观性和专业性。

好评推荐

王丹(智库“对话中国”创办人兼所长):

“我们不缺乏当事人对于八九六四的回忆与反思,超华是我见过的少数能够把个人经历和情感,从理论分析中抽离出来的研究者,这使得她的分析具有高度的客观性和专业性。”

“当年的六四学运组织者,是否在30 年后的今天,对于当年的那场运动,有深刻的回顾与反思?当然有。本书就是回答,也是对很多希望理解这场运动的关心者的回答。”

作者介绍

王超华

一九五二年出生,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一九八九年四月,她代表研究生院参加“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会”(高自联)常委会,组织参与各种活动,直至六月三日因病住院,离开天安门广场。“六四”后,她是二十一名通缉学生名单中第十四名。现流亡美国,居洛杉矶市,曾就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系并获该校硕士及博士学位。

王超华出国后一直致力于回顾和整理八九学运史实,将其在国内躲藏时记录的回忆陆续发表,参加一九九一年巴黎“八九学运历史回顾与反思”会议,参与美国留学生《华夏文摘》中的六四史料整理等工作,全心对八九学运史料整理耙梳作出巨大的奉献。

目录
王丹序
天安门抗议的歌声(代自序)
引言
八九抗争大事记

第一辑 历史. 主权. 立场与评价
1. 邓小平与改革开放
2. 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冲突
3. 抵制“主权在党”,重建公民参政
4. 党权无力挑战人民主权
5. 我的”学生有错,政府有罪”立场
6. 坚持不懈地追究政府的罪责
7. 拒绝切割全景,坚持还政於民
8. 抗拒无形的黑名单
9. 历史的重力
10. 八九学生之理想主义、民主因素及其侷限
11. 被剥夺者反抗剥夺的象徵

第二辑 反思与前行
1. 六四研究:态度、理论、方法
2. 见好如何收,民心如何兴?
3. 野营的合法与非法
附:郭奇《焚烧国旗无罪与非法野营》
关於本文的说明
4. 略论学生的群体形象及影响
附:关於本文的说明,兼评“撤与不撤”的争议
5. 从政治代理人角度看六四
6. 工人为什么没有发动起来
7. 工运领袖李旺阳与八九六四
8. 釐清几个纪念口号
9. 八九年的民主权利与权限
10. 天安门精神与“重评六四”
11. 有真相才有和解

第三辑 回忆与史实辨析
1. 从4.26 到4.27
2. 我与十二学者上广场
3. 高层有人来找我
4. 审视史实,检讨本人的重大失误与过错
5. 胡耀邦逝世初期若干史实辨析

第四辑 心路历程
1. 向香港人民说几句话
2. 思絮离离
3. 因为你年轻
4. 重读鲁迅与我的静坐
5. 一个普通人的自白
6. 让所有异议人士有尊严地回家

附录 自撰简历

王丹序

我们需要了解,更需要理解

关于1989 年中国的民主运动和“六四”镇压,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个事件的真相,你是否有推荐的文字材料?有。我当然有推荐名单。

如果,你是想从史实出发,瞭解当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那我会推荐你去看吴仁华的三本书:《天安门血腥清场内幕》,《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和《六四事件全程实录》。吴仁华考证严谨,资料详细,堪称“六四”研究的权威。他的著作会让你很好地瞭解“六四”。但是,瞭解不是理解。如果你是想更深入地对这个不仅影响了中国,而且在世界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认识,从理论层面上去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去掌握围绕着这一事件出现的各种讨论的脉络,那么,我会推荐你阅读王超华集三十年思考编着的本书。我认为,在理论反思这个层次上,目前我还看不到能够超越超华的著作。

这不仅仅是因为超华在寒窗多年拿到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受到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也不仅仅是因为她本人被公认治学严谨,擅长深入思辩;更不是因为她当年名列“二十一个学生通缉令”,是学生运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的身分。在我看来,本书最值得推荐的原因,在于:第一,她的思考视野广阔,能够把30 年前的事件,与三十年来中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做全景式的考察;其中也不乏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作为分析的依託,这在众多的回顾与反思中是罕见的;第二,我们不缺乏当事人对于八九六四的回忆与反思,但是大多难以摆脱“当事人”这个身分对于历史叙事的影响,更有甚者,有些人带着针对性成见,不是从事实出发,而是从个人好恶出发去进行所谓的历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片面地展现和诠释了历史。超华是我见过的少数能够把个人经历和情感,从理论分析中抽离出来的研究者,这使得她的分析具有高度的客观性和专业性。我相信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会认同我的这个评价的。

前不久,一位从国内出来不久的著名知识份子,在一次关于六四问题的内部研讨会上,直言不讳地质疑当年的学运组织者,是否在30 年后的今天,对于当年的那场运动,有深刻的回顾与反思。我没有在现场,不过我可以在这里回答他:当然有。本书就是对他的疑问的回答,也是对很多希望理解这场运动的关心者的回答。

作为智库“对话中国”的负责人,我也要在这里谢谢王超华,愿意把她的这本重要的思考成果,授权“对话中国”作为智库出版文集的第一本出版发行。我们未来还将针对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出版一系列的相关研究,算是对于30 年前我们的共同理想的一种坚持,一种延续。

王丹(智库“对话中国”创办人兼所长)

张贴者: NCN 位于 6/02/2022 06:15:00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