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身边的人

1973年初,我休产假五十六天之后,回到北郊那作坊式工厂上班,在我原来的办公桌后,是一位邹姓男坐在了那,见我到来,他微胖的脸上滑过一丝丝尴尬,不自然地朝我点点头,笑笑,算是打招呼,然后,轻咳一声,好似吞下了一小颗定心丸,面部切换成另一副表情,然后故作镇定地低头去“忙”手头工作。他是政工科科长马泽普的小舅子,借了我生小孩之机,他姐夫把他从工人岗位上挪到了这个办公室。我拉了把椅子,坐在办公室中央,和同事们聊天,然后到办公室外散步,去食堂吃饭……,一连几天,似乎没人对我的工作有做另外安排,可原来属于我的那座位显然没有再还给我的意思,没谁跟我解释什么,我失去了原有的工作,回家告之我先生“上班”的窘境,他提笔就给我起草了调离申请。

政工科马科长总是笑眯眯的:“现在局里在市里头新办了一个学校,你愿意,我就帮你调去吧。”很快,我调动了工作。

我的新单位是市二商局所属中专学校,文革前,这是所局属技工学校,毕业后的学生多分配在局系统内做售货员,或局属食品加工厂当工人,文革中这个技校解散了,现在恢复了起来,几年功夫,随着上面重视教育的舆论高调,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校园也快速地从技校升为中专,而后加办七·二一大学、电视大学、大专,最终成为全国重点中专……,美其名曰紧跟中央,重视教育。新的领导,新的教职员工,大家“战斗”在教育事业上。

因为单位新组建,就凸显个新字,那会儿,文革还没有完全结束,文革后期,中共为了稳定局面,几乎所有局级单位都要接受军管,商业局进驻的军管解放军来自海军大院,军队的干部很快成为了地方上的意识形态领域、行政上的一把手,于是海军大院支左军官们的妻子们,依据丈夫的级别顺理成章地分别成了我们学校的二位副校长、政工科科长、政工科科员、以至校职工;历史沉积的案子也赶上要落实政策的当儿,于是博古的儿媳、鲁迅没过门的孙媳妇,北京卫戍区副司令早年丢在乡下的和原配妻子生的儿子,本局、外局领导们的家属子女也纷纷调来作了教员、图书管理员、资料员,打字员……,总之新职工多多少少都有点来头。

(未完待续)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