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殷罡教授商榷

第二个历史阶段(1993年至2000年):以色列国内强硬派是如何千方百计破坏《奥斯陆协议》的执行,巴勒斯坦建国期待是如何落空的,以及2000年戴维营会谈失败的真正原因

由于以色列强硬派的殖民化政策(殖民化这个词并不是笔者个人发明,可以参见联合国关于巴以问题的历次决议,用的都是这个词),导致巴勒斯坦地区人民忍无可忍,被迫反抗。但是巴勒斯坦人彻底被以色列极其严密的军事管制剥夺了武器,只能依靠石块表达愤怒,因此这次反抗又称为“石块革命”,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平民至少有2162人死亡(而以色列死亡平民仅53人)。

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公民,由于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同样曾经被军事管制近20年,并且被剥夺了多数土地),也举行全国性罢工,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反抗。很多人说以色列境内阿拉伯人多么爱着这个国家,痛恨西岸或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这种情况也是不存在的,由于他们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他们对巴勒斯坦人的反抗有极强的共情。

这些让以色列人民看到,由于阿拉伯人的民族精神和宗教意识极强,吞并巴勒斯坦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反而会背上沉重包袱。尤其是在经济上,为了维持西岸的定居点,每年的安保维稳经费、经营补贴,需要数十亿美元,西岸犹太移民仅占以色列2.5%的人口,却花费了12%以上的公共财政支出。因而,到1992年大选,利库德集团开始被人民抛弃,鸽派的工党又重新上台了。

同时,巴解组织和阿拉伯国家最大的支持者苏联,正在走向分崩离析,因此,他们与以色列和谈的愿望,也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强烈。这时候,第一次巴以双方都愿意以“两国方案”、联合国242号文件为基础进行谈判,首先产生了马德里和平框架,这一波和平进程的顶峰则是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这同样是在美国民主党政府斡旋下达成的一份协议。

《奥斯陆协议》及其之后签订的几个执行协议主要内容是:以色列军队逐步从加沙和西岸地区撤出,由巴勒斯坦警察部队负责公共秩序和内部治安;通过选举产生一个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机构,以色列逐步向自治机构交还占领土地,由自治政府负责民事行政管理工作;巴自治过渡期为5年,不迟于过渡期第三年开始谈判永久性解决巴勒斯坦最终地位,以及耶路撤冷、难民、定居点等重大问题。可以说《奥斯陆协议》的签订,为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指明解决方向,真正让人们看到了两个民族和解的曙光。

然而,尽管《奥斯陆协议》赢得了国际巨大赞誉,拉宾和阿拉法特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是这在以色列国内激起极大的撕裂。利库德集团声称:“犹太人对以色列地(犹太复国主义的特定用语,指原巴勒斯坦的全部土地)的权力是永恒的,不可分割的……在大海 ( 即地中海 ) 和约旦河之间,只能有犹太主权国家的存在”。以色列全国政界、宗教界、文化界名流联署的《以色列全地宣言》称:“如今犹太人民掌握了以色列地,我们忠诚致力于我们土地的完整,任何以色列政府都无缘在这方面做出让步”。新任利库德主席内塔尼亚胡表示:“《奥斯陆协议》是一个悲剧性的错误”,“是插在以色列背上的一把尖刀”。此等气氛犹如当年德国面对《凡尔赛合约》,认为是丧权辱国也!

所以,《奥斯陆协议》签订以后,一方面是,巴勒斯坦人中的极端主义派在激烈反对,破坏和平进程。另一方面则是,以色列激进派也在无所不用其极在反对,在想办法终结这个和平议程。1994年2月25日,犹太右翼极端分子巴鲁克·戈尔茨坦在西岸城市希伯仑的麦比拉洞清真寺,用机枪向正在礼拜的1100名穆斯林乱枪扫射,打死32人,打伤100多人,是为“希伯伦惨案”。1995年11月4日,以色列总理拉宾被犹太极端主义分子阿米尔刺杀身亡。

(拉宾被刺杀后,受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共同怀念)

1996年5月的以色列总理大选,反对《奥斯陆协议》的内塔尼亚胡当选总理。这表明反对和谈,让出土地的声音越来越占优势。这也说明,和谈只不过是多数以色列人的一时之兴,当真的要放弃领土和既得利益的时候,他们不愿意退缩、不愿意放弃,会最终导向强硬一边,这样的历史此后无数次重演。

在利库德集团领导下,经过前一段“缓和”的插曲后,以色列马上重回强硬的“正轨”。右翼力量立刻再次开动扩张的发动机,继续在西岸没收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大规模增加移民。从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订到2000年的戴维营和谈,短短七年中,巴勒斯坦西岸的定居点人口从11.2万增加到20.6万,又增加了近一倍。

(西岸定居点人口增长图)

内塔尼亚胡政府更以各种借口拒绝履行《奥斯陆协议》以及此后达成的关于撤军的《希伯伦协议》和《怀伊河协议》。到了1998年底,也就是《奥斯陆协议》许诺的撤军和巴勒斯坦建国5年过渡期结束的时候,以色列交还了西岸不足40%的土地,巴勒斯坦建国也被以色列以各种理由推迟。

巴以和谈失败,你可以说巴勒斯坦极端派不满这个协议,嫌它给的东西太少,希望掀翻谈判桌;但以色列上下也都在消极抵制和平协议,让一个国家主动吐出巨大的既得利益,这是违背人性的,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异常艰难的,正像沙龙所说的:“战争中得到东西,别指望靠和平可以得到”。

由于《奥斯陆协议》主要内容悬而未决,2000年7月,由美国总统克林顿撮合以色列新上任总理巴拉克和阿拉法特的戴维营会谈登场了。克林顿大概比较迷信戴维营这个地方,很想重复1978年埃以戴维营和谈的奇迹,希望巴以可以通过这场谈判一劳永逸解决几个核心争议。这样的话,克林顿可以留下一个永载史册的成就,他是以十足地诚意在双方之间斡旋的。

然而,《奥斯陆协议》落实中的波折历历在目,此时的阿拉法特认为以色列政府的许诺都是慷慨画大饼,也不信任美国的担保。更重要的是,即便阿拉法特仍旧对鸽派工党抱有信任和好感,但是就当时以色列国内撕裂的情况看,即使达成了一个协议,即使是得到了议会的批准(以当时工党及其联盟的席位数量看,根本没有可能)也根本没有机会执行:

在巴拉克来美谈判的时候,已经收到死亡威胁,如果让步太多,将会面临拉宾同样结局;西岸“定居者委员会” 也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谈判中特拉维夫爆发16万人大集会,抗议与巴勒斯坦达成协议;谈判刚刚结束,巴拉克政府就分崩离析,外长利维因为觉得和谈让步太多而辞职,工党的三个联盟党推出联合政府,让工党成为议会少数派;利库德集团正在酝酿一个新的议案,反对就耶路撒冷问题做任何让步。

所以,戴维营会谈以破裂告终,从根本讲,压根不是殷罡教授所指的阿拉法特不真诚,是他破坏了本有的巴勒斯坦建国的可能。如果以色列真正履行了《奥斯陆协议》,何必再来这一出戴维营会谈呢?阿拉法特作为经验丰富政治家,怎么会随便视谈判为儿戏呢?他已经余年不多,何尝不想真正达成一个可以建国的协议呢?西岸土地一直在以色列手中,他干嘛不尽量多争取一点呢?委实是当事人们已经看透了巴以和谈的实质,不愿再次被受其辱罢了。

果然两个月后,被巴勒斯坦人视为屠夫的沙龙(担任军方职务期间,曾经多次制造对巴勒斯坦平民的屠杀)强行闯进阿克萨清真寺,意在搅动和平进程,制造激烈对立。再四个月后,也就是2001年2月6日的总理选举(也是以色列最后一次总理直选)中,沙龙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得票率领先巴拉克25个百分点。

(2000年9月28日沙龙在圣殿山)

利库德集团的上台再次说明,在以色列,和平最终是没有市场的,就像加沙地带一样,只有不断走向极端的政治派别,才会不断获得胜利。

(二)

来源:阜成门六号院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