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牧场上的邓朴方

你看到那个带有小别针的白色小花瓶了吗?上面写着中华残疾人基金会的邓朴方,那是他给我们家的礼物。我们吃了一顿美味的烧烤,他当然想要辣酱,我猜因为他是四川人。那个场景真好。他坐在轮椅上,在我们的阳台上,眺望着太平洋。

我记得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文革期间,他在北京大学跳楼或被扔出窗外,摔断了脊髓。他坐着轮椅来美国。我接到电话,忘了是谁打来的。当时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了他的旅行,也可能是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他们想把邓朴方带到美国的乡村。我说,好吧,到我家的牧场来,我们可以去隔壁我儿子上过的乡村学校。于是,邓朴方坐着一辆巨大的凯迪拉克豪华轿车抵达,身后是高速公路巡逻队的警笛。

我们参观了我儿子在西马林(West Marin)就读的小学校,然后去了牧场,在门廊上烧烤。你看到那个带有小别针的白色小花瓶了吗?上面写着中华残疾人基金会的邓朴方,那是他给我们家的礼物。我们吃了一顿美味的烧烤,他当然想要辣酱,我猜因为他是四川人。那个场景真好。他坐在轮椅上,在我们的阳台上,眺望着太平洋。

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历史的弧线趋向正义(the arc of justice bends towards justice)。

这种互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这一切都不是由政府组织的。中国政府显然有参与,但它是由基金会和民间社会组织的,这是持续开放和互动的象征。对西方人来说,那时尤其充满希望。或许对中国人来说也是如此,因为他们拥有基于黑格尔历史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认为历史正在朝着某个方向发展。就马克思而言,他的目标是革命、社会主义和天堂。西方的版本是,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历史的弧线趋向正义(the arc of justice bends towards justice)。这是一个简单的想法。黑格尔的目的论是一部人类走向更大开放和更高阶段的历史。

(未完待续)

鸣谢

本期节目由China Books Review与百京饭店联合制作,感谢主编Alec Ash的支持。特此感谢本文的中文编辑马世豪,以及英文音频编辑Taili Ni。

来源:蜉蝣天地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