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1

富有诗情画意的黄山,巍然挺立在皖南群山之中,绵恒三百余里,风景七十二峰峥嵘林立,高耸入云;象形巧石,惟妙惟肖;古松多姿,绿木葱郁;云海起伏,浩瀚千里;飞瀑流泉,鸣乐期间……黄山确实是集名山胜景于一身;有泰山之雄伟、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峨眉之清凉。但我觉得黄山之最美,是盎然的春色。

黄山之春,是从每天最先迎接旭日的高峰山光临,还是与象征大地欢笑的潺潺溪水结伴而来?是先给万木换装,还是先替繁花着彩?是听热心的导游小姐说后,才知晓其中的奥秘。这时的秋天和春天是沿着相反的方向走来的。有诗云:“丹枫着彩先染头,樱桃开花楼上楼”,就是说一棵树的上、下部都有季节之着。黄山的春色确实是由下而上,拾阶攀登,你会受到沿途的云海、泉水、奇松、怪石夹道欢迎。不是吗?黄山下春光明媚时,游春者发现,那奇峰绝顶的另一面却仍然银装素裹;爬山累得气喘嘘嘘,汗流浃背,仿佛遇上了三伏天;但在一个山脊上站久了,顿时又觉得透凉透凉;俯首崖下坞中草木尚未发青,又宛如置身萧瑟的深秋。眺望“蓬莱三岛”、“梦笔生花”、“喜鹊登梅”和“猴子观海”等美景,可谓处处入画、山山成诗。难怪当代诗人郭沫若,也要吟出“深信黄山天下奇”了。“和风吹初服,正值桃花时,花开十万树,峰似绛霞披”。

黄山的春色充满了诗情画意,而黄山松被称之为黄山春天的象征,成为春意中的一大美景。黄山的美在春,黄山的奇在松,山愈高,峰愈寒,黄山松的形态也愈奇特。过去有人称黄山有九大名松,也有说十六大名松。其实,五百里黄山奇松无数,一棵黄山松就是一首优美的诗,一棵黄山松就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迎客松挺立于玉屏风东侧的文珠洞上,树龄已逾800多年。但见它破石而出,树高10米多,胸径64厘米,地径75厘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8厘米的两大侧枝伸展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她雍容端庄,刚毅挺拔,挥展双臂,彬彬有礼地热情欢迎四面八方的宾朋。松后的巨石上,朱德委员长为其题词“风景如画”。与毗邻的“陪客松”、“送客松”、“望客松”,构成“玉屏四松”的胜景。明代旅游家徐霞客称之为“黄山绝胜处”。位于登天都峰途中的天桥附近悬崖上的“探海松” 逶迤偃卧,体高数尺,其虬枝腾空,伸向前海,势如挈云,故名探海。生于玉屏楼至莲花沟路旁的“蒲团松”,高不盈丈,却枝丫茂密错落,枝冠如盖,径约十米,可坐数人不坠,形似一个大蒲团。画家丰子恺曾绘有一老僧坐在树上打盹图,题为“蒲团松上好安眠”。位于天海海心亭右侧的“凤凰松”,枝干葱茏,顶端坐四个枝丫,变曲成凤凰头颈。在北海狮子峰下贴地而坐的“麒麟松”,屈曲如兽形,卧伏石侧,状如传说中的麒麟。在北海宾馆通往始信峰途中,有一棵“黑虎松”,粗壮雄伟,枝叶茂密,颜色幽黑,形似一黑虎。

黄山松是由黄山地区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以石为母,以云为乳,其千姿百态的模样与黄山自然环境有直接联系。黄山松的种子一旦经风吹雨送,落户到花岗岩裂缝中后,便以顽强的生命力,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长石含有钾,钾与空气中的氮变成氮盐,随雨水流入石缝,被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花草、树叶等植物腐烂后,分解成肥料。经千百年锤炼,造就成华盖一样的扁平树冠,粗短坚挺的松针,极坚韧且富有弹性的树干树枝,见缝生根的顽强生命力。她不惧干旱、不畏严寒酷暑、不怕狂风暴雨、云遮雾绕、雪压霜侵,屹立于岩石之上数百年而不倒,勃勃然而不衰。新春骄阳下,新绿松针嫩蕊吐芽,映衬出晶晶闪亮。黄山大美始于松,无论远观还是近赏,黄山松都能给人大气凛然的震撼和坚忍不拔的感染力,让人深切地钦佩天地的造化、生命的顽强。

当走到始信峰西侧就能看到“连理松”,树高近三米,自根部而上有两株松枝,紧紧依偎而立,酷似一对情意绵绵的情侣。举目远望石笋峰峭壁之上,顽强地生长着一株“卧龙松”,一棵古松枝干横生,伸出长长粗臂,恰似一道扶栏,接迎南来北往的游客,是一棵名副其实的“接引松”。它那任劳任怨,甘当孺子牛的精神,不正是勤劳勇敢的黄山人的真实写照吗!

来源:江淮文学

作者 editor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