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四通改制
(32)段永基

海平出走,卷走了一笔生意,四通只是少赚了一笔,并没有伤筋动骨。但却害惨了陈春先的华夏公司。因为这批打印机原来是为华夏的电脑配套的。伤害了一位最不应该伤害的朋友,至今,我还心存内疚。虽然,并不是我们故意为之,遇到了家变,实在是不得已。

海平走了,我很遗憾,毕竟是走了一个人才。那时候,我求贤若渴。因为我深知,延揽到一位人才,就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当时进入我视野的,首先是段永基。

万润南与段永基(右)。

就综合素质而言,段永基出类拔萃。敬业、勤政、工作狂、思路缜密、严谨,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而且还善于“装神弄鬼”。当年,四通最杰出的三位主将都有很特别的雅号:沈国钧是“老奸”,王安时是“巨猾”,段永基则是“装神弄鬼”。

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你万润南为人既不奸也不滑,更不会装神弄鬼,何德何能,凭什么去领导他们?

当年刘邦打天下,成功之后,在洛阳南宫置酒招待群臣,问大家一个问题:“吾所以有天下者何?”臣子的回答不得要领。结果刘邦自己说出了一段千古名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群臣悦服。

在四通,运筹帷幄,出谋划策,沈国钧堪比张良;商场上神机妙算,战必胜,攻必克,王安时堪比韩信;在公司内部镇团队,抚员工,使上下井然有序,段永基堪比萧何。我经常称赞他们如何能干。也常被问及一个问题:你这个总经理是干什么的?我回答:总经理只干一件事,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首先要找到合适的人,其次是找到合适的位置。段永基绝对是人才,问题是他合适的位置在哪里?段永基和四通的接触很早,但正式加盟却很晚。公司成立初期,他曾向四通推荐过爆炸喷涂的项目,一直到1985年10月,在公司经历了一场风暴,基本站稳脚跟之后,他才把关系正式转到四通。其原因,是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舞台。

1985年1月18日,我在颐宾楼招待汲鹏,那时候,他正准备到北京来接掌康华。恰逢段永基来访,都是清华校友,我便请他一起入座。席间,汲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兄弟我只是党棍一条,这回,兄弟我只能躺在兄弟你身上啦!”大家哈哈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段得空和我说了一件事,说他在北航读研时的一位老师,有一个亲戚在美国开公司,最近回国,带来了许多好项目,希望和我见一次面,谈谈和四通的合作。我一口答应。

这几天,我忙着接待来自海外的合作伙伴,首先是CST 的赵教授。1985年1 月6 日,在我回国一周之后,他也飞到了北京,把我介绍给CST 在北京的副总。一连六天,我请他们参观公司的各个部门,让他们了解四通的全面情况,寻找可能的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

1985年1月9日,深圳大学电脑中心的应启瑞陪同香港COLEX公司总裁查尔斯•刘在长城饭店会见我和李玉,之后我安排他们到四通参观,也是商讨可能的合作。

我明白,段永基是希望这一次由他安排的见面能谈成什么项目。这样,他加盟四通便有了一个切入点,可以创建一个由他来当主角的舞台。第二天,我们在民族饭店的一个小会客室见了面。递上来的名片,是美国沈氏公司,我大概明白了是什么路数。沈先生夹着一个硕大的皮包,相貌堂堂,精明外露。他的亲戚、段的北航老师,看上去却身体单薄、老实本分。席间,他首先谈到了一种新型的磨擦材料,说可以做汽车的刹车片,在美国会有很大的市场。他说自己可以提供技术和市场,要寻找的,是资金和生产能力。鉴于爆炸喷涂的教训,我说,这方面我们是外行。他了解到我们从事的是电脑行业以后,便开始谈引进各种生产线。我听得出来,这方面他是外行。

我给老段递了一个眼色,说要出去方便一下。全身都是心眼的段永基立刻跟风出来,说也要方便一下。在厕所里,我笑着对老段说:这是一个“骗子”。

老段有点不高兴,正色说:不可能,这是我最信任的老师介绍的……

我说:“骗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你说要什么,他就有什么。不信?我们回去,你可以自己试试。

回到会客室,我基本上不再说话。开始由段永基主谈。段开始海阔天空,谈起各种他想得出来的项目,什么造纸设备、什么新型材料…… 每说一项,沈先生都会说:有!有!并且立即从皮包里掏出一份和其他公司签订的合作意向书。这时候,段和我对看了一眼,微微地笑了起来。

事后,段不解地问我:他这样做,图什么呢?我说,他就图那一份份合作意向书。一个成功的企业,是由这样一些要素组成的:人才、技术、资金、生产能力、市场。沈氏公司自己什么也没有,但凭这些合作意向书,可以对甲说,我有乙;对乙说,我有丙;对丙说,我有甲……也许,事情就这样撮合起来了。事情成功了,他可以从各方收取中介费,也许,还可以在新公司里占一点小股份。

其实,说“骗子”太沉重。后来,我明白了市场需要这样的掮客,中介也是一种值得尊重的辛苦劳动。而且,当年沈先生所说的刹车片,是一个很有眼光的项目。现在,中国生产的各种刹车片,基本上垄断了美国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当然,这是一个劳力密集、污染环境的项目,四通当时不适合进入这样的领域。

(未完待续)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