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经常有人把中国比之为一艘船。《大海航行靠舵手》就是这种比喻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1976年10月,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巨变——祸国殃民的四个小马猴被赶下了台,中国人民又迎来了“第二次解放”(中国人民“第二次被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一直未曾见人深究,好像也不宜深究)。当时就流行一句话:“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坚冰”者,“航路”者,意指中国这艘“巨轮”又可扬帆起程了。当年四个小马猴下台举国欢庆,相信国人对“国”与“船”的比喻并不陌生。
二
船是在水上航行的,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对于弄舟楫者来说,水之“性情”不可不察也。
国是靠民承载的舟,同理,民可载舟,也可覆舟。对于治国理政者来说,民情民意不可不察、不可不尊也。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多助”者,国之舟平稳也,得“寡助”者,国之舟难免风雨飘摇也。
三
船在水上航行,除了要留意水流的走向、天气的变化、有无暗礁险滩这样一些外在的影响航程的因素,还要注意船体内部有没有结构性弊病:比如它装载的货物是否平衡。我们知道,无论大船小船,其上面的装载物如果一边多一边少,两侧不均衡,那航行起来是很危险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过度的贫富不均,财富过多地集聚在少数人手里,其后果和一艘船把货物集中在一侧类似,是同样包含巨大风险的。
四
戏台上唱戏,刁得一夸阿庆嫂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其实在水上行船,才更需要这种本领。茫茫水域,海天一色,我们即使睁大双眼,伸长耳朵,也有迷失方向找不见北的时候,也有撞上冰山触上暗礁的时候。我坚信,船在海上航行,如果多一双四处了望的眼睛,船就多一份安全。可是奇怪的是,我们这艘被命名为“中国”、满载13亿华夏儿女的“巨轮”,似乎并不欢迎它的“乘客”东张西望,有人发现险情大声呼叫,反会被当成“疯子”关押起来。一艘航行在茫茫水域的“巨轮”,采取这样自掩耳目的做法,所为者何呢?
五
一艘船“前景”如何,不能光看它悬挂在桅杆旗子上写的那些字。它上面即使写着“通往天堂”、“驶向极乐世界”这样诱人华丽的字眼,但船上如果上至船长大副下至船员水手,纷纷为自己打造“逃生艇”,纷纷把船上的物资往自己的“逃生艇”上搬,纷纷把搬到“逃生艇”上的物资往另外一艘船上转运,就透露着前景不妙的信息。一艘船只有出了大事,船上的老鼠才会惊慌失措地乱窜。一艘“巨轮”只有到了必沉无疑的地步,它的上至船长大副下至船员水手才会纷纷为自己打造“逃生艇”。“逃生艇”围满了船舷,桅杆的旗子上写再多漂亮的字,都是安定不了人心的。
六
据报载,中国目前携款外逃的大小官员有4000多人,转移到国外的资金高达500多亿美元。而目前仍“坚守”在自己“神圣的工作岗位”上的官员,有多少人正在悄悄地给自己打造“逃生艇”,有多少人正在把自己贪污受贿得来的钱往境外转移,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些打着“为人民服务”旗号,披着“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新的长征”外衣的人,并没有几个人真把中国当作自己的家园,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中国才是真正的“暂住”。他们更像一群海盗,在把中国这艘船上的东西打劫一空之后,便纷纷逃到各自心目中的极乐世界去了。是的,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海盗,因为他们的行经,他们在中国这艘“巨轮”上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海盗式的。
七
我忽然有一天觉得,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怎么越来越像一艘漂泊在汪洋上的无主的船呢。什么人都可以到它上面劫掠一番,什么人都可以把它的“乘客”当奴隶使唤,甚至无缘无故地杀掉。没有人为此表示气愤,没有人站出来对此进行谴责,更没有谁能阻止住这种野蛮行径持续不断接二连三成千垒万的发生。所有劫掠它的人,心里都十分清楚,这艘“巨轮”上只有绵羊般驯良的“乘客”,根本没有主人。因为没有主人,所以劫掠它的人愈加肆无忌惮起来,愈加像海盗那样对待它了。中国这艘“巨轮”就在一批一批海盗——以前是外来的海盗,如今是内生的海盗——的劫掠下,变得愈来愈风雨飘摇和破烂不堪,而它上面的“乘客”,其生活也愈来愈悲惨、愈来愈缺乏正常人之状态和正常人之色彩了……
悲夫!
首发2004年《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