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6

bsdm

Sayed Gouda的英文小说Closed Gate(《闭上的门》)

香港的六四纪念馆为纪念中国前总理赵紫阳明天是辞世十周年的纪念日,除在场馆里设专题讲述赵紫阳一生外,同时间,更开拓范畴,把展场摇身一变成为新书发布的场地。率先成为这场地向公众介绍的第一本书,当然跟六四有关,只不过,这次撰写的人不是耳熟能详的学生领袖的名字,而是踏足中国土地不久,便发生那场国殇的一名外籍人士Sayed Gouda.

正于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及文化研究系任教的Sayed Gouda,他本身既是一名埃及诗人又是一名小说家,是次撰写的英文小说《Closed Gate》,即“闭上的门”,正是他当年在北京修读汉语时,个人亲身经历这场引动全国以致国际关注的八九民运的悲剧。

不过,这不是一部完全纪实的小说,而是一部混合创作与纪实的文学作品。故事讲述巴勒斯坦籍的男主角Durrah第一次离乡别井,接触境外的世界就去到中国北京,在那里迅速成长的经历。故事里,出现了不同国籍的人物,Gouda说,有些是真实但也有是受到一些人的启发而虚构而成,但是,从其描述不同国籍人士的表现来看,不得不承认他观察入微,例如问来自不知是朝鲜或韩国的同学的国籍时,韩国的同学会立即说:“当然是韩国!”;当问香港的女同学的国籍时,她会说:“虽然大家都是中国人,但是,较认同自己是香港的中国人”,来自美国的男同学的表现,就更是典型的美国人,嘴边常挂着民主与自由。Durrah自己除了在这片黄土地上,编织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感情故事外,更重要的是,来自战云密布巴勒斯坦的他,对“家”更有百般滋味的感受。

这本小说有一个特色就是记述了作者的个人经历,除八九天安门部份,是他亲耳听闻,双眼目睹外,小说中男主角Durrah经常梦见亲人被欺凌,朋友被杀的梦魇,原来也是作者的个人经历。

1988至1989年间凭着奖学金到北京读书的Gouda说,25年后才把昔日亲眼目睹的惨剧写下来,跟近年间在加沙发生的种种动乱,及去年出现的占领运动有关。他指,这本小说早在占领运动发生前已动笔,但是,看见香港一群群学生为民主而呐喊的情景,昔日学生惨死的种种记忆全部再涌上心头,至今一直挥之不去,当中包括广场上学生井然有序地留守及表达意见,老百姓对学生的支持等,不过,最令他痛心的是,在学校门外,看见一个木头车上载有一名背脊有3个枪弹孔的9岁男童的尸首。这男童的遭遇,更令他在书中提及年稚时,若同龄的同学亦死于枪弹之下的情景。

回想去年整场的占领运动,Gouda不禁三度说当时“好忧虑”,深恐25年前的情景再现。不过,25年过去了,占领运动没有开枪清场跟当年天安门血流成河,表现不一。但是,Gouda觉得根本无变。

Gouda:我觉得仍然一样,我真的很难说我相信他们。根本仍是政治,他们仍然有方法操控,结果亦是他们想要的。我很难讲见到中国政权有什么正面的改变。

至于,小说中串插加沙的噩梦,他解释是因为自己的祖国埃及,邻近就是以色列。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的战火已是经年,巴勒斯坦的人权更已多年受到蹂躏,但是,却常遭别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Gouda说,把北京与加沙的事连上,其中一个原因是,北京与加沙同样都有一度谕意和谐的门,只不过,当中国的学生为到民主、言论自由及人权游行时,那度谕为天堂之门关了,情况跟加沙一样,当人民要求好卑微的人权时,那度比谕为和谐之门都一样关上,迫使当地的人民要在一个没有人道的环境下生活。

Gouda:我的讯息是,那两度分别在北京及加沙代表天堂及和谐之门,不幸地都被关上。我希望有读者看后这书,可以对这世界的态度作出改变。

Closed Gate的序言,讲述男主角在一部巴士上要求落车回家,但是,司机没理,继续开,纵使那部车朝向一个更迷人的新地方,但是,在他的心中只想着落车回家。问Gouda心中的家是怎样?他说,是安全及有尊严的家。

Gouda:是的。你住的地方一定要令你感受到和谐、安全、被尊重、有尊严、享有人权、享有言论自由,若你看不见这些价值时,那里不是你的家。

究竟,被Gouda视为家的香港,是否仍有拥有这些价值?

文章来源: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