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税收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显而易见的。奇怪的是,此类政策却往往引起政客咒骂,并且提出一整套理论进行攻击。税制竞争有害理论,就是这类说法的典型代表。

卢森堡是一个只有50多万人口的弹丸小国,凭着一整套低税亲商政策,成为全球最著名的免税港和金融中心,经济发达之程度,比英法德意等国遥遥领先。最近阅读《冷酷的钢铁》,看到一则旧事。20世纪80年代德国政府一度对本国银行存款征收高达10%的增值年税。法令一颁布,就有巨额资金流入卢森堡银行。卢森堡银行家喜出望外,决定向德国总理科尔赠送10箱香槟酒以示感谢。类似事情在欧洲其实经常发生。2013年法国奥朗德政府宣布,将对超级大富豪征收最高达75%的税收,一时间欧洲国家纷纷向这些富豪抛出橄榄枝。

低税收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显而易见的。奇怪的是,此类政策却往往引起政客咒骂,并且提出一整套理论进行攻击。税制竞争有害理论,就是这类说法的典型代表。

20世纪后期市场化浪潮遍及全球,发达国家内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发生很大分化。英美国家通过一波减税和私有化高潮,吸引投资远超传统福利国家。中国这类后发国家,则通过给予外商政策优惠、税收减免,吸引到大量外资。一些国家和地区,例如瑞士、卢森堡、新加坡和一些群岛,它们干脆实行彻底的税费减免,给外国投资提供便利。

这些做法引起很多国家政客不满,其中尤以欧盟内部争论最激烈。欧盟素来是一个强调协同步的组织,主流官员不只认为应该统一货币,还应统一税收,至少做到协同。那些将税率压得极低的国家,是在“恶意竞争”,争夺投资,制造贫富分化。最严厉的指控,是这些“税收监管不利”的国家,往往成为犯罪组织洗钱的基地。为此,经合组织经常列出“避税港”黑名单,对它们进行谴责。像瑞士、卢森堡、百慕大群岛、开曼群岛这样的金融之都,注册圣地都是名单上的常客。

以减免税为主要内容的竞争真的会损害别国经济,危及全球经济秩序?这当然是政客们的胡扯。有税收洼地或免税港,并不意味着一家公司的资金和业务全部转移。公司只需将总部、注册地或核心部门迁到这里,就能躲避大量缴税,将利润留在手中,好为公众提供更多服务。比如爱尔兰长期保持着12.5%的欧洲国家最低企业税率,这使得它吸引了英特尔、微软、苹果等公司入驻,为这些企业节约了每年几十亿美元税金。2013年谷歌公司业绩大好,股票大涨,公司首席财务官就坦率承认,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谷歌将所得税率从23%降到了15%。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这些免税港,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公司将不复存在,这其中包括中国互联网公司。很多公司从高税国家逃离,仅仅是政府财政遭受了损失,民众福利却实实在在地增加。相同的道理,富人移民或利用双重国籍身份逃税,他们并没有放弃本土事业。免税港以获得丰厚资本和人才作为制度回报,其它国家的民众也获益匪浅。

税制竞争是件好事情,它能让人们直观看到繁荣的源泉。横征暴敛的国家,有钱人唯恐避之而不及,低税平和的地区,最穷民众也愿意扎根下来,创造财富。长期竞争的结果是坏政策难以维持,只能对人员和资本流动进行管制。这是政府最黔驴技穷的本事。聪明的政治家应该抵制“税收协调”之压力,让本国在税制竞争上保持优势,源源不断地输入外资。

那些自己做得糟糕又见不得人好的政府,他们宣扬“税制竞争有害”论自私猥琐,应该被主流学界唾弃。税制竞争的经验不只在国际社会中有效,就是一国之内,也同样适用。地方政府应当拥有自行减税、免税的权力,互相竞争,吸引投资。这种做法在中国的地方政府那里其实很普遍,在总体经济日渐低迷的今天,更应该大张旗鼓地鼓励。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