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4日
2014年香港五七出版社出版的萧羽著《中国的航船驶向何方》,封底“内容简介”说:“本书以客观的态度对中国时政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评述,共有四个部分。第一篇是对六十年来和现状的回顾,既肯定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深刻分析了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教训。第二篇主要分析了西方的多党制民主,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关键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对立的时候是无法实现民主的,勉强实现也只能是劣质民主,正如许多发展中的国家。第三篇提出了改革的设想,重点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党政分离。党政互不隶属,党委及其广大党员就可以成为监督政府的最重要的力量,这样就可以解决现存体制的关键问题,即一党制和缺乏监督的矛盾。”第四篇从更深的层次,从理论上分析以往社会主义理论的不足,对私有制、分配和政府的阶级属性有独到的见解,在认识和方法上充分运用了辩证法。文章涉及面很广,论述很深入,阐述客观、立论公允、逻辑严密。是关心中共前途的人士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读后觉得不是这样,反倒觉得象是吞了一条蛔虫,不吐不快。总的印象是:该书是一本维护权贵既得利益集团的书。只不过手法翻新,不是直接告诉读者现有制度如何完好,而是通过罗列了一大堆人所共知的矛盾、现象,诱导人们不可怀疑1949年所建制度的正确性。更不要轻易改变它。为两个30年互不否定作了不能自圆其说的辩解。说出了人民日报、中央台想说又不便说出的话。是网络版的“环球日报”。作者就象下文中鲁迅所刻画、讽刺的聪明人一样。只对主子有用,其主张对奴才绝无任何价值、好处。
《聪明人、傻子和奴才》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以下,对原书第一篇第一章用【】中的黑体字,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请不吝赐教。并盼能抛砖引玉出现更多、更深刻的批判文字,以正视听。
第一篇 回眸
第一章 历史的拐点
实践检验真理
历史总是曲折前进的,或者说是经历不断的错误、挫折、重新认识、调整、再向前进。
上世纪70年代末展开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为改革开放做了舆论准备。大家都看到,实践证明了之前的路线导致共同贫穷,【不是路线导致共同贫穷,而是体制导致了共同贫穷】随后中国的航船离开了原来阶级斗争的航道,驶到了改革开放的航道。航道是否顺当,并不清楚,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
于今,三十多年过去了,让我们再重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看实践的结果究竟如何。从正面效应看,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持续的起飞,经济总量增加了几十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的影响力大增,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从负面效应看,整体的道德水平大大下降,尤其是官员的贪腐成为当今最大的毒瘤,贪腐和伪劣假冒堆积如山,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和环境污染突出,党的威信不但没有因为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而提高,反而大大下降。【所有的负面效应,都是政治上一党独裁、专制制度的必然,而不是由于改革开放,】
这两方面的结果都是有目共睹的。至于这两方面孰轻孰重,【不应比较孰轻孰重,也无法比较轻重,而应问为什么会如此。是一好遮百丑而不是孰轻孰重的问题】却见仁见智。大体上说,在外国人眼里看到的,主要是经济层面的影响力,文化层面于他们没有体验,而在政治层面,诸如人权、民主,则颇多微词。【在国人眼里诸如人权、民主,难道没有微词?把国人的实际感受,说成是外国人眼里看到而产生的一点微词,实在是居心叵测。简介中的“阐述客观、立论公允、逻辑严密”之说,又怎能成立呢?】但在国人眼里,包括海外华人,经济层面是肯定的,却又贫富悬殊,文化层面却主要是负面的。而在政治层面,不同人群的看法大相径庭,非常混乱。
有一点基本上是共同的看法,那就是必须改变,也一定会变。【作者偷换概念,把制度之变偷换为方法之变】但是为什么要变以及应该怎么变却几乎是针锋相对。几种最典型情况是:右派或称民主派认为是改革不彻底,是政改没有跟上,其中很大一部分倾向于美国式的民主,或北欧式的民主。左派认为恰恰是改革走错了方向,偏离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应该扭回去,其中极左的甚至肯定文革的道路。一些既得利益集团,他们谈不上是是左或右,更担心的是变,其中凡有条件的都“狡兔三窟”,或有子女在国外或已置房置产将家属移民国外(俗称裸官)。
这一切都显示对中国的前途普遍存在焦虑,中国处在另一个历史的拐点,中国的航船究竟应该驶向何方?处理不当是一场危机,处理得当也可能成为机遇。
兴衰的周期律
著名的“窑洞对”,即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窑洞问毛泽东如何能避免历史由盛而衰的周期律,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然而,毛主席并没有实现他所说的民主,反而更加独裁。1949建国(即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初到50年代,中国确实欣欣向荣,比之前几十年大有兴盛景象。但是自从五十年代后期的反右,和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的折腾,民生凋零,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可说是由盛而衰。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大转折。30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确实大大提高,大有“和平崛起”的景象。然而当下社会矛盾尖锐,尤其是官员的贪腐,已成为民怨沸腾的焦点。中国历朝的败亡都是因为政府的腐败,【此话似是而非,是表象而非实质。专制制度必然产生腐败。作者在此又一次偷换概念,把跳出这周期律的办法——“民主”,偷换成了“腐败”】最近的两次,前清的覆灭及前国民党的败走台湾,内因都是自身的腐败。那末,如今的中国共产党会不会又重蹈由盛而衰的周期律覆辙?
当前的社会矛盾
大家都承认当前中国的危机在于尖锐的社会矛盾。中央希望建立社会和谐,最不和谐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不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而是中共反动派(仅指主张‘四个坚持’,‘七不讲’拒绝政改的一小撮)代表的官僚既得利益集团和广大劳苦群众之间的矛盾。】
第一、官民矛盾。人民缺乏对政府的信任,这表现在每年几万起群体闹事事件和经常有几千万人上访。有人分析闹事的性质有三类,即维权,泄愤和骚乱,多数是表现为对政府的不满,而不满的原因主要是官员的贪腐,脱离群众。还有黑恶势力欺压百姓,而黑恶势力又往往得到地方政府的姑息和保护,所以治安恶化。如果政府廉洁,真正情为民所系,黑恶势力也不可能猖獗。百姓的不满还在于假毒食品的泛滥和环境的恶化等等社会问题。
第二、思想意识混乱,特别是左派和右派的矛盾。左派右派的争论从未停止,都对社会乱象,道德沦丧的现状不满,但是他们对根源的看法和解决的处方截获然相反。左派认为是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其极端者认为应退回到毛泽东时代。右派认为是改革不彻底,政治改革停滞不前,其极端者认为应该实行西方的多党民主,轮流执政,让在野党监督政府。对于左派右派的定义都有不同的看法,这里就不讨论了。
第三、贫富两极分化,加上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新形势下的阶级矛盾又冒尖。如前几年的黑砖窑事件。否认阶矛盾的存在而说成是仇富心理,一味赞扬民企的积极作用,甚至害怕说还有阶级和阶级斗争,是错误的。没有对一些黑心的资本家的恶行作坚决的斗争是导致伪劣假冒乃至假药毒食品泛滥的重要原因。两极分化还表现在弱势群体对教育医疗和住房的沉重负担和富豪们的穷奢极侈,。
第四、历史遗留的问题。由于历史上犯的错误,冤死和伤害了大量的无辜,虽然多数已经平反,【作者又在说谎与粉饰,所有右派及64受害者都未平反,何来‘多数已经平反’之说。】而后遗症远未消除。尤甚是错划的右派,因为这是由党直接策划的。负有直接的责任,比其他冤案更难处理。历史的重大遗案还有,如何评价中共党史及主要人物,包括对毛泽东的评价,这也是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不能客观地澄清历史,没有实事求是的总结。在宣传工作上便始终背着沉重包袱,常常要遮遮掩掩,言不由衷。
还可以举出许多矛盾,如民族矛盾,此外国内外都还有反共的势力。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不和谐的因素。解决这些矛盾是不可回避的,其难度绝不亚于经济问题。
稳定与政改
当局深知社会矛盾很多,会不会重蹈周期律覆辙是一个既严肃而又现实的问题。正因为有太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把维稳放在重要位置当然是对的,一旦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将是灾难性的。【作者再次用“矛盾很多”代替毛泽东认定、承诺的“民主”药方,为当局凃脂抺粉,为维稳即拒绝政改和一党专政作辩护。】
为了稳定,必须给予弱势群体以基本的生活保障,即低保。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多是由于饥荒年代活不下去,被迫揭竿而起。为了稳定,必须发展经济,才能有足夠的就业。尽管如此,每年仍有几万起的群体闹事,为了稳定,每年付出几千万的维稳经费。
所有这些都无法缓和社会矛盾,【这半句说对了,因为很多社会矛盾都是制度导致的。】因为社会矛盾虽然很多,最不稳定因素是以上所说第一点,党和政府缺乏群众信任。不信任的原因固然很复杂,最主要的是官员腐化,街谈巷议无不切齿,【不信任的原因固然很复杂,最主要的是政府即中共反动派的背信、食言、说谎、欺骗。这不 是‘官员腐化’四个字所能代替的。】显然,任何经济措施,或再多的维稳经费也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问题又归结为政治改革。
如果政治改革最迫切的任务是反腐,那必然是力量的较量,也就是反腐的动力和阻力的较量。反腐的对象正是那些腐败的官员,以及和权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联系而发财的既得利益集团,那么必然受到他们的抵抗。这个集团越强大,也就意味着阻力越强大,尽管有良知的党内领导也认识到必须反腐,不仅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也是为了共产党自身的生存,然而他们反腐的动力能否战胜阻力还是未知数。
众所周知,百姓是水,政府是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又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谁都会说,心里是否真正认同,却也未必,尤其是那些贪官。因为当前民心所向正是对腐败的痛恨。群众是天然反腐的,谁能有效地反腐,谁就能获得民心。因此,当前政改的最迫切的目标,或者说第一个目标,就是反腐,藉以重新获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既然官场内部反腐的阻力很大,那么应该调动群众的反腐力量。或者说,谁能团结好群众,谁就能有效的反腐。可惜,我们看到在野的左派和右派,虽然他们都对现实不满,都反对腐败,却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力量互相抵消。所以,反腐的动力不足,年年高喊反腐,却没有雷霆万钧的声势,尽管每年抓出的贪官人数不少,却没有根本改变官僚腐败的现状。【自相矛盾。一面说‘谁能团结好群众,谁就能有效的反腐。’同时偷换概念用‘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力量互相抵消’为当局不动员甚至压制群众反腐,以致‘年年高喊反腐,却没有雷霆万钧的声势,尽管每年抓出的贪官人数不少,却没有根本改变官僚腐败的现状。’开脱。】
来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