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欧美人看阿根廷人之富有,大约如今人看中东石油土豪。现在它却成了历史学者研究民粹主义祸害的样本。阿根廷衰落的原因很简单:从贝隆时代起,政府就在军人和民粹之间摇摆,内乱外战交织,通胀率居高不下,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在它衰落的另一端呢,当初的繁荣又是怎么回事?

在很多人眼中,这种疑问纯属多余。阿根廷地理太优越了,全国大量土地是优良草场和耕地,沿大西洋有绵长海岸线,布宜这个大港口几乎是整个南锥体进出口的通道。由于历史关系,阿根廷牛肉拥有欧洲这个巨大的大市场。如此天赐福地,想不发达都难。

可是阿根廷自1816年独立以后(那时称拉普拉塔联合省)就和拉美各国一样,陷入到长期军阀混战和考迪罗统治。为何到19世纪后期,阿根廷从南美各国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发达国家呢?深入阅读历史就能发现,19世纪末阿根廷之崛起,不是因为“上帝赐福”或“自然而然”,而是当时政治家有意识贯彻自由政策,遏制落后力量,精心“养育”的成果。

阿根廷最后一位著名的考迪罗是胡安·罗萨斯将军。像后来法西斯一样,罗萨斯热衷于通过恐怖活动清除异己。他代表了当时农场主野蛮势力(其本人是腌肉厂老板,下台后流亡英国继续经营农场),野蛮、强横和仇视外国资本和移民。罗萨斯的统治给了当时知识分子很深的刺激。阿根廷向何处去,成为摆在后来者面前必须回答的问题。幸运的是,罗萨斯之后的阿根廷政治人物大多选择了宪政、贸易和自由放任。

胡安·阿尔韦迪,一位深受欧洲启蒙思潮影响的知识分子,曾因反对罗萨斯统治而流亡智利。罗萨斯倒台后,他回国为阿根廷设计宪法。奴隶制被正式废除,自由贸易、信仰自由、移民自由等基本原则被确立下来。阿尔韦迪对政府的认识是这样的:“政府代表消费而非生产”,“没有比政府更糟的农民、商人和制造商。”同时,阿尔韦迪还对个人权利、自由贸易、移民的好处有过精彩分析。他的格言是“统治就是移民”。

萨门托总统,一位学者型政治家。他曾写了一本书《文明与野蛮》,激烈批判阿根廷传统文化。他认为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乡村生活和等级习俗是野蛮的,贸易带来的法律、尊重私人财产、城市生活才是文明。萨门托也是移民的极力鼓吹者,他说,应该使阿根廷成为欧洲移民的祖国,让他们自由工作和融合。“移民的聚集会使土地得到开垦,促使城市出现、河流通航、市场繁荣,因为他们会从欧洲带来知识、工业和创造文明国家的工具。”

罗卡总统,一位强有力的军人。在他任期内,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特殊地位得到了解决。长期以来,布宜港的关税利益集团总是倾向于提高关税,保护本地产业,为此还发生过脱离联邦的事情。罗卡将军赢得选举并粉碎了布宜人的叛乱,实现了阿根廷名符其实的统一。1880年起,罗卡将军所在的国家自治党长期执政,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一直持续在20世纪。

当时全世界最流行的思潮正是天赋人权、保护私产、自由贸易。阿根廷政治家多都是受过自由思想熏陶的学者,他们把握到了繁荣的真正原因,持之以恒地和保守势力作斗争。19世纪70年代,阿根廷给世人的印象还是贫困落后,印第安人还在袭扰着布尔诺斯以外的内陆地区。从1880年到1913年,阿根廷年均GDP增长超过6%,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段时期成了阿根廷历史上的“美好时代”。

阿根廷繁荣一直持续到1930年代。随着经济大萧条波及国内,国内的法西斯主义和民粹主义兴盛起来。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自由贸易被抛弃,政府征收高关税,限制农产品出口,并建立起配套齐全但是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阿根廷繁荣的原因被遗忘了,自由贸易理论遭到嘲笑。长相漂亮,说话动听,但是却狭隘狂热的贝隆夫妇成了新的国家偶像。

2012年贝隆夫人去世60周年,克里斯蒂娜总统(她和丈夫基什内尔总统两人搭档,酷似六十年前的贝隆夫妇)宣布,阿根廷将发行新版100比索纸币,将贝隆夫人的头像取代罗卡总统。就在这一年,阿根廷在牛肉出口国的排名中被挤出前十,甚至远低于它的邻国乌拉圭和巴拉圭。这个曾经的“欧洲肉库”,已经沦落到需要控制出口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地步。草原阳光依昔如旧,政策气候大不如前,经济已经在走下坡路,上帝再多垂爱也无法改变。

来源: 湘潭晚报旗下《悠觅·You&Me》杂志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