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电视上看到曾经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担任过新闻局长的宋楚瑜,以一句“让我来做”的轻松话语,接下来媒体对他关于台湾的转型正义问题的看法的时候,我想起了德国的类似问题。

从历史记忆的角度来说,德国是一个典范国家。针对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反犹太和军国主义思想等等的反思,一直是德国国家重建的基础性工程之一。这样的反思,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转型正义”的一部分。而转型正义,应当是一个永久性的社会议题,因为历史,往往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完全失去影响力,很多时候,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需要通过对历史的不断记忆和反思,通过转型正义的不断推动,去因应现实的变化的。今天的德国对于欧洲来说,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重新恢复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主义的声浪通过各地陆续出现的反对移民运动的方式,似乎又露出了一点旧时的痕迹。这样的现实时刻,历史记忆就更加显得重要。而知识份子的责任,就是要展示出历史记忆,就像去年推出的电影《凤凰》(Phoenix)一样。

 这部由德国中生代导演克里斯汀‧佩佐(Christian Petzold)亲自撰写剧本并指导的电影,甫一推出就获得好评。电影描写一个纳粹时期曾经被关进集中营的犹太裔夜店女歌手,终于死裡逃生回到柏林,但是她因为面部毁容而重新进行了外科整形手术。她想回到过去的生活,找回她那美好的旧日岁月,还有她深爱的男人,但是战后的德国,整个社会已经如同女主角的脸部一样,面目全非,她的爱人也已经背叛了她。她要如何面对陌生的世界和亲人?如何延续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精神创伤,是战争与国家暴力在民族与个人的内心深处刻下的更难以磨灭的烙印。这部电影试图通过挖掘人心深处的细节,来提醒今天的德国人,不要忘记过去那一点黑暗的历史曾经造成的心理伤害,并努力通过艺术的方式,让历史记忆更加深入,更加多元地展现出来。导演克里斯汀‧佩佐完全不讳言他拍摄这部电影的政治动机,他对媒体说,他发现德国人已经开始不是那么愿意回顾过去,不太愿意让来自战争时期的情感缠绕在自己心中了,所以他的创作,就是想要提醒德国人不要忘记自我拷问两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是从哪裡来的?”

其实,也许在西德,很早就开始的转型正义工程已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西德人的反思意愿,但是对于很多东德人来说,他们的历史记忆,不仅包括纳粹时期,也包括冷战时期社会主义的国家暴力对他们造成的创伤。虽然柏林牆已经倒塌半个世纪之久,但是人们对过去那段冰冷历史的兴趣仍然很高。2014年,前东德国安部档案管理局共收到6.8万份调阅个人档案的申请,该局还经常举办各种针对东德秘密警察的出版物和展览。受德国联邦议院委任的档案局管理专员Roland Jahn说,秘密档案的公开起初是为了使被迫害者获得解脱,但继续面对这段历史也是民主的一门课程。

这最后一句话,在我看来,点出了转型正义的最核心的部分。转型正义绝不仅仅是面对过去的,它也是面对现实,更是面对未来的社会工程。它也是民主建设的必要部分。从这点出发看今天台湾高中生奋起抗议课纲微调的运动,我们就不能不为这些年轻的孩子鼓掌,因为他们正在自己动手,为自己的未来夯实民主的基础。

来源: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