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悼念仪式、出版幸存者证言集等活动在中日关系上不一定会带来负面影响。

去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把日本军侵入南京城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举办了首次国家公祭活动。习近平政权一直重视与侵华日军有关的遇难者悼念仪式、出版幸存者证言集等活动。中国政府将于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一些人士指出这些倾向会给中国人对日本的感情带来负面影响,损害中日关系改善势头。但是我认为举行悼念仪式、出版幸存者证言集等活动在中日关系上不一定会带来负面影响。

今年大陆的出版社在计划出版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幸存者的证言集、翻译版。很少中国人会想象到日本人对此会有什么反应。即是普通日本人会认为“中国人那么多年还在继续记录幸存者的证言!”。在日本,关于冲绳岛战役、广岛和长崎的爆炸,东京大轰炸的幸存者,早就有出版证言集等活动。我们从小就开始通过电视节目等手段听到幸存者的证言。所以普通日本人不可能想到,在中国1990年代以后才开始举行悼念仪式、出版幸存者证言集等活动。

我第一次见到遭受侵华日军暴行的幸存者是在2005年。之前,我也以为在中国很多幸存者一直以来不断讲述自己的受害体验。但是在我访问的北京的南郊、河北省的几个村里,每个幸存者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讲述遭日军的体验。1949年以后,在中国陆续发生了土地改革、反右、四清、文革等政治运动,我见面的幸存者,他们都在那个时代一直沉默。1972年,中日之间建交以后,谈到遭日军的体验是和政府推进的“中日友好”的方针不合适,他们又一直沉默。在中国,遭日军的体验是很敏感的话题,很多幸存者一直没讲。所以,受害情况的详细记录,大都是被遮掩。普通日本人不会想到这些事情。

替代幸存者的证言,抗日(抗战)电影和电视剧是很流行的了解中日关系史的方法。我为了写一本书的目的看过了几十部的抗日片,一部也没有很正确地描写日本军和日本人。有的作品没有日本人演员。有的作品没有日本军上台的镜头,只通过村民听到的“日本鬼子的坏话”就描写日本军的罪行。

在中国,年轻人听到幸存者证言的机会还很少。而只骂“日本鬼子”的抗日片很普遍。这些不均衡的状态会形成中国人对日本的没有明确形状的怨恨,让中国人带有没有界限的讨厌日本鬼子的心情。按照这样想法,我认为习近平政权推进的抗日战争有关的活动也有道理和意义。

但是,这次我写的是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受害体验的一般见解。上述一连串的活动,虽然长期看有意义,但是在有排外主义的气氛的目前中国,我不太相信会带来我所写的好影响。

来源:东网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