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平最近几天,一个自称“私营出版商”,名叫朱大平的人在海外海内狠狠火了一把,在美华文网络媒体博闻社揭露他的文章以《为习访美擦鞋过头出丑 中宣部下令当事者补救》为题,说的是“中共党媒自我炒作自己人在纽时花巨资做广告为习近平来访造势,被海外揭穿后大丢颜面。中宣部下令有关媒体和具体经办人想法弥补,于是环球网自爆花钱买广告,出钱刊广告者也匆匆出面向北京媒体澄清,上演一出欲盖弥彰滑稽戏,被外界耻笑。”

博闻社的相关报道中详细介绍说:中共官媒环球网9月9日刊登题为《习近平访美倒计时:纽约时报推整版宣传广告高调力挺》一文,令外界误以为是纽约时报为迎接习来访,主动用整彩色广告为习近平来访造势,后被本社等海外媒体揭露,有关广告其实为中共驻美机构动用公帑十多万美元,在纽时的擦鞋行径。事件被海外媒体揭露后,使中共颜面尽失,中宣部下令当事机构和人员紧急采取补救措施,以免丑闻被炒大,影响习近平本月22日访美。

于是,环球网于9月10日又推出题为《纽约时报刊整版习近平访美广告 回击美国社会杂音>之后续报导,主动透露有关广告是官方北京时代华语有限公司在美国的时代出版公司总裁朱大平,花了10万美元在纽时所刊广告。

而朱大平本人,则主动接受北京媒体专访,否认自己曾与中国官方接触,有关在纽约时报的广告”纯属民间行为”,这种画蛇添足式的解释,反而坐实了中共当局处理政治丑闻的手法低劣。

博闻社揭露说:朱大平为习近平在美国打广告使用的招牌“美国时代出版公司”为“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于美国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于名称上刻意误导外界该司为美“时代华纳”公司,殊不知其完全为中资体质,与时代华纳毫无关系;且该司出版之《习近平时代》和《习大大说如何读经典》两本英文图书,则为中共官方出版品。

朱大平称,就其观察,因中国对美传输的东西过少,致使美对中国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故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导以负面居多,其欲藉刊登广告以正视听,并强调其系基于“对祖国的一种心情”且“纯属民间行为”,否认曾与中国官方接触,惟本社独家消息指出,当问及习近平访美广告时,中南海高层仅暧昧表示“你懂的”。

乐以中共外宣的“代言人”自居,朱大平似欲通过环球网向中宣部高层表明,自己已于全球知名大报另辟一外宣捷径,出色完成上级使命,惟纽时广告斧迹凿凿,反揭露中共不惜砸重金广告费,试图平衡甚消弭对中共之负面报导。

这个朱大平到底何许人也,又是靠什么发家?上海党媒解放日报的网站上刊登一篇《这家出版社,为习大大海外出书》,文中有详细介绍。

该报道中说:所谓“时代华语”即为“在这个时代传播中国声音”之意。在时代华语公司的官网上,是如此介绍其在美国经营的子公司——中国时代出版公司:公司将工作重点放在引进中国图书“走进美国”、出版发行英文版中国图书,重点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以我为主”:重点出版反映中国共产党90年伟大成就与历程的优秀作品,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未来发展战略的优秀作品,反映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等抵抗外来侵略历史的优秀作品,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优秀作品等。

2、成规模、成系统出版:每年出版100种英文版中国优秀出版物,在欧美大型卖场开设中国图书专架。

3、影响欧美主流:重点面向欧美大型图书卖场、研究机构及高校、政府部门等西方主流人群和渠道,影响西方政界、商界、学界等群体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认知。

显然,出版习大大的《习近平时代》和《习大大说我们如何读经典》,非常符合这家出版社的定位。

关于朱大平本人的背景,早前《南方周末》曾有报道,1995年,朱大平大学毕业后进入某市市委宣传部党员教育处工作,负责全市121万名处级以下党政干部的教育。作为工作必需,他要购书发书,“但买书与看书,往往是两回事。一个组织部的人甚至跟我说,我给你支票,你书愿意拉回来还是愿意卖给废品站我不管。”

但是,朱大平发现,这些书却酝酿着巨大的商机。在出版界,一般10万册的发行量已经可称为畅销书了,而全国有7300万党员。

2000年,朱大平下海创办“北京社教文化信息中心”。2007年,他策划并出版的《大国崛起》,被二十多个地方的党政机关列入干部读书活动推荐书目。当时数据显示,该书销售了60多万册。

朱大平说,策划党政图书不完全凭“感觉”,而是需要敏锐地把握时势。他每天都要看新华网和人民日报的新闻,亦专门钻研重要官员说的每句话,“领悟中央的精神,中央领导讲话,你要知道是为什么”。

解放日报系和南方周末的如上报道已经清楚地告诉读者,这位朱大平的背景是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朱大平,“下海”之后赚钱的门路是中共政权强制全国党员干部不管真读还是假读还是根本不读,但组织上必须保证他们人手一册的宣传品。

南方周末早前报道中只说朱大平原在某市宣传部负责121万名处级以下党员干部的教育,但全中国恐怕只有北京市的处级以下党员干部会多达一百二十多万。

说到这位朱大平的市委宣传部背景,自然联想起一个月前读到的一则内地《博客日报》上的文章,题为《一个宣传部长之死》。文中说: 8月9日清晨从网上读到一条信息::“复旦大学8月8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复旦大学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萧思健同志,因病抢救无效,于2015年8月8日凌晨2时15分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逝世,终年四十八岁。”

像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长这样级别的干部去世,在神州大地上,每天不知有多少,但这位部长去世在网上引发的震动却远远超过了高官贵胄的离世。在消息发布后不到不到24小时,仅在《猫眼看人》一个平台上其跟帖就达近200条,而且基本上都是负面的,并且言辞的尖刻达到很高的级别。

萧思健48岁就撒手人寰,可谓英年早逝,一般情况下应该使人惋惜,可是众多网友发了那么多与死人“较劲”的帖子,不得不让人问一个为什么。网友们与萧思健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不应该在他死后有这么多言辞激烈的谴责。要说是与复旦大学有什么过节,应该把气出在党委书记和校长的头上,何必与一个小小的系部处级干部过不去呢?不过从200条跟帖中随机选取几条,就可见端倪:

“谎话说太多了,唉,其实你也是受害人!一路走好吧!”;

“他家妻子孩子也解脱了,不用听那些假大空的官媒宣传鬼话了”;

“‘任宣传部长十年,默默承受压力’……说明一个道理,撒谎有害健康。”

看来如果萧思健担任的不是宣传部长,而是图书馆长或是工会主席等职务,绝不会落得个死了也不得安宁的结局。

然而广大民众和网友为何对“宣传”、“宣传部”、“宣传部长”如此地不待见呢?

这对从事宣传工作的人,尤其是高层的决策人物不应该去深刻地反思一下吗?

几十年来中国的民众只能听一种声音。在30多年前,你若是想知道一些大事件的真相或仅仅出于好奇,偷听了境外电台的广播,其罪名是“收听敌台”,属于“反革命”罪的范畴,下场轻则身陷囹圄,重则丢掉小命。

而广大民众能够听到的,则是作为“党的喉舌”的宣传部门的假大空,以及对事实真相的隐瞒或是按照“服从大局”的需要对真相进行选择性地报道。

《一个宣传部长之死》博文的精彩内容,本专栏的下篇文章中将会继续介绍。

美国华文日报《世界日报》揭露朱大平的报道使用的题目是《在纽约时报登广告挺习 中宣部这回糗大了》。而朱大平“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对外辩解,拼命掩饰自己的中共官方“外宣”背景,充分证明恰恰是朱大平之流最明白党的“宣传部”无论在海外还是在国内的名声都已经糗到什么份上了!

来源: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