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丁邢 丁东小群 2022-07-18 06:13 发表于北京

上个世纪,中国文学的创作、传播、欣赏主要通过书籍、期刊、报纸等印刷品,编辑部可以决定作品的生死、作者的沉浮。作品在有影响的平台发表,无名作者一举成为知名作家。作品被编辑否定,有潜力的作者可能永远埋没。

进入互联网时代,文学生态渐渐发生变化。如今,曾受作者与读者青睐的文学期刊,已经告别了黄金时代。许多文学期刊的订户从几万、几十万,萎缩到千位数、百位数、乃至十位数、个位数,不能靠读者订阅维系,而是靠财政补贴维持运转。另一方面,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的自媒体,却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只要掌握电脑或手机操作技巧,就可以在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上展示诗歌、散文、小说,无需求助编辑部,作品就可以公之于世,面对读者。当然,读者的多少,取决于作者的影响力,取决于作品受欢迎的程度。李田田的读者,动辄十万加,传播面之广,早已经超过当红的文学期刊,作者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我认识的一些朋友,开办了微信公众号,有较高的文学品味,但尚未引起广泛的关注。试举三例:

主人是山西作家毕星星,已经创办四年多,发表了130多篇散文。毕星星年逾古稀,曾任《山西文学》副主编。他成名很早。大跃进年代,他小学没毕业,就成了临猗县的著名诗人。当时不但农业生产“放卫星”,写诗也“放卫星”,各地争相推出当地的“李白”、“杜甫”。吴玉章、谢觉哉、胡耀邦、伍修权,先后到临猗视察,都曾让“神童”毕星星当场命题作诗。他的散文《谁还知道李希文》中记录了这段往事。文革中,他参了军,因为笔杆子好,调进北京军区写作组,写过不少大块文章。他的散文《写作组记忆留痕》,有所记述。退伍后参加了刚刚恢复的研究生考试,榜上有名。但在老作家马烽劝说下,放弃了学业深造,来到山西作协担任编辑。1980年代,眼见周围同事一个个暴得大名,成为文坛宠儿,身为编辑的毕星星,仍然默默在一旁观望。直到喧嚣过去了,他才进入散文创作的佳境。他写剧团,写军营,更写家乡的人物万象,越写越坚实,越写越老到,先后出版了《坚锐的往事》《走过带伤的岁月》《走出岁月的阴影》《河槽人家》等散文集。《随笔》、《南方周末》等纸媒对他青睐有加。

他的公号最初以展示纸媒发表过的作品为主。后来,他感到纸媒环境失之逼仄,周期太长,于是,一些刚刚杀青的新作,拿到公号上首发,比如《那些糖化的日子——忆战友刘收麦》,就是一篇意味深长的力作。

“自由的飞吧”,主人魏兴荣,笔名荣夫人。现居山东济南,是一名退休官员。在任时,她就在《炎黄春秋》发表过多篇力作。告别官场后,更文思泉涌。这个公号开张不到一年,已经发表了近百篇作品。她写过一篇《一分二分再分的手》,许多人读后不禁拍案叫绝。

她自如地穿梭于政论世界和文学天地之间,笔底时而激荡金戈铁马的五洲风云,时而沉浸于细致入微的男女情愫。当今文坛,能够这样像她这样把公共关怀、犀利思想和优美文笔熔于一炉者,并不多见。可惜她的公号众名片搜不出来。

主人慎志浩,现居浙江莫干山下,退休前是县图书馆馆长。他是记者出身,也喜欢写散文。他的散文,有个人经历和亲情,也有山川风物。感情真挚,文笔流畅。

更重要的是,他是当地文学的中心人物。有他在,来自各行各业的文学爱好者就有了牵头人。他们定期聚会,交流阅读心得,切磋创作收获,打通了国内知识界前沿与当地文学爱好者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文学氛围。我曾两度拜访见山庐,和当地文友小聚,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