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的未来更感到焦虑了

近日,因有“农村改革之父”之称的杜润生老先生去世,引发一批回忆杜老、有关当初农业改革的文章的刊载。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一方面是怀念杜老,感念他的贡献,另一方面更是怀念当初改革的年代,以及那已经消失,与那时代相连的希望。同时,也表达出对中国不再有杜老这样的改革家,不再有当年改革的氛围气势而发的遗憾,甚至流露着对中国改革最终可能半途而废这种前景的忧虑。其实,几个月前,当八十年代的著名政治改革家万里去世时,这情形已曾出现过,只是今天,随万里、杜老这些当年改革的象征性人物一一的离去,人们对那个时代已远去,走进历史,有了一更直观真切的感受,对中国的未来更感到焦虑了。

人们怀念当初的改革,是因为那是一场成功的改革,它为中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扩展了人们的自由,积累了中国改革最重要的宝贵经验和人才。人们遗憾和忧虑,是因为所有人都意识到,今日中国到了一个历史的关口,需要进行更加彻底、全面的改革,确立明晰的改革目标。但现实却让人看不到这种趋向,不仅见不到赵紫阳、万里、杜润生这样有真正的改革意识,意志以及政治智慧的政治家,相反,似乎好像被改革改掉或者是希望改掉的一些东西却在堂而皇之地回潮,被强固。最近这些年的改革,与八十年代的比起来,虽然热闹不断,提法也层出,但从整体的角度看,效果甚微,甚至可以归于完全的失败。

“大失败后的大改革”

比如,且不提政治改革的滞后,就拿经济改革来讲,最近这些年的改革,再没有什么比要调整经济结构、减政放权等被强调得更多了,其结果呢?却是以失败告终。可这样断言,其实也很简单,不必去看具体数据,仅就官方不断地继续强调要调整结构,给企业松绑等,就说明了这一点:因为这本身等于证明,前一段的改革没有成功。更荒唐的是,如果放长一些时间距离,八十年代初改革初兴的时候,就大力提倡要减少审批,提高政府效率,消除那种“官方印章满天飞”“公文旅行”等现象,结果三十多年过去,要减少审批程序竟然又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重要目标!可见,某些领域的改革到底成功了多少?!

形成这种状况显然不是偶然的,国人事实上都清楚,它是有体制的内在逻辑,与这些年的“国进民退”、政府的扩张相关的。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如果中国的体制尤其是政治体制、国家运行机制不从根本上改革,所有那些技术层面的改革最终是无法解决中国改革所要解决的历史性课题的。三十多年取得的成就,莫不与改革有关,而今日中国的困境,明日中国可能的危机,也绝对是与改革的停滞和倒退相连。而这种改革的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现象,说到底,是因改革失去动力和方向所致。

最近偶读一篇网上流传的文章:“将革命事业从头做起:蒋介石改革给我们的启示”。谈及五十年代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如何在风雨飘摇的局面下励精图治,改革再生,奠定后来台湾发展的基础的往事。这些以往都知晓的事情,今日读来却有许多新的感受。文章中一节的小标题是:《大失败后的大改革》。是的,大失败带来大改革,这虽不能被绝对化,但证之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确实触及一个有关改革的带普遍性的规律:大的改革常与政权因内外因素造成的某种政权危机相伴,是危机的产物。即使是三十多年前中国改革的启动,显然,如果没有那之前文革甚至是文革前毛的激进政策造成的种种危机,对权力合法性的冲击,改革的启动、改革的动力和最初年代引发的那种热情都是不可想像的。

最后命运不外乎革命或改革

问题是,尽管当下中共面临诸多挑战,前二十多年不协调发展模式造就的各种严重的问题也正一一浮现,各种危机要素正在积累,经济领域遭受前所未有的困难。不过,这种困难暂时还不至于危及到整个政权,多年积累下的资源也能让政府借此支撑一段。且作为改革对象的许多利益集团本身是与体制息息相关,构成权力的重要基础,因此也很难指望在现有的改革框架下,在官方不愿意对体制有根本性的调整、对社会参与改革抱敌意和戒备的情形下,能有足够的意愿和动力真正对利益集团施以改革。此外,国际上鉴于欧美都在调整期,诸多状况也不理想,中国虽因力量扩张在周边国家那里引起些敌意,但因财大气粗,在世界上还是显得有些风光。……

这一切都使得当政者不具有当初八十年代执政者启动改革时的那种动力和愿望,官僚集团也不支持真正可能伤及其利益和地位的改革。而民众又由于缺乏参与渠道,对已经扭曲的改革,常常是有损他们利益的所谓的“改革”措施,毫无博弈制衡的手段,其反改革情绪日涨……真正的改革措施很难得以顺利出台,有效落实。也因此,最近这些年官方推出的所谓改革多流于字面,成一纸空文,结局最终归于失败也就成逻辑的必然。

缺乏必要的压力,缺乏某种较大的“失败”,即某种对现有改革路径、制度运作、发展模式造成较大的冲击和震撼的事件,这种体制还会依据惯性持续下去,真的改革也就不会出现。一个时代已经终结,但新的时代尚未开始。历史正在这交替时期中徘徊,为中国的未来准备着各种命运的剧本,但归结到最后,正如历史上不断展现的,其实不外乎是两种可能:革命或改革。只是,如果现在推出的改革继续失败,最终就会积聚起一些巨大的能量,有可能将整个改革,将三十多年前成功的改革积累下的所有成果,一朝颠覆,造成改革从整体上来讲最终的失败,成为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一场“失败的改革”。无人希望有如此的命运,但今日的改革如再不汲取新的社会力量加以推动,注入活力,又靠什么或怎样来避免如此的结局呢?

文章来源:《动向》杂志2015年11月号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