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
BBC驻香港记者
中国网路巨人阿里巴巴收购香港英文报章《南华早报》。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周五(12月11日)宣布,集团与南华早报集团达成协议,收购《南华早报》以及南华早报集团旗下的其他媒体资产。
阿里巴巴表示,此次收购将把《南华早报》的传统及卓越的编采能力与阿里巴巴在数码领域的优势结合起来,为读者带来全面、独到的中国及香港新闻和分析。
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表示:“《南华早报》独特的地方在于,她用英语专注于报导中国。任何一个希望了解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人都会关注这样的报导。我们的理想是,通过阿里在数码时代的优势,让更多人能方便地读到《南华早报》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南华早报》在全球的读者群。”
蔡崇信还意外宣布,《南华早报》网站将取消现在收费模式,改为免费网站。
南华早报集团行政总裁胡以晨表示:“凭借在移动端方面的专长,阿里巴巴将能利用科技让《南华早报》创造更多内容,面向全世界。我们欢迎阿里巴巴投放更多资源于新闻编采和业务营运上,让《南华早报》的发展更稳健。”
很多现任和前任员工都担忧阿里巴巴入主后,会影响《南华早报》编辑自主。阿里巴巴在纽约上市前,双方曾数次发生冲突。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员工对BBC说:“这真的有理由感到担忧,因为大家认为,阿里巴巴过去的记录显示,它不能令人信任。”
2013年7月,《南华早报》刊登了一篇与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的中文专访,双方发生严重冲突。他对事件仍然记忆犹新。
马云在采访中表示1989年镇压天安门和平示威者是当时“最正确的决定”。
马云的言论在中国社交媒体引来猛烈抨击。
马云指他的言论被错误引用,《南华早报》删除他评论中几个字。
他强调,“最正确的决定”是他的商业决定,不是指“六四”镇压。
阿里巴巴要求《南华早报》更正,不过被拒绝。当时,《南华早报》的总编辑是王向伟。
撰文的记者据报向马云道歉后,辞去《南华早报》的工作。
不过,接近阿里巴巴的消息人士透露,双方关系仍然恶劣。阿里巴巴曾尝试在香港上市,不过最终无法如愿。马云与不少阿里巴巴高层人士部份时间在港居住。
阿里巴巴收购《南华早报》,引起各界担忧《南华早报》的编辑自主会受影响。
中国专家林和立曾是《南华早报》的中国编辑,他指他的前同事都怀疑马云收购《南华早报》的动机。
林和立对BBC说:“马云与北京的共产党领导层关系非常密切,他是中国制度的成品。他是百分百国产。他的公司在中国享有近乎垄断的地位,所以他有很多理由唯命是从。”
林和立承认,自从马来西亚华人富商郭鹤年1993年收购《南华早报》后,《南华早报》变得更亲中。
不过,他说《南华早报》被马云收购后,将会变得更加保守。郭鹤年的生意分布在中国大陆及东南亚。
林和立说:“无容置疑……. 一家完全是中国公司,另一家不完全是中国公司。”林和立曾担任《南华早报》的中国编辑,在2000年离职,他相信与他的中国报道有关。
另一名接近阿里巴巴的消息人士说,阿里巴巴了解各界对新闻自由的担心,不过不同意林和立的评论。
他指,《南华早报》于1903年创立,现时仍是亚洲英文顶尖媒体之一。如果失去公信力的话,《南华早报》对阿里巴巴将没多大用处。
他说收购《南华早报》纯粹是配合公司发展策略的商业决定。过去一年,阿里巴巴收购多间传媒,收购《南华早报》并非为取悦中国政府。
上世纪80年代是《南华早报》的最风光时期,它是世上其中一份最赚钱的报纸。《南华早报》的中国大陆新闻,深得各界称誉。
香港当局改变上市公司如何发布消息的规定,加上互联网革命,使《南华早报》的读者群及利润下降。
南华早报集团68%的收入来自报纸出版收入。2014年,集团利润为1.368亿港元(1765万美元),比起2013年的2.237亿港元(2886万美元)为低。
《南华早报》读者人数约34.9万。《南华早报》网站每月吸引约四百万独立访客,三分之二的访客来自香港及中国大陆之外。
中国市场研究集团董事总经理雷小山(Shaun Rein)说,上述数字对一份亚洲地区性报纸是合理的数字。不过,他不认为收购《南华早报》对阿里巴巴来说是明智的决定。
雷小山说:“看来阿里巴巴有点迷失。它有什么策略?它要把《南华早报》融入其他生意吗?如此的话,我看不出来阿里巴巴如何做到——你在中国大陆根本读不到《南华早报》。”
他指出,假如从策略性、与政府建立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次收购才讲得通。
雷小山表示:“这次收购可能是阿里巴巴奉承中国政府的一个举动。香港最重要的英语报章由一家亲中、亲商的企业持有。”
过去一年,阿里巴巴入股几家媒体公司,包括优酷土豆集团及第一财经。
不过,收购南华早报集团是最具争议性的交易。
外界及《南华早报》内部将密切关注阿里巴巴如何管理这个香港媒体。
(编译:蔡晓颖 责编:列尔,路西)
来源: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