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当全世界纪念人权日及狱中异见人士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五周年之际,中国政府选择以特立独行的方式对人权表态──高调拒绝联合国对中国酷刑纪录的审议结论,厉声指控达赖喇嘛支持极端主义组织伊斯兰国(又称ISIS),并尝试阻止联合国安理会讨论朝鲜的恶劣人权纪录。
中国维权律师浦志强于2012年7月20日在北京接受媒体访问。
中国还决定宣布知名人权律师浦志强的开庭日期,定于12月14日。在这部由政治机器伪装成的司法体系之中,浦志强走过的艰苦历程,竟是所有试图以和平手段挑战国家不公不义者的必经之路。仅因在社交媒体上──无疑受国际法保护──的几则贴文,他便被控“寻衅滋事”和“煽动民族仇恨”,迄今已被拘押19个月而且无法获得适当医疗。他最高可被判处八年徒刑。
代表36个承诺促进人权国家驻节北京的众多外交人员,对浦志强案和其他类似案件的审判结果当然比较悲观。向来积极促进中国政府及/或其本国政府支持人权的这群外交人员,很想知道如何才能为本案带来改变。他们的疑惑是正常的,尤其是当习近平主席及其盟友全面打压人权与法治的当下。
其实,至少有一种简单又醒目的做法,可以让这36位大使和关心的外交人员展现对当局处置浦志强的不满:星期一早上9点钟,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门外会合。当然,中国当局不会允许他们进入法庭,甚至可能设置路障让他们根本无法走近法院。
然而,对于这样一件受到全国及全球高度瞩目的案件,除了集体亮相,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展现高度关切和声援呢?此举不仅将大大抬高北京重判浦志强的代价,也象征对所有像浦志强一样──凭借政府本身的承诺,推动媒体独立、环境保护、反贪腐、妇女权利和司法改革等议题──受迫害人士的强烈支持。
下列各国驻华大使若能出现在法院门前,将能表现出对人权的无比声援与支持:
    1.	奥地利:艾琳娜(Irene Giner-Reichl)
    2.	澳大利亚:韩家思(Justin Hayhurst,代理)
    3.	比利时:马怀宇(Michel Malherbe)
    4.	保加利亚:迪米特尔•奥巴吉叶夫(Mr. Dimitar Ivanov Abadjiev)
    5.	加拿大:赵朴(Guy St. Jacques)
    6.	克罗地亚:奈博伊沙・科哈罗维奇(Nebojša Koharović)
    7.	塞浦路斯:阿伊斯・罗伊祖(Agis Loizou)
    8.	捷克共和国:利博尔•塞奇卡(Libor Sečka)
    9.	丹麦:戴世阁(A. Carsten Damsgaard)
    10.	爱沙尼亚:托马斯・罗克(Toomas Lukk)
    11.	欧洲联盟:史伟(Hans-Dietmar Schweisgut)
    12.	芬兰:玛莉亚・芮斯莱琦(Marja Rislakki)
    13.	法国:顾山(Maurice Gourdault-Montagne)
    14.	德国:柯慕贤(Michael Clauss)
    15.	希腊:瓦西里奥斯・科斯蒂斯(Vassilios Kostis)
    16.	匈牙利:齐丽(Cecilia Szilas)
    17.	爱尔兰:康宝乐(Paul Kavanagh)
    18.	意大利:谢国谊(Ettore Francesco Sequi)
    19.	日本:木寺昌人
    20.	拉脱维亚:乐音(Ingrida Levrence)
    21.	立陶宛:伊娜・玛邱罗尼塔(Ina Marciulionyte)
    22.	卢森堡:石泰嵋(Paul Steinmetz)
    23.	马耳他:柏纳德・汉米尔顿(Bernard Hamilton,代理)
    24.	荷兰:杜安德(André Driessen,代理)
    25.	新西兰:麦康年(John MacKinnon)
    26.	挪威:司文(Svein Sæther)
    27.	波兰:林誉平(Miroslaw Gajewski)
    28.	葡萄牙:若热 • 托雷斯 • 佩雷拉(Jorge Torres-Pereira)
    29.	罗马尼亚:多鲁・罗穆卢斯・科斯泰亚(Doru Romulus Costea)
    30.	斯洛伐克:吉格蒙德・贝尔托克(Zigmund Bertok)
    31.	斯洛文尼亚:玛莉娅・阿达尼亚(Marija Adanja)
    32.	西班牙:马努埃尔・瓦伦西亚(Manuel Valencia)
    33.	瑞典:罗睿德(Lars Freden)
    34.	瑞士:戴尚贤(Jean-Jacques de Dardel)
    35.	英国:吴百纳(Barbara Woodward)
    36.	美国:马克斯・博卡斯(Max Baucus)
来源:人权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