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札记人们爱说欢乐的时光过得快,其实,当人过中年之後,无论快乐还是忧伤,时间都像是无缰野马一般,不停地飞奔流逝。

我在石河子大学的支教,到2011年年初结束。回到北京之後,除了承蒙编辑朱又可先生不弃,在《南方周末》「写作」版上发表过一组「支教笔记」外,自己一直想通过某种更正式的方式,例如一本书,把这两年在新疆的学习与生活做点总结。但诸事繁杂,心慵意懒,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不知不觉的,三年时间又白驹过隙了。

有赖北京大学出版社蒋浩和曾健两位好友的催促,两年多以前,终於把这个集子编完。其中收入了一些我在支教期间和回京之後写的文章,几篇在石河子和回京後的访谈,两篇对话,一篇与梁文道先生,一篇与杨锦麟先生。2011年,何家弘教授主持的「法学家茶座」发表了我在新疆期间的两则日记。蒋浩兄看到了,觉得有些趣味,建议我索性把日记也整理收入进来。於是,便成就了这本杂拌儿一般的《石河子札记》。

粗略地把这些文字分作三编,上编侧重在石河子以及新疆的一些个人经历和感受,以及对於新疆问题的一些思考,中编是日记选录。下编是一组友朋文章,实际上是一个附录。我离开新疆後,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刘贡南院长邀请了一些老师和学生写了些有关我支教的文章,我选择四篇收入书中。另外还有耶鲁法学院蒲杰夫(JeffreyPrescott)先生到石河子访问我後发表的一篇长文的译文片段。这些文章中褒奖我的话姑且当做一种鼓励,也是对个人行迹的一份记忆留存。

为了增添点资讯,也增加点趣味,我收入了一些相关照片。在新疆期间,最让我欣慰的事情之一,是经常与苏军先生一起外出游览。他是一位颇有造诣的摄影师,对我关照多多。多谢他同意我在书中收入他的一些摄影作品,为这本单薄的小书增添了不少美感。另外,我还专门邀请我的朋友丶维吾尔族学者伊力哈木•土赫提帮助我把书名翻译成维吾尔文,在此也表达我对他深切的感念。

在这本小书坎坷的出版过程中,蒋浩丶曾健丶梁由之丶周青丰等热心朋友做了很多努力,终究还是无法在大陆付梓印行。在我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社长朱国斌教授提议由城大出版社出版香港版,於我真是一个意外的喜悦和褒奖。陈明慧小姐细心而十分专业的编辑工作让书的结构更加合理,也避免了一些讹误。我要在这里向两位特别鸣谢。

西方人出书喜欢把书献给某人,以为感恩一类心情的表达。钱锺书先生不无揶揄地说,那彷佛是「致身於国」丶「还政於民」一样的佳话,终究还是假话。但是,人世间的情感总不免需要某种外在的形式去寄托,重要的是形式之下有着相称的内容就好。「秀才人情纸半张」,容许我把这本书—它该有十个印张了吧—献给石河子大学,献给那里我的同事丶朋友和当年的学生们。

2014年7月4日二稿

2015年11月28日改定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 editor

在 “贺卫方:《石河子札记》序言” 有 1 条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