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红-李克强-习近平(右
曾庆红(左)、习近平(右)、李克强。(AFP)

笔者在本专栏的上篇文章《习近平被看好是在曾庆红掌控中央组织大权之后》中已经介绍到了中共十五大召开之前习近平以福建省委(专职)副书记身份进入中央候补委员序列是所谓的“标配”。也就是说当时的习近平并不是和邓朴方一样,在中央委员预选过程中落选之后又进入中央候补委员预选名单,甘愿再被全体党代表们用选票羞辱一次!

至于习近平被看好为江泽民的隔代接班人,也就是胡锦涛的接班人,都是在曾庆红完全把持了中央组织大权之后的事情。

二零零七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由中央委员直升中央政治局常委,并排名在一直被主流舆论看好为胡锦涛接班人的李克强之前。该全会闭幕之后笔者即有文章分析说:多年基层政权的政治磨炼,从“七品芝麻官”往上的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到中国最大城市的市委书记,这一级一级的过度是他习近平能够有中央政治局新任常委之今天的最重要的资历背景,如果他沿着三十年前父辈们为他设计的政治轨迹,从中央领导人的政治秘书开始积累政治资历,从中央机关的处长局长到副部长甚至部长,或从军队的正营职一步步晋升至正军职乃至更高的职务都是有可能的,但凭此经历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层,甚至成为党政一把手接班培养对象的可能性半点也没有.

笔者当时的文章中也还分析道,无论是上届即中共十六届还是本届即中共十七届中央政治局成员里,领导人秘书出身的政治局成员不乏其人,最典型的当属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凭其中央办公厅主任身份进入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王刚,以及十七届一中全会上同样凭其中央办公厅主任身份出身进入中央书记处的令计划.

十七大上,王刚虽然仍然还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但随着令计划的入局,王刚的政治实权已经被解除,而后即被安排到全国人大去完成一届虚职的退休前的过度.可见,效命且投身中共政权,把在中共政权体制内进行摸爬滚打做为自己终身志向者如果一开始即把自己的起点设在中央领导人周围,并在此基础上不愿意离开紫禁城半步,那今生今世最为辉煌的可能性或者说可能达到的政治制高点只能是如今外界都已经看到的王刚和令计划的现身说法,而且此二人,特别是令计划其人之所以有机会成为大内总管,完全是因为当年的歪打正着,从基层共青团系统进入团中央工作后,有幸被安排在胡锦涛身边工作,而胡锦涛日后又有幸被邓小平隔代指定为江泽民的总书记接班人.

纵观中共最高领导层的接班史就不难看出,从华国锋开始,此后的胡耀邦虽然是团中央第一书记出身,但他在文革前也还是被下放到地方省委锻炼过,至于再往后的赵紫阳,江泽民,再就是胡锦涛,都是地方省级党委的一把手出身,胡锦涛甚至还有过团中央,贵州省和西藏自治区的三个党中央的下级或地方省级一把手的履历.

如果说基层政坛的长时间历炼和省级一把手是成为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接班对象的必要政治履历的话,那么当年的中央军委党务会议主持人政治秘书的经历,则是习近平将所有中央主要领导人接班人培养对象候选人比了下去的最重要因素。当年曾庆红在江泽民面前竭力为习近平美言所列举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习近平具备了李克强所不具备的最难得的政坛履历:不仅仅是穿过军装,而且还是当年军委常务工作主持人的秘书。

理由之二,就是李克强没有象习近平一样,当过“七品芝麻官”。

对中共高层政坛较为关注的人士应该都有印象,那就是二零零七年中共十七大召开之前,在与习近平时代出生的中共地方党委一把手中,大都是象习近平一样,从基层官级甚至更低一级的任内一步一个脚印攀升上来的。李克强当然不是从地方基层一步步提拔起来的,大学毕业第二年便成了团中央副职领导干部。他从团中央副职至团中央一把手的履历与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完全一样,离开团中央后也被胡锦涛等人苦心克隆成为胡锦涛第二,安排到不同省份担任行政一把手和党的一把手进行政治热身.换句话说,当年无论是胡锦涛的本意,还是胡锦涛手下具体操作人员揣测当今圣上内心本意之后的苦心设计,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十七大之前那几年对李克强的工作安排实在是有克隆胡锦涛之嫌,难怪当时的李克强面对外界称呼他小胡锦涛时从来都是抱以会意的微笑.

当年中共十七大上习近平和李克强双双进入政治局常委会后,有内地网站上的公开文章中煞有介事地分析说,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人在考虑习近平和李克强谁正谁负的时候,一定是考虑了他们的学历和业务专长。习近平是马列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李克强是经济学博士,所以习近平被安排为总书记接班人,李克强被安排了总理接班人。

笔者不排除当年的江泽民、曾庆红和胡锦涛三人一同讨论所谓第五代接班梯队主要人选时,也考虑到了习近平和李克强两人不同的“专业优势”,但所谓的马列“学”博士和经济学博士之间的“专业”区别,肯定不是最终令习近平力克李克强的决定性因素。

记得中共十七大召开之前,在外界舆论大都已经相信习近平和李克强均会成为第五接班梯队的主要人选的前提下,虽然习近平已经被安排在上海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对党内党外单彰显他的“更为重要”,但仍然有内地网友坚信因为胡锦涛是在任总书记,所以总书记接班人选肯定应该是李克强而不是习近平。有网友调侃说:李克强的名字起得好,“克强”的意思就是习近平再“强”也会被李克强“克”掉。

十七届一中全会开过之后,也许还是同一位网友又大发感慨说:李克强最终“败”就“败”在他的名字上了。“克强”两个字太显张扬……

事实让,相比于比自己年长两岁的习近平,李克强当年被中共高层看在眼里的所谓“比选优势”首先是担任正省部级职务的时间较习近平长了七年,李克强正式接替团中央第一书记职务时习近平还只是地市级干部。其次是李克强进中委的时间比习近平早了一届。如果不是一九九二年中共十四大上落选中委后只好转任全国人大常委,李克强担任中央委员的资历应该比习近平早了整整十年。

但是,李克强的这一“长项”被曾庆红换了一个角度分析,恰恰又变成了他与习近平之间相比的“短项”,那就是当年一步登天,大学毕业即成为县团级干部,次年即成为副部级干部的李克强在副省部级和正省部级的任职资历较习近平长许多,恰恰证明他不具备习近平的省级以下的,特别是县一级的基层领导工作经验。

中共官媒曾报道说,查阅习近平的早期从政经历和文章,不难发现他对县委书记这一岗位的珍视,有一种浓烈的“县委书记”情结。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一级工作,从政治、经济、文化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所不及。“官之至难者,令也。”意即最难做的官是县官。习近平曾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对县委书记职位之重要、责任之重大,有着切身感受和独到见解。早在1992年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题为《从政杂谈》的文章,文章写到,“古时候,人们以‘七品芝麻官’来喻指县令的官微权轻,有贬损之意。其实,当好一县之长何尝容易。我曾担任过县委书记,每与同行谈起,大家总有一致的感慨:官不大而责任不小”。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的200余名学员促膝座谈时提出:“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级政权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官媒评论说:这与习近平担任过县委书记的经历有着直接关系,但更与他对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中县委书记重要地位与作用的战略意识紧密联系。由此可见,作为中国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师”,总书记对县级政治发挥的政策传递、区域功能、治理绩效高度重视。

笔者在二零零三年三月看到中共官媒特别渲染曾庆红与习近平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的国家副主席交接班“拥抱仪式”之后即从内地记者朋友处得到消息说:十七大之前江泽民、曾庆红和胡锦涛在“比选”习近平和李克强时,曾庆红一强调习近平的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特别是县级和地市级领导工作经验,胡锦涛立马哑口无言,因为这也同样也是胡锦涛的软肋。后续的内容,留待本专栏的下篇文章继续介绍。

来源: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