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似乎已做好准备,要与共产党建立起来的权力移交程序抗争,把指定自己继任者的事情推迟到明年的党代会以后,这在党内高层引起担忧,也引发了人们对他想延长自己任期的猜测。
专家和政界内部人士表示,推迟的做法可为习近平赢得更多的时间,来提拔和考验他中意的候选人,并防止自己的影响力渐渐转移到继任者身上。但这样做的代价可能是,在一群有抱负的干部竞争最高领导人职位时出现的数年内耗,以及一种令人不安的不确定性,即习近平是否想超出党总书记通常的两届任期,继续把持权力。
虽然习近平的决定不会在2017年秋季前为人所知,但是他想打破常规,在不指定可能的继任者的情况下开始第二个任期的暗示,正在放大在预期的人事改组中谁会被提升、谁会被降职的各种不确定性,包括有关李克强总理前途的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中共权势集团内部的一名经常与高级官员往来的人士说。因为中共禁止讨论敏感的内部决策问题,这名人士要求不具名。
“我认为,习近平要等到他中意的人选有了更多的经验,经过了更多考验之后,才会做出决定,”他说。
其他三名与高级官员及其家属关系密切的党内人士也在采访中表示,习近平看来很可能会推迟挑选继任者。
继任问题上的犹豫正在成为对习近平的权力和野心的一个最后检验,他已经是中国数十年来最有权的领导者。他的继任者什么时候挑选、如何挑选,以及选择谁,都将为衡量习近平能在多大程度上偏离党的集体领导规则提供一个尺度,党的集体领导规则是在毛泽东晚年的动荡岁月之后逐渐形成的。
现有的继任机制是在长期的政治动荡之后出现的,这个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保障在一党制国家内进行可预见的、平稳的权力过渡。习近平任何试图改变这种机制的做法,都有可能进一步增加他已经拥有的高度权力,但同时也可能在这个极易打破的平衡机制中注入不稳定性。
对中国领导层的权力移交进行预测总是有危险的。有关的讨论极为保密。关键的决定通常是在讨论的后期才会作出。习近平的政治支配地位即使用中共领导人的标准来衡量,也极为不透明,这就让预测变得更加困难。
“习近平已经释放出开启了多种政治前景的巨大影响力,每种前景都有其危险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教授戴维·M·兰普顿(David M. Lampton)在电邮中表示。“美国以及美国的下任总统必须做好准备,以对付中国出现范围广泛的各种可能性,这是首要的政策现实。”
中国领导层的这场大戏可能将在本月隆重开场,届时中共中央委员会将在北京举行全体会议,该委员会由负责签发重大决定的约200名高级官员组成。本次中央全会很可能会开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行动计划,下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7年秋季召开,新组建的最高领导层将在党代会上得到认可。
虽然党代会肯定会同意让习近平连任下个五年期的党总书记,但几乎所有其他事情都还未决定,这让习近平在塑造新领导班子上有很大的话语权。
掌握实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由七名成员组成,假设按照不成文的68岁退休年龄的规定行事的话,有五名常委由于年龄的原因必须退下。能留任的只剩下63岁的习近平和61岁的李克强。

在人数多一些的政治局,也就是党的第二高领导层的25名成员中,将近有一半人可能会退休。
自1990年代起,中共领导人任两个任期已经变成党内的标准,通常在第二个任期开始时,下位接任者是谁已颇为明确。接任者的选择需要在党的上层达成共识,这往往是幕后争吵的结果。中国上两任国家主席不得不接受并不是由他们本人挑选出来的继任者。
但是,习近平劲头十足的反腐运动及其集大权于一身的做法,已经动摇了过去的一种观念。人们曾认为,中国的上层政治已经在集体统治下,变成一种不动感情的例行公事。如果把中共领导层比喻为公司的董事会的话,习近平就像是那个声名显赫的董事会主席,他也许有足够大的权力迫使他人就范,不敢反对他本人制定的继任方案。
“习近平自从上台以来,走的就是强人政治路线,他是最不可能受这些未成文规则束缚的人,”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研究中共党史的学者孙万国(Warren Sun)表示。
专家们说,推迟选择继任者可以给习近平中意的人选提供时间,让他们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忠诚度。有了忠诚的继任者,习近平就可以在离任之后继续在幕后行使权力。
但这也可能会在未来五年里造成“严重的内耗”,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主管韩博天(Sebastian Heilmann)说。“不指定继任者,可能被看成是习近平为争取第三个任期耍的招数,”他说。
几名专家表示,党的上层发生内斗的风险,以及来自其他高级官员和已退休的领导者的要求,可能仍会迫使习近平在明年释放出谁是自己继任者的信号。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21世纪中国研究项目主任谢淑丽(Susan Shirk)说,“尽管迄今为止他巩固权力的程度已经激怒了一些人,但我认为,习近平不想进一步增加人们的警惕,认为他有类似普京的意图。”
如果他被迫指定一名继任者的话,像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那样的年轻政治局委员,可能会得到党内的支持。
习近平在明年秋季的党代会结束时介绍自己的新班子之前,世人也许不会知道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但有些官员和分析人士已表示,习近平想把担任总理的李克强调到一个更次要的位置上去。有谣传说,习近平想提高政治局常委的退休年龄,这将让党内反腐败机构权力极大的主管王岐山留在政治局内,并有可能由他来取代李克强。

王岐山是习近平的老朋友,在担任现在的职位之前,曾长期在经济领域工作,解决许多紧要问题。他现在的职位让他能帮助习近平搞掉潜在的政敌。
下届党代会召开时,王岐山将满69岁。但是,把改变退休年龄作为政治的权宜之计是有先例的。政治局常委的退休年龄曾经是70岁,但2002年,江泽民为了迫使一名政敌退休,降低了退休年龄。
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管的埃文·S·梅代罗斯(Evan S. Medeiros)说,对发生什么的预测取决于“你是否认为将会按照党的上层实际存在的权力交替规则和规范去做。如果你认为不会,预测结果就像掷骰子。”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曾挑选了中意的继任者,但后来又都放弃了他们,这种做法在党内制造了不稳定性和争端。另一方面,习近平的前任胡锦涛在确认接班人的位置上花了十年的时间做准备。但是,在担任最高领导人后,胡锦涛在运作由自己的前任江泽民安排的官员占主导的领导班子上仍困难重重。
习近平等中国领导人认为,选择米哈伊尔·S·戈尔巴乔夫(Mikhail S. Gorbachev)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糟糕决定,是苏联解体的原因。
“最后戈尔巴乔夫轻轻一句话,宣布苏联共产党解散,诺大一个党就没了,”习近平2012年成为中国领导人之后说。“最后,竟无一人是男儿,没什么人出来抗争。”
据几名专家及与高级官员有往来的人士说,习近平面临的困境在于,明年那轮退休之后,最高层留下来的政客中,没有长期与习近平共事的经验,也没有在省级和中央政府的适当位置上工作过。但是,那些据认与习近平关系最密切的处于上升期的省级领导干部缺乏经验,难以让人将他们作为待任的国家领导人来认真对待。
人们猜测最多的话题也许是,习近平在2022年自己的第二个任期结束后,决意要继续把持权力。宪法要求他在国家主席的位置上担任两个任期之后退休,但对权力更大的党总书记的职位没有任期的限制。

但是,有一个不成文的限制,就像党内精英阶层的集体领导一样,这个限制也是邓小平制定的,目的是防止再次出现毛泽东那样的终身独裁者。
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克里斯托弗·K·约翰逊(Christopher K. Johnson)说,即使习近平推迟继任者的挑选,那也不意味着他决心要在2022年以后继续担任领导人,那年他将满69岁。
“现在他唯一关注的事情就是明年秋天的党代会,”约翰逊说。“如果他明年秋天能如愿,我觉得,也就是说在党代会上不宣布继任者,那也不意味着他已经决定要在领导人的位置上永远待下去。”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本文作者储百亮@ChuBailiang。
翻译:土土
来源: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