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台湾协会前会长刘威良女士
图片:德国台湾协会前会长刘威良女士。(天溢提供)

二〇一七年是在台湾宣布解除戒严三十周年。德国汉学家蒋永学先生新年伊始推出系统介绍戒严时代及问题的台湾文学选集。

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这两个受当代西方影响而成立的政党之间发生的内战后期,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九号,退守台湾的国民党台湾省政府颁布了戒严令。这个旨在维持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戒严令直到一九八七年才由当时的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宣布在七月十五号解除。戒严共持续了三十八年五十六天,无论戒严还是解严都不仅对台湾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而且对大陆、乃至亚洲及国际社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亚洲历史、华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现在,在人们一只脚刚刚迈入二〇一七年的时候,甚至在台湾和大陆还没有开始纪念戒严解除三十周年的时候,在年后的第一周,前德国台湾协会会长刘威良女士通知记者以及一些德国社团,一本装潢非常讲究、四百五十页的围绕戒严时代及问题的德语台湾文学选集已经在德国上市。为此,记者十号采访了刘威良女士。

关于这本已经上市的台湾文学选集,刘威良女士首先对记者介绍说,“我们很高兴这本书能够今年一开始就出版。这本书名叫做《戒严——台湾文学选集》。这本书的编辑和翻译者是德国汉学家蒋永学先生,他的德文名字叫做Thilo Diefenbach,他出的这本书介绍了我们台湾从戒严到宣布解严以后,直到今天这么多年来的围绕戒严问题的文学选集。”

据刘威良女士说,汉学家蒋永学先生为这本书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全书以杨逵一九四九年年的“和平宣言”开始,按照年代顺序收录了包括黄春明“两万年的历史”、李乔的“告密者”、李潼的“铜像店韩老爹”、“无卵头家”、王湘琦的“政治白痴”、李启源的“解严年代的爱情”、夏曼蓝波安“黑色的翅膀(节译)”、刘梓洁的“父后七日”等作品,最后以二〇一六年年胡晴舫的“世界”收尾,总共三十篇文字。刘威良女士认为,这本书不仅为德国读者打开一扇具体了解台湾,另一个华人社会的窗户,而且如果把台湾和大陆不同时期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对于人们了解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变化及发展也是非常意义的事情。对此,她说,“在这本书中出现的第一位作家杨逵,他是日据时代出生的人。他在戒严的时候发表的‘和平宣言’里,也是提到希望释放二二八时被逮捕的政治犯,保障人民的权益。那时候的杨逵因为发表这个宣言,在一九四八年起草的时候就被关了起来,在绿岛被一共关了十二年。大陆的刘晓波先生,在二〇〇八年的是被抓了起来,也是因为一个宣言。这样的一个比较就能够让人们看到六十年后,台湾的人民通过奋斗争取到了的民主。”

为此,刘威良女士高度评价了这本书在文学、政治及文化思想领域中的意义。“这本书刚好在三十年解严的今年,今天出版非常有意义的。出版德文部分的重要性在于可以让德国社会多了解台湾,它在民主转型中的一些历程,这是非常重要的。”

(特约记者:天溢)

来源: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