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政府提倡的口号之一,从经济学中“效率与公平”不可兼得的结论看,此提法并无不妥。然而不少学者都撰文论证过只有公平才产生效率,如吴鹏森在《公平就是效率》中所述,此结果也并非违反常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总使人难以理清。最近,秦晖教授在北大所做的报告,对此问题进行了清晰的阐述,使我们从迷雾中走出。

秦教授将公平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及结果公平,前二者又可称为机制公平,起点公平指的是起始状态平均。过程公平指的是竞争规则的公平。显然机制公平和效率是正相关的,但是由于各人的实际能力和禀赋不同,机制公平并不导结致果公平。相反,结果太平均说明机制不公平。请注意,结果“公平”是以“均等”的角度说的。“公平就是效率”对机制公平而言,是绝对符合的。由于有效率(机制公平)导致结果不公平,所以经济学中的“效率与公平成反比”是在机制公平的前提下,对结果公平而言的。

对发达国家而言,市场经济早已建立,公平的竞争规则也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机制公平因此不需再强调,他们注重的是结果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平衡。对中国来说,我们正处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机制公平和结果公平都是值得考虑的。

秦教授强调了起点公平的重要。因为起点公平不仅完全有利于效率提高,而且能够降低结果不公平的程度。因为起点不公平意味着要么是强者,要么是弱者多占有起始社会财富。在同样损害机制公平的前提下,前者增大结果不公平,后者减少社会不公平,事实能够存在的只能是前者,因此起点平等就兼具了效率与公平双重意义。政府追求的目标是效率与结果公平的最优化。所以在中国建设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强调起点公平是绝对重要的,世界上许多成功的例子,如日本,东欧的债券私有化,及失败的例子,如斯托雷平的改革。西欧的积重难返都说明了起点公平对国家平稳,健康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误把效率与公平不可兼得中的公平当成机制公平。所以有人大谈国有资产归少权管理者完全支配的“企业产权”有人反对全民有份儿的国有资产离散化。殊不知,这种四不象产权正是我国两极分化,国企维艰的根本原因,反对全民私有化者却眼看着国有资产私有化到少数掌管国库钥匙的个人手中,我国若真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就急需建立机制公平,在此基础上政府调富剂贫。起点公平就要求把来之于全民的国有资产还之于全民,而不是坐等国资流失到少部分人手中,过程公平要求建立不论企业所有制形式,完全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的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

在我国,过程公平已引起广泛重视,法制化之呼声日益高涨,然而更急迫的起点公平却远未着手实施,八十年代后期,政府曾作出过债券分配的方案规划,由于政治原因中断,并且至今在没有经过理论论证不可行的情况下无人再提。

如果起点公平不能建立,效率与公平将会兼失,两极分化,经济停滞,社会动荡将不可避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强烈关注。

文章来源:作者文集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