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时半,李铁映、李锡铭、陈希同奉命带领国务院副秘书长安成信、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其炎、汪家鏐、张健民等到天安门广场劝说绝食学生回校,一些学生激动吼叫:“太晚了,太晚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绝食学生人数快速增至一千多人,天安门广场上学生和群众白天逾两万人,晚上则达到十万人左右。绝食学生显得秩序良好,学生纠察队在维持秩序,防止外人进入。

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同情和支持绝食学生,首都知识界反响尤其强烈。绝食消息传出后,不仅国内的记者,包括到北京准备专门报导中苏首脑会晤的一些外国记者也更多地把眼光投向广场的绝食学生们,相反冲淡了对中苏首脑会晤的报导。

北京各高校再次罢课声援绝食请愿学生,北大、北师大等校部分教师贴出《倡议全体教师罢教》大字报,提出:“若在今晚11时以前政府不答复学生的要求,15日将罢教。”

首先抵达天安门广场声援的队伍是北京一些高校的青年教师,许多师生相拥而泣。午后,一直在广场陪伴学生的我迎来了政法大学青年教师队伍,青年教师队伍绕广场一周游行,我激动地领头反复呼喊“我们与学生同在”、“我们为学生自豪”等口号。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的700多名“和平民主请愿团”人员也来到天安门广场。每当新的声援队伍出现,都绕场一周,吸引数千学生和群众跟随。

不时有北京民众为绝食学生送来开水、汽水、糖和药品。到晚上10时,在广场发现有十多名绝食学生晕倒或胃痉挛。北京市政府安排在广场附近的急救车当即将他们送到市急救中心紧急抢救。

赵紫阳、杨尚昆、李鹏、乔石、胡启立、李铁映、李锡铭、吴学谦、阎明复、陈希同等再次进行紧急磋商,决定接受阎明复的建议,由阎明复、李铁映和尉健行(监察部部长)出面与首都高校30多所高校推举出的对话代表进行对话。

16时45分,李铁映、阎明复、尉健行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礼堂与数十名学生对话团代表及绝食学生代表进行座谈对话。李铁映、阎明复回答了学生一些问题。19时20分,由于没有满足学生为学运平反和电视现场直播的两项要求,对话中断。

18时,戴晴、于浩成、包遵信、李泽厚、李洪林、严家其、苏晓康、温元凯、刘再复等十二人受北高联常委王超华之邀抵达天安门广场,先后发布讲话,支持学生诉求,呼吁政府尽速答复学生的要求。戴晴等十二人的讲话获得广场学生热烈欢迎,但戴晴等人有关学生结束绝食、撤离广场的呼吁遭到学生强烈抵制。

戴晴等12位知识界人士向绝食学生宣读他们的《我们对今天局势的紧急呼吁》,表示这是一场 “爱国民主运动”,“将开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多元化、民主化潮流的新纪元。”

李鹏《六四日记》称:上午9时赵紫阳召开常委会,议定由中央派人与游行的学生对话,换取学生撤离天安门广场,以便为戈氏举行欢迎仪式。在今天的常委会上还发生了一场争论。赵紫阳很激动地说,何东昌在北师大讲话,说赵紫阳的话不能代表中央。赵紫阳说,何没有资格说这个话,如果何没有讲过这样的话,应公开站出来辟谣。我必须保护何东昌。我说,现在社会上谣传多得很,传说宣传口传达某位领导的指示,说学生闹事表面是反腐败,深层次打倒保守派,促李鹏下台,这些传言由谁来辟谣。我讲完这一段话后,会议上一阵沉默。赵紫阳可能心虚,也没有反驳和解释,也一直保持沉默。何东昌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北大研究生封从德(柴玲丈夫)动用1300多元捐款中的部分购买了电瓶等物品,建立了广场学生广播站。正在北京采访的香港《百姓》半月刊记者蔡咏梅悄悄捐助了1100元人民币。

文章来源:作者文集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