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召开前夕,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先生撰文指出,在发展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中国要有自信心,中国能创造出对人类有更大贡献的民主的好形式,而且正在做这样的贡献。闻听此言令人振奋,发展民主政治,并有志为人类做出贡献,虽是中国应负的责任,但这话出自中国共产党最高党校副校长之口,仍让人感到有些欣喜。

不过,细读李君如的文章,却感到味道不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实践中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就其民主形式而言,正是‘选举(票决)+协商’两种形式构成的。这些成果和经验,不仅符合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而且是进一步改革所应当依托的重要立足点和平台。”李君如还以政协制度为例,论证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先进性”,“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西方的‘协商民主’还刚刚处在理论研究和局部实践阶段。所以,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中国既要向人家学习,但也不能妄自菲薄。从世界民主潮流的发展趋向来看,中国人创造并在坚持中不断完善的政治协商制度,在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方面有非常大的空间。”

把理论上的票决原则等同于政治现实,把协商民主等同于政治协商,显示了李君如先生作为一个官方理论权威的“辩证法”(或变戏法)水平,尤其是“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西方的‘协商民主’还刚刚处在理论研究和局部实践阶段”这句话,简直可以让人笑掉大牙,中国的人大、政协制度究竟是怎么回事,地球人都知道,不说也罢,可李君如先生却一定要拿它们来作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这就由不得旁观者沉默不语了。

近年来引起国内理论界关注的协商民主一词,与中国的政协制度风马牛不相及。协商民主理论是对以选举为核心的竞争性民主局限性的反思基础上产生的,它试图以古典民主中公民的积极身份和协商传统超越代议制下的“弱势民主”。协商民主强调公民对各种社会事务的积极参与,强调各种形式的社会协商。但是,在西方,协商民主理论逐渐成为显学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质疑,比如说协商有时不仅不能形成民主决策,反而使使意见相反者在更极端的方向坚持己见,公民现实生活中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不平等,也约束了公共协商的效果,等等。必须看到,协商可以使意见不同各方相互启发,但未必一定取得共识,在分歧仍在的情况下,除了竞争性民主下的选票,没有什么合法、合理的解决之道。

而在中国,协商民主的被青睐,恰恰是因为协商民主具有抵消竞争性民主(选举民主)压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有人试图以协商民主淡化统治权力合法性来源问题。这与西方选举民主条件下的协商民主努力有着根本不同,是以装饰性的“民主”取代实质性民主。而政协制度恰恰一直就是装饰性的,它只是抽空了权力合法性来源前提下的权力者之间的协商,不是真正的民主协商。

此次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张茵的发言的发言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这个问题。张茵在这次政协会上提出了3个提案:一个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是降低富人税负,把月薪10万元以上的最高累进税率从45%减至30%;三是鼓励企业进口先进高效的节能环保设备,给予5年至7年的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的过渡期限。张茵被诟病的原因主要不是她提案的内容,而首先是她本人的身份:企业家张茵是个富人,她本人的玖龙纸业公司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且她的企业是会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张茵显然具有协商的资格和权力,但是,在会议上她实际上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代表个人说话。这就是李君如所谓“已有半个多世纪实践”的政协会议参与者的参政水平,至于那些从来不开金口的哑巴委员,则连张茵都不如,他们到参加政协会议不是为了协商,而只是为了露脸,是为了“不协商”。

这一问题的存在表明漠视竞争性民主的协商民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张茵可以只站在她的个人立场上说话,巩俐那样的演艺明星委员可以从不就公共事务发言,这都没有什么,但是,在竞争性民主条件下,这种人绝对不会当选代表、委员!当选者必须他背后的选民说话。

协商民主或许可以超越竞争性民主,但没有竞争性民主就不会有什么协商民主。张茵这种委员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非竞争性的“协商民主”的实质,也让我们再次清晰地看到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水平。中国在民主政治的阶段评估上,必须具有“妄自菲薄”的勇气,而不是象李君如那样大事标榜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看清现实,敢于承认自己的真实水平和不足,这才是开启民主制度建设的前提。

原载《议报》第345期

作者 editor